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古文老师
从小到大,遇到的语文老师很多,有严肃的,有温和的,有贴心的,有严谨认真的……但能被称作古文老师的,只有一人,他就是我高二时的语文老师。
我的古文老师个子不高,身形匀称,颜值在线,同学们戏称他为“矮富帅”。他还有一双不大不小的雪亮雪亮的眼睛。每当他提问的时候,那双眼睛好像被施以了神奇的魔力,能清楚地看到那些你没说出来的句子。
所有的老师里,“矮富帅”算是比较受欢迎的。因为他对我们实在是“太好了”!说来也奇怪,高中那三年,每次班会讲的都是班级排名,每次校会说的都是一本上线率,可“矮富帅”却像是来自另一个世界,成绩嘛,别给我丢脸考倒数就行,玩儿嘛,我们还是要开开心心玩儿的。
记得当时,我还无聊地统计过所有老师对我们的“好”,做了个排名,结果是“矮富帅”是荣居第一。他是给我们放电影最多的老师,跟我们玩游戏最多的老师,布置作业最少的老师……由此可见,人心所向不无道理。
但你以为“矮富帅”在我心目中地位如此崇高,仅仅是因为他总带我们玩儿嘛?告诉你,玩儿谁都会,但要玩出水平就不是人人都会的了。我之所以称他为古文老师,是因为我从没有见过一个如此沉迷古文的人。最关键的是,他不仅自己喜欢古文,还让对古文一知半解的我们,有了一次殿堂级的入门。
古文老师喜古文,就连一举一动,都像极了古装剧里的君子。嗯,对,我说的是君子,不是绅士。绅士是舶来品,原产地英国。但他绝对是土生土长的、儒生一般的,温润儒雅的君子。记得第一次见面,他给我们留了一行字:“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那是我第一次对君子有了认识,后来的一年多里,我越来越觉得古文老师就是活在现代的君子。
学历史的时候,老师说,《四书五经》成为科举的内容,实在禁锢人的灵魂,阻碍了许多干实事人的仕途。可古文老师却说,《四书五经》真真是古文的经典,其用词之简练,蕴含之丰富,哲理之启人,是现代的很多流量文章达不到的。他边说,边动情地朗诵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古文老师的游戏很有趣,每次我们都很乐意参加。记得其中最精彩的一次是方言版《高祖还乡》。昭通各地的方言差别很大,每个县分一个组,内部却还是有些不同。排练的时候特别闹腾,各个小组都陷入了激烈的讨论中,有的人还绘声绘色地武动着手脚。上课这么闹,万一惊动校长怎么办?可古文老师还是跟往常一样,不动声色的坐在讲台上观察着我们。排练都这么精彩了,表演肯定也不糟。每一个发言者发言完毕,我们都是一如既往地,或捧腹大笑,或拍案叫绝,或掌声雷鸣。我们快活了,但却很难想象那一节课,隔壁班又是如何继续的。我想古文老师应该被领导批评了吧,但他却只字未提。
一切都继续着,只是这么闹腾的游戏以后却少有了。喜欢《四书五经》的古文老师改让我们背《四书》。一个字一个字的教,一句话一句话的解释,像极了启蒙时初识字的样子。如此艰难的开端后,是更艰难的背诵。我们不太乐意背书,可想着不用上课,便勉强接受了。首先是《大学》,古文老师只要求背第一段,但我却背着背着喜欢上了这篇古文,最后竟能全篇背出,也算是生命里的一个极限挑战了。后面的游戏没有之前的有趣了,但却正是这些游戏,培养了我对古文的兴趣。
古文老师还喜欢给我们放电影,基本上每两周就有一个晚自习有电影看。而且,全都是好电影。在他作为我们古文老师存在的那些日子,我们看了很多经典的国内电影和奥斯卡名单电影,比如《霸王别姬》、《忠犬八公的故事》、《放牛班的春天》、《幸福终点站》、《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黑客帝国》……这导致我大学后每次找电影看都发现,片名陌生,打开却是几年前看过。如果要问我高中最期盼的课,我会说古文老师的晚自习。每次一到他的晚自习,肚子痛的不痛了,请假外出的回来了,座无虚席;窗帘还不到上课时间就被拉了起来,营造氛围。而古文老师也很给力,有时甚至不到两个星期,就给我们放一场电影。
电影课是相当棒的,可有时候也会出现意外。是的,你看到的是视频,但并不是电影。如果没记错,我们在他的课上看完了百家讲坛于丹的《论语心得》。古文老师是相当喜欢《论语》的,所以有时候看着看着突然有了想表达的话,他就会按暂停键,然后跟我们分享。比起电影,很多人在看百家讲坛时都悄悄儿地溜了,可古文老师就像没看见一样,继续沉浸在《论语》的世界里。
古文老师从不抱怨我们的成绩,但却有一次抱怨过我们写字难看。但难得的是,古文老师从来不是那种说说而已的人。第二节课,他就果断请来昭通市书法协会的“掌门人”来辅导我们书法。那位书法老师上了两节课,相当精彩,但后来我却不太记得他的样子。就记得那两节课,古文老师都坐在教室最后一排,像个学生,专心听着课。
不知道我的古文老师,是不是也在学生时代,遇到过一位如此温文儒雅的语文老师。“文质彬彬”用来形容他,无可置疑。在这个文化缺失、“快餐”盛行的年代,能遇他,知他如此钻研经典,品读圣贤,并始终以赤诚之心传承着古文,甚为幸事。
我想我还会喜欢古文,我想再也遇不到您这么“好”的老师。此致,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