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扼杀了孩子们爱劳动的天性
一天在朋友家聊天,她的一对儿女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女儿十二三岁吧,上初中,儿子八九岁,两人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零食。不一会儿,茶几上扔满了花花绿绿的小包装袋,沙发上也落满了很多饼干、面包之类的碎屑。朋友很生气:“你们俩怎么回事?小时候还知道把垃圾扔进垃圾桶里,真是越大越懒!”两孩子伸舌头,扮鬼脸,朋友催他们去房间写作业。然后一手掂着垃圾桶,一边唠叨着,打扫沙发上的碎屑。
是谁?扼杀了孩子们爱劳动的天性我问:“孩子小时候很勤快呀?”
“可不是,看到地上有垃圾都会捡起来,吃完饭慌忙给我送碗、送盘子到厨房。我既心疼又担心他们把衣服弄脏了,总是让他们赶紧放下。现在可好,能干了,吃过饭,把碗一推就跑……”唉,朋友叹了口气。
其实,我的这位朋友绝不是家长中的个例,是谁把勤劳的孩子培养成小懒虫了呢?正是含辛茹苦,抱怨连天的家长啊!
这让我想起了抖音上的一个视频:幼儿园组织亲子活动,有一项是集体用餐。餐后各位家长都领着自己的孩子到休闲区乘凉、玩耍去了。剩下一个小男孩,父母因特殊的原因没有到场。大家都离开后,他看到地上、桌子上满是垃圾,就拿起垃圾桶,捡拾地上的杯子、袋子、餐盒……小男孩也不过三岁多些,装满的垃圾桶,对他来说有些沉重,他抬脚时不小心又把垃圾桶碰翻了。他赶紧蹲下去,不厌其烦的一样一样的把垃圾捡进垃圾桶。不时还拍拍自己的小手,真是一位既勤快又干净的小男孩。
是谁?扼杀了孩子们爱劳动的天性我被这个视频震撼了,其实和爱玩儿一样,爱劳动也是儿童的天性。而这种天性却被众多家长的无知和溺爱扼杀了。
视频中的小男孩,如果他的家长在身边,肯定会以“太脏了、”“太累了、”你还小”、“有生活老师呢”等理由,拉起孩子,和其他家长一样到休闲区休息去了。以后再碰到这样的场景,男孩可能就会袖手旁观,即使在家里看到满地狼藉,他也会熟视无睹。幸好,他的家长不在,孩子通过自己的小手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再得到老师的表扬,他的劳动积极性就会更高。
生活中更多的家长,把过多的爱给予了孩子,包办孩子的一切:孩子五六岁了,还不会穿衣服、不会挤牙膏、不会刷牙、不会洗脚……上了中学,还不会洗手绢、洗袜子、垃圾桶倒了不会扶……家长们就开始抱怨:“现在的孩子太懒了!”
是谁?扼杀了孩子们爱劳动的天性孩子生下来就“懒”吗?仔细想一想肯定不是的。“你还小,别弄坏了”、“快别帮倒忙了”、“只要好好学习,比帮妈妈做啥都强”、“越帮越乱,一边呆着去”……这些打击孩子劳动积极性的话语,曾经出自多少家长之口?
我在学校亲眼见到孩子都上三、四年级了,奶奶天天送孩子到教室门口。帮孙子背着书包、提着水壶、打着遮阳伞,更有甚者要走进班级,把书包放在座位上,把水壶挂在课桌旁边的挂钩上才放心。临走还不忘叮嘱老师一句:“我家孩子小,啥也没干过,老师多操心。”
是谁?扼杀了孩子们爱劳动的天性您的孩子还能干啥呀?本属于他要做的一切,您都替他包办了,您含辛茹苦的把原本勤劳、能干的好孩子培养成一个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懒虫。孩子长大了,您还骂他懒、骂他不懂感恩,您还是先为自己的无知感到羞愧吧!
据科学家验证:“任何人的懒惰都是后天形成的。”所以爱劳动是孩子的天性,是谁也不能否认的事实。是谁扼杀了孩子爱劳动的天性?答案还是——开口爱孩子、闭口爱孩子,溺爱成灾家长们。
是谁?扼杀了孩子们爱劳动的天性教育专家和有成就的人,都非常重视对孩子的劳动教育:前段时间,霍启刚和郭晶晶夫妇为了让儿子体验粮食来之不易,带着儿子,到村子里面亲自插秧。他们弯着腰,挽起裤管,双腿插进淤泥里,他们的认真、专注,让任何一个亵渎劳动的人无地自容。
是谁?扼杀了孩子们爱劳动的天性当然,让孩子劳动并不是让他种地、上班、挣钱,而是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心理特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感受劳动收获后的喜悦,同时也让他们明白劳动成果来之不易,学会珍惜,学会感恩。
是谁?扼杀了孩子们爱劳动的天性如幼儿园的孩子,家长要教会他:自己穿衣服、背书包、收拾玩具;稍大些,洗袜子、整理书包、倒垃圾、送碗筷;到了高年级,收拾家务、替父母购物、择菜,照看弟弟、妹妹;到了初高中,鼓励他们参加学校小义工、志愿者活动、在家做一些简单的饭菜等等,总之只要孩子有参与劳动的意识和兴趣,家长一定要赞赏和表扬,绝不能怕孩子受苦或担心帮倒忙、添麻烦而去制止或打击。
是谁?扼杀了孩子们爱劳动的天性劳动,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的基本特征。不管社会怎样进步,科技怎样发展,劳动永远是创造美好生活的源泉。当今社会的每位家长都应该重视对孩子的劳动教育,而且越早越好。增强他们的劳动意识,培养他们的劳动习惯,让他们懂得劳动是光荣的,让他们明白美好的生活要靠劳动去创造。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成为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者,才会珍惜因劳动所收获的一切,才会成为美好生活的受益人。
(扫码关注,更多惊喜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