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

究竟怎样正确地打造“家庭成长共同体”?

2018-12-28  本文已影响0人  奔跑的大胯
image

撰文丨大胯

阅读提示


写在前面的话

“家庭成长共同体”这个词是我杜撰的。

但是如果再看一眼这个词,你可能就会笑话我了:

“家庭”本来就是“成长共同体”,造一个“家庭成长共同体”不是多余么?

但是,如果我们用“第三人称冷眼旁观”的视角来重新审视这个词,就会发现:

绝大多数的家庭成员之间仅仅存在着“血缘”共同体,根本没有形成有效的“成长共同体”。

特别是孩子和父母之间,由于所谓的“代沟”存在,导致了:

我们虽然相亲相爱,但我们却“残忍地”选择了“孤立成长”

究竟怎样正确地打造“家庭成长共同体”?


正文

一件特别有趣的事情发生了:

这14天的时间里,父亲在该平台取得的成绩斐然:

该平台数据截图

远超我自己的写作数据,让我感到更意外的是:

但是,他只用了15天的时间,就做到了一个甚至连“专业自媒体”都会为之欢呼的数据。

父亲早已过了“知天命”的年纪,但是这个“意外”又怎么都不像是所谓的“天命”。

对于父母,大多数人看到的是:

一个早已被大多数人忽略的事实是:

“代沟”这个词根本就不应该是一种“隔断”。

如果我们再仔细看一眼“代沟”这个词,就会发现:

但是我们人类这个物种好像特别擅长遗忘,我们总是活着活着就会忘记一个事实:

那些“闪闪发光的东西”是可以穿越时代的

但是,还有一个更加残酷的事实是:

“后一个时代的人”很少能够亲身感受到前一个时代那“闪闪发光的东西”。

但是,一旦“后一个时代的人”深入接触到这个“闪闪发光的东西”,他们会倍加珍惜

从这个角度望过去,我们能够发现一条很有意义的路径:

可是,如果我们能够带着他们“穿越”到我们这个时代,并且教会他们我们这个时代的工具的基本操作规则,他们就很可能绽放出巨大的价值。

从这个角度望过去:

“代沟”应该是我们这代人能够带领上一代人“实现现实穿越的桥梁”

甚至是:

我们在给父母搭建另外一个维度

这个维度可能对他们来说:

这带来的后果就是:

也就是说:

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续命”,又何尝不是一种“孝心”。

讽刺的是:

那些整天抱怨父母已经“老了”的年轻人,却依然能够一边“抱怨着自己的上司已经老了”,一边又继续为“年迈的”上司打工。

“和不同年龄的人共同协作”本身就应该是一种能力,包括和自己的父母。

从另外的角度来讲:

门槛高到什么程度呢?

你只要看看周边有多少同事能够耐心地指导父母使用手机,就知道这门槛有多高了,甚至比珠穆朗玛峰还高。

但是一旦帮助父母跨过了这个门槛,就能让父母进化为了另外一个“全新的物种”:

这难道不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多维竞争力么?

实际上,打造“家庭成长共同体”的方法已经呼之欲出了:

比如,我帮助父亲在网上写作的方法就是:

我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我通过这种方式,帮助父亲完成了穿越,完成了这次进化

他很开心,我很荣幸。现在他每天的状态是:


写在最后的话

“家庭成长共同体”的时代根本不是未来,就是现在

你肯定听过说一句话:

你能够充分理解多少人的不同意见,你就能收获多少不同的受众。

难道“父母”真的不在其中么?

对家人耐心相待的人,才更可能取得天下

祝近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