抗战剧的导演们,请别再侮辱观众的智商好吗?
![](https://img.haomeiwen.com/i9381731/48324487aeffd971.jpg)
>>>抗战剧的导演们,请别再侮辱观众的智商好吗?
觉得有些蛋疼,就去看医生。
医生问我最近干了什么亏心事?让我如实招来。我只得红着脸,告诉他最近看了几部抗战剧。
医生恍然大悟,说了声:“原来是闲的蛋疼!”
然后,大笔一挥,开了一个药方:为了您的身心健康,请远离抗战剧。
我只想看几部剧,发掘一下槽点,痛快痛快发痒的嘴皮子,谁知竟会惹来蛋疼的不良后果呢?
我承认我贱,活该蛋疼。
吐槽抗战剧不是一个新鲜话题,网上的各种吐槽早已发酵得臭气熏天,可我凡事总比他人慢几拍,别人不想说了的事,我才想起说。
虽然,有时也蛮痛恨自己的,但我这人就是这样,明知道错了,就是死不悔改。
既如此,今天那就让我再痛恨自己一次吧。
抗日战争,是一场艰苦严肃悲壮的战争,它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八年抗战的胜利,是无数个中国人用血与泪换来的。
然而,纵观当今的抗战剧谍战剧不难发现,剧中反映的内容早已偏离了史实,过度的娱乐化简直把裤裆都扯撕了。
全民皆兵是一种抵抗外辱的必要手段,这一点影视剧的确做得足够好,上至百岁老人,下至乳臭小儿,人人都是杀敌好手。
老人手中的扁担粪叉,能把敌人的钢盔砸得粉碎;小孩儿手中的弹弓,百步之内弹无虚发。
我说导演同志啊,你是不是金刚葫芦娃看多了?咋智商一直停留在童话片的阶段呢?
老人小孩都如此身手了,至于青壮年人,那更是了不得,不得了!
从外家的金刚拳铁砂掌,到内家的太极形意八卦,再到内外兼修的飞檐走壁轻身功法,无一不展现出一种武林宗师的牛叉气魄。
所用对敌武器,大到石块,小到短刀绣花针,那功力,简直飞花摘叶,伤人立死,枪这种火器,反而变成了次要的了。
每当看到此处,我就深深迷惑,抗战剧咋就变成了武侠剧?我们的人民军队里,咋就这么多蜀山剑侠式的人物呢?
这小鬼子的生命力也真他妈的够顽强的,在高手环伺的中国战场,他们靠什么坚持了八年之久?按常理来说,应该是八个月甚至八天,他狗日的就该投降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9381731/d6dc31875606b36f.jpg)
武侠化的抗战剧我还能稍稍忍受,毕竟我不太反感武侠剧,但偶像化、爱情化的抗战剧则让我真心受不了。
那些耍酷卖萌的牛掰男女,形象简直屌炸了天!一个个大背头梳得油光铮亮,皮夹克小背心长筒靴等潮装穿在身上显得洋气十足。
更要命的是,他们不学好,还炫富,拉风的摩托车小轿车,气派的别墅小洋楼,丫鬟保姆侍候着一日三餐,生活模式简直能把现代人羡慕得吐出好几升地沟油来。
我就纳了血闷了,这些大家闺秀、公子哥儿们每天耗费如许精力去梳妆打扮,然后再挤出宝贵的时间来卿卿我我,他们还有时间打鬼子吗?难道果真如部分网友所言?长得不酷不帅都不好意思出来作战了?
卧槽,在意淫自慰中达到高潮,我是服到三观尽毁了……
关于军容的刻画,也让人摸不着头脑,中日两国的军人反映出来的是截然不同的军纪。
抗战影视作品中,日本军人展现出高度的组织性和纪律性,高傲严谨的军容风纪,对上级绝对的服从,对天狗绝对的效忠,宁可剖腹也不投降的英雄气概。
反观咱们的军人,身上竟是一股股匪气在盘旋缭绕,还时不时地出来一个不服从指挥的二愣子,能把咱们领导活活给气死……
事实上,自古以来咱们缺失了很多信仰,而唯独不缺的,就是汉奸卖国贼。
影视作品中,汉奸的谄媚奴性,卖国贼的阴险毒辣,毫无例外给描绘得淋漓尽致,看得我热血沸腾,要不是我心疼钱,恨不得把电视机都给砸得稀巴烂。
影视剧宣传正能量无可厚非,这也是一种政治任务,影视作品适当做些艺术夸张和渲染也是必要的,但夸张到极致就是荒唐,这是对事实的严重不尊。
英雄他不是神,他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贴近历史的真实,英雄们才会更加有魅力。
各位天才导演,请以后别再这么无下限地侮辱观众的智商好不好?好不好?好不好?
上帝缺手机,于是乔布斯去了;上帝缺保镖,于是李小龙去了;上帝缺歌手,于是张国荣去了;上帝缺个跳舞的,于是,杰克逊也去了……
万能的主啊,你缺导演编剧不?缺的话,就把那些成天胡编滥造抗日剧的导演编剧们带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