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过往...墨海简· 读书· 推文汇总

宁古塔的冤魂

2024-06-01  本文已影响0人  封锁野蛮

郑重声明:原创文章,文责自负。

不知道最早是在哪本书上看到过“宁古塔”三个字的,只记得那是流放犯人的地方——恐怖的地方。

今天翻开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宁古塔》,还是非常震惊。余秋雨的文章有六个小节,我就也按照余秋雨的文章结构从六个方面谈谈我的感悟:

                            一

宁古塔非常遥远,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快到中俄边界线了,但是它却很近,紧挨着明清皇帝的金銮殿。那些峨冠博带的朝中大臣早上去上朝时还一脸斯文、一副雍容华贵之相,可能在汇报工作时因某个词语、某句话语惹得君王翻脸,突然之间就被宫廷侍卫按倒在地,众目睽睽之下被打得皮开肉绽还不敢大声哭叫,然后来五个字的判决书:流放宁古塔。宁古塔成为全国官员心里最不吉利的符咒。

流放自古就有,宁古塔为什么最可怕?因为明清时代的宁古塔比二战时期的专门屠杀犹太人的奥斯维辛集中营更可怕,流放者往往不是半道上被野兽吃掉就是被饿昏了的当地人吃掉,能活下来的人寥寥无几!

那么活下来会怎么样?是怎样活着?

                          二

人们常说好死不如赖活。殊不知,人生最痛苦的不是死亡,而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被流放宁古塔就是这样子的人生。几天前还锦衣玉食饫甘餍肥的钟鸣鼎食之家已经被查抄一空,到达流放地之后的命运已经确定:给兵丁为奴,连少不更事的孩子也都是奴隶。流放途中怕他们逃跑,枷锁千里,多达三分之二的人死在流放途中。这些沿途死了的人倒还是幸运的,不幸的是那些活下来的人们:美貌的女性被主人随意蹂躏,见她们的丈夫碍手碍脚就杀头了事。流放人员那么多还要管吃管喝,即便吃的猪狗不如那也不行:女的卖给妓院,男的用来换马!

                            三

过去读《红楼梦》觉得林黛玉死得太早,现在读了余秋雨的《宁古塔》则觉得幸亏黛玉死在贾府被查抄之前。不然,按照林黛玉那么柔弱的身体,枷锁在身,被随意蹂躏,不但曹雪芹不愿意,读者也不愿意,我也不愿意。

明清两朝流放犯人的原则是“北人迁南,南人迁北”。今天还嫌弃燕窝吃腻了,银耳太甜了,突然之间,披枷带锁发配到几千里之外的宁古塔或者岭南地区的烟瘴弥漫之地,生不得,死不得。被蹂躏、被践踏成为了家常便饭,被流放的人已经不是人,是随时都可以踩死的蝼蚁!

                          四

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这话不是虚妄,在古代,特别是距离现在较近的清朝株连还大量存在。某些官员犯事了,遭殃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家人,还有一些远房亲戚。那些远亲可能就没见过当事人,他们的亲族关系要通过老一辈曲里拐弯地比比划划才能勉强捋清楚,现在受到牵连却一下子全被流放到宁古塔来了。余秋雨形象地说,在统治者看来,中国人是长在家族大树上的叶子,一片叶子不顺眼,说明树根有问题,于是就连根拔掉。他认为“株连”这个词的本义就是如此。历史上株连最狠的是不愿意给朱棣写即位诏书的方孝孺,被株连十族,波及到方孝孺的那些无辜的学生。九族还是沾亲带故的,方孝孺那些学生都不一定知道自己是不是被老师牵连的。

这里有个人物不得不提,这便是发明株连的商鞅。商鞅这个人因为在秦国的改革而使秦国走向强大,但我认为他的所谓御民六术“弱民、愚民、疲民、辱民、贫民、虐民”实在是糟透了,从那以后中国的老百姓再也不敢发出自己的声音了,他后来虽然被自己发明的连坐惩罚了,但是他这种统治思想历代都有追随者,王安石就是商鞅的忠实粉丝,王安石改革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不管百姓的死活。

                            五

原以为顺治帝还不错,毕竟是清朝入关以后第一个君主嘛,而且被孝庄皇太后培养多年,应该有点人味吧,读了余秋雨的《宁古塔》才知道这个顺治皇帝不是昏聩,而是残忍。

1657年科考后有个官员听说安徽人方章鉞可能与主考官是远亲,理应回避,不回避就有可能作弊。便到顺治皇帝那里奏了一本。顺治不问青红皂白就立即下旨,正副主考一并革职,把那位考生也抓起来严审。

那位考生的父亲也在朝中为官,上奏说我家与主考官不是远亲,不用回避,可以调查。

这本来可以调查清楚,但皇帝陛下表态了,而且两个主考官已经革职了,如果真的没有过错,皇帝的脸往哪里搁?

刑部花了不少时间琢磨皇帝的心思,写了个处理方案:两位主考官激起龙颜盛怒,处死;考生的成绩作废。

大家以为皇帝会宽大处理,没想到顺治下旨:正副主考斩首,其他18名考官全部绞刑,家产没收,妻子孩子去做奴隶。当年考取的八个考生每人四十大板,他们的家产也全部没收,他们的父母、兄弟、妻子和这八个考生一起,全部流放宁古塔!

试问,即便方章鉞和主考官有罪,那另外七个被录取的考生又犯了哪一条?为什么要株连他们的家人?

没有为什么。老子是皇帝,想杀谁就杀谁!就是到了今天,连乡野小民都知道这么一句话:君教臣死,臣不得不死。

这样荒唐的事情不是发生在荒诞剧本里,而是记载于《清世祖实录》卷一百二十一。

由此,想到了第六个问题。

                            六

原来搞不懂八国联军侵华很多老百姓为什么成了八国联军的带路党、运粮队?现在我明白了:满清是以殖民者的心态来统治的,杀人就是他们的统治方式,杀到你臣服为止。

原来也搞不懂孙中山“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为什么响应者云集,原来这就是当时国人的心愿。当八国联军打到北京,此时的老百姓应是最高兴的,巴不得推翻满清统治。老百姓只知道这是满清的政府、满清的国家,抵抗的事与我无关。满清从来不把老百姓当人看待,因此,国不知有民,则民不知有国。

当年八国联军一路长驱直入,从大沽炮台一路溜达到京城,老百姓袖手旁观或是帮忙。今天看来也不能说他们有什么错。一个不管百姓死活的封建王朝是可以人人得而诛之的。


读完《宁古塔》好多天了,心情总是难以平静。突然觉得人类在对待自己的同类的时候往往非常残忍。如果没有了法律,统治者肆意妄为,小民就真的同蚂蚁一样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