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产品经理0岁的产品经理

以实例讲产品改版(上):准备与推动

2017-11-19  本文已影响79人  尘中之光

《以实例讲产品改版方法论》系列,是一个时间跨度接近半年的全站改版大项目,留下的一点经验,共分为两个部分。本文为上篇,主要讲改版准备与驱动,下篇为改版语境下的产品设计实操技巧

前期准备与铺垫:

加入公司的时候,产品经过半年马不停蹄的持续丰富,刚刚进入稳定期,此时有足够的内容和数据积累,且各条功能线的体验均为最初版。我正好就此讲下,想要改版,产品上的基础工作准备:

上一版产品没有留下专业的产品文档,那么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全盘体验梳理整个产品前后台,并顺带把迭代路径和产品定位摸清楚。这个过程对我来说有三个关键产出:

1. 改版和优化的区别?

先区分这个问题,我们再来谈改版还是优化的选择。

产品上讲,优化比改版的方向性更为清晰,问题产生的时候同步就有了可量化的上线指标,而改版则不一定,甚至可能往相反方向进行尝试,连产品功能的定位都可能改变。

技术实现上来讲,改版不一定重构,但如果是连定位都变了的大改,很难能保证原来的信息架构和页面流程不会重做,所以产品一旦确认是要改版,那么就会给研发团队一个暗示:这次改版方案决策,一定是解决问题 > 开发时间成本的,并会给开发重构代码的时间窗口。而我们如果采用优化的方式,实际上还是在产品目标内,尽量照顾现有的产品框架,考虑实现方案的性价比,做多个局部处理来实现优化目标。

2. 为什么要改版而不是逐步优化?

这个问题要想清楚,否则一定会被团队成员问到。这时候梳理了下这个需求池,发现事情并不简单:

概括的来说,通常有四种情况,我会认为有整体解决的必要:

  1. 多个问题指向一个板块。
  2. 能直接从现有产品中看出设计者和执行者之间的理解偏差。
  3. 三是能看出需求跟着时间变了,但产品只是简单做了加法。
  4. 四是需求深度不够,没有往下细想,上线后发现落地场景出了问题,数据很差。

这些毛病,病因清晰但盘根错节,大刀阔斧整体性解决反而划算,小步快跑容易变成打地鼠。

3. 推动改版的客观条件

无非是看看天时、地利、人和。

4. 改版驱动的技巧

5. 改版后的跟进与坚守

时间来得及的情况,改版后我们需要出具改版说明文档、规则变化说明文档(如新版广告位图片需求表格),有时候甚至要做后台使用培训。改版后,还需要时刻监控着改版关键指标的变化,及时发现问题,看看和自己的预想有无偏差。

另外一方面,作为整体负责改版的产品经理,要站出来面对所有的反馈。

每次改版后一定会有争议。

但,只要前期经过充分论证和仔细推敲,我们就有坚守的信心,站出来,保护自己的设计,也保护UI和开发团队。

拿出耐心的态度,逐个处理反馈,控制并主导意见走向,避免陷于被动的局面导致返工,甚至新意见大量涌入后的需求失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