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情绪多点时间》:与自己对话,与世界和解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心理学实验,叫“粉红色大象”。内容是,被测者被告知不要想着屋子里有一头粉红色大象。实验表明,这是很难做到的,一旦脑子里有了这个信号,就很难不想。
常听人说,越想忘掉一个人,就越忘不掉。
同理,如果别人遇到了不开心的事,我们安慰人说“不要在意”,但是,对方还是会在意,这样的安慰只会让人更在意,没法放下。
那该如何让人真的“不在意”呢?
《给情绪多点时间》里写到,正确的做法是,做出良好的分析让对方释怀,或者真诚地用同理心对待,或许能提出可行的办法。这样,或多或少能减少对方的“在意”。
这本书的作者洪仲清是一位临床心理师,曾担任心理治疗所所长5年的他喜欢在工作之外分享自己观察、自省的心得,他的网页粉丝人数突破26万,常有来自世界不同地区的网友给他留言,学习如何正确面对情绪,如何用正确的心态看待世界。洪仲清希望通过这本《给情绪多点时间》,让人们学会不要沉沦在偏执的情绪里,要学会给心灵松绑,疗愈自己。
这是讲述人生百态的一本书,分别对自我反省、爱情、亲情三方面进行探讨,教会人们如何与自己、爱人、亲人相处,对人们在相处中遇到的困惑给予情绪梳理和解答。书中,作者并没有说一些冗长的心理学理论在试图教化读者,而是用讲述一个故事、一个道理的形式,用探讨的口吻轻柔的说,你不妨试一试这种方法,看看会有什么效果。
书中提到的2个方面:“认知扭曲”和“愤怒管理”,与之相关联的场景时刻发生在我们身上,要想和自己的情绪友好相处,就有必要了解这两点。
1.认知扭曲
生活中,在与父母、子女、另一半相处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负面情绪,而有些人经常对这些情绪又加以负面思考,这样不利于关系和谐。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几种认知扭曲有所了解。
(1)太绝对
“这世界上只有两种妈妈,一种是好妈妈,一种是坏妈妈。”
有些人因为自己的疏忽就把自己归类为“坏妈妈”,其实,没有好与坏之分,好妈妈也会有疏漏的时候,坏妈妈也会有懊悔内疚自责的时候。
还有一种情况,是遇到“一定”“必须”“绝对”的话语时要小心。
“真正爱你的人会在第一时间回你的信息。”
这话说的绝对,看似有道理,实际有毒。“第一时间”这个期限太绝对了,生活中谁会一直捧着手机呢,因为忙别的事没立刻回复就是不爱吗,显然不是。
(2)过于强调自我的重要
“都是我不好。”有些人喜欢这样说。
孩子犯错误了,家长觉得是自己没教育好。其实孩子自控力不足,不会立竿见影改变某种不良行为,还有一方面就是环境机缘等因素我们无法控制,所以没必要过度追责自己,这样只会陷入负面情绪,失去正面力量,没有精力经营关系。
(3)以偏概全
“我连孩子被欺负都没发现,我还有什么资格当他的父母!”
我们从小被教育要吸取教训,以后便不再犯错,但有人犯了一次错,就扩大到全盘否定自己,将负面情绪扩大化,这是于事无补的。
2.愤怒管理
作者提到有次受邀采访,被问道,会为自己的事生气吗?他回答很少,几乎没有。别人很惊讶,追问原因,他说:“因为我自己懂得避开会让人生气的状况,平常也会做功课,预防生气,相对于真正生气了再处理,所花的时间成本更少,效果更好。”
别人不相信,作者在书中分享了他的方法。
我们可以把生气分为“不喜欢”“在意”“不高兴”“生气”“愤怒”五个等级。根据有些研究可以得出,如果能预先了解五级程度的生气,那么在遇到让你不适的事情时就不会直接达到“愤怒”那个程度。这个方法需要练习。
作者对于大部分关于生气的情绪,都落在前三级。一旦察觉到负面情绪的出现,他就会使用管理技巧,通常有以下几种:
①离开现场
②调整呼吸
③微笑
④赞美与感恩
如果你悉心阅读这本《给情绪多点时间》,就会发现,社会是一个大命题,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但有时一个通用的道理就能解释很多问题。
现代人的生活压力与日俱增,很多人被逼着努力,逼着结婚生子,好像不做这些就是脱离常人的轨迹。他们并没有明白,生活不应被条条框框束缚,生活的本义应该是自由的、柔软的、开阔的、包容的。
有情绪,是人之常情。但希望你的情绪并不让你感到顺心时,请不要试图赶走他,而是静下心来与它交流,与自己对话,与世界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