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孩的故事(少年愁)
七 多愁少年
惭惭地,山里的花儿开了又谢,林里的竹笋扯了又生,小小的你开始有些自哀自怜。
你从小就和别人不一样。你没有爸妈在身边。你每次上学,都要等着,爷爷去农村的那个家里打来证明,还要找这个那个盖章,才能在矿山里的子弟学校读书。因为在这里,你是一个没有户口的黑孩子。
其实你长得很白,而且长辈们最爱揪你胖乎乎的小脸蛋。但是你不明白,大人们为什么总是叫你“黑孩子”。你很不喜欢他们这样地叫。
每次开学的那几天,你总守着子弟学校那个铁大门,看着你的同学背着装有新书的书包去上学,他们在教室里读书,他们在操场上做早操。而你只能暗暗地想:我什么时候也能领到新书啊?你知道爷爷奶奶在为你的事操心,他们要找好多的人,还要比别的同学多交一些钱。最后,过了一星期,你终于也能去上学了。
你是既高兴又生气:为什么你就不能和别的同学是一样呢?
爷爷对你的学习从没过问,奶奶到是常常唠叨:要好好学习,考个第一。真正管你的是刚出嫁的华姨和她的老公,你称他为“那爷”。华姨扎着两个小辫,胖胖的身材,也是超大的嗓门。冬天,她常常带着你到她的单位——矿山花园,在那个很小的烤火房里做作业。她就在那里织着毛衣。后来华姨和那爷有了自己的孩子,两个女儿。
读一年级的时候,老师要求全班同学把24个韵母默写下来,可你呢,背了很久还是不会,站在黑板前发呆。那个戴着眼镜的熊老师把你留下来背。后来,教室里就只有你和老师了。记得最后还是华姨接你回的家。
小学阶段,你的语文成绩不是很好,常在七十分、八十分徘徊。但数学成绩还不错,三年级的接连四次考试,你都是九十九分。可是就为差这一分,你受了“那爷”(华姨的丈夫)的打,理由是“为什么这么粗心?下次一定要拿到一百分!”但是“那爷”也不常管你,好起来给你买点零食,丑起来瞪着灯泡一样的眼睛,吓得你不敢说话。
到了中学,贪玩野性的你有了些改变。你开始文静起来,喜欢上了语文。你爱看长篇小说,有段时间你迷上琼瑶的小说。你朦胧地向往着一份真情,一个温暖的家。同时,你也开始多愁善感。你常常写点小诗,甚至你敢于把自己的小诗读给同学听,交给老师修改。还记得那个初中三年的班主任刘汉秋,他的书法不错,他的故事讲得还行,但个头不高,还不够英俊。但就是他说你的诗竟然是“无病呻吟”,当时气得你好长时间不想理他。不过,现在想想那个时候的诗呀,是有点“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那个时候的“愁”跟现在比起来,哪里算得上是“愁”呢!!
奶奶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女性,事事以夫为中心,还要照顾好她的孩子姨的一家,还要照顾你这个孙女,而偏偏就不记得自己。
每天早上,她都要用开水充好蛋花,大碗给爷爷,小碗给你。她却没有。爷爷好喝酒,每次都要先喝二两酒再吃饭。你也可以先上桌。这时,爷爷就把一个咸蛋递给你,这是你最喜欢的。然后,你才发现是开了口被掏空了的蛋壳。于是,爷爷笑呵呵地再递你一个,帮你敲好洞口,你就可以慢慢地品尝它的美味了。而奶奶,总要等到所有的菜炒好后,才上桌。这时,你和爷爷都吃得差不多了,而她只能吃点剩菜。
退了休的爷爷爱上打桥牌。如果赢了钱,喝酒的气氛就很好;如果输多了,那就阴沉着脸什么也不说。这个时候,奶奶就要特别地小心。比方说菜的味道不能太咸或太淡,否则爷爷有可能丢筷子不吃;比方说洗澡的衣服要提前准备好,不然爷爷找不到会发火。不过,爷爷很有节制,如果一连输了几天,就不会再到老年人的活动中心去。他会在家里睡觉,生几天闷气,然后看电视,看戏,而且请你当翻译。这个时候,你也很乐意。因为平时奶奶是不让你看电视的,说是要好好学习。
爷爷个性倔犟,不愿低头求人,也受不得气,是那种平时没事,发作起来,谁都怕的人。为了给你迁移户口的事,奶奶好说歹说,劝爷爷提点东西去找矿里的大干部。可最后不知怎么爷爷又提着东西回来了,还当着全家人的面,把东西摔个稀巴乱。奶奶以后好长一段时间都不敢提找干部的事。
还有华姨和那爷的关系也总是时好时坏,有时还挨那爷”(华姨的丈夫)的打,理由是“为什么这么粗心?下次一定要拿到一百分!”但是“那爷”也不常管你,好起来给你买点零食,丑起来瞪着灯泡一样的眼睛,吓得你不敢说话。
到了中学,贪玩野性的你有了些改变。你开始文静起来,喜欢上了语文。你爱看长篇小说,有段时间你迷上琼瑶的小说。你朦胧地向往着一份真情,一个温暖的家。同时,你也开始多愁善感。你常常写点小诗,甚至你敢于把自己的小诗读给同学听,交给老师修改。还记得那个初中三年的班主任刘汉秋,他的书法不错,他的故事讲得还行,但个头不高,还不够英俊。但就是他说你的诗竟然是“无病呻吟”,当时气得你好长时间不想理他。不过,现在想想那个时候的诗呀,是有点“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那个时候的“愁”跟现在比起来,哪里算得上是“愁”呢!!
奶奶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女性,事事以夫为中心,还要照顾好她的孩子姨的一家,还要照顾你这个孙女,而偏偏就不记得自己。
每天早上,她都要用开水充好蛋花,大碗给爷爷,小碗给你。她却没有。爷爷好喝酒,每次都要先喝二两酒再吃饭。你也可以先上桌。这时,爷爷就把一个咸蛋递给你,这是你最喜欢的。然后,你才发现是开了口被掏空了的蛋壳。于是,爷爷笑呵呵地再递你一个,帮你敲好洞口,你就可以慢慢地品尝它的美味了。而奶奶,总要等到所有的菜炒好后,才上桌。这时,你和爷爷都吃得差不多了,而她只能吃点剩菜。
退了休的爷爷爱上打桥牌。如果赢了钱,喝酒的气氛就很好;如果输多了,那就阴沉着脸什么也不说。这个时候,奶奶就要特别地小心。比方说菜的味道不能太咸或太淡,否则爷爷有可能丢筷子不吃;比方说洗澡的衣服要提前准备好,不然爷爷找不到会发火。不过,爷爷很有节制,如果一连输了几天,就不会再到老年人的活动中心去。他会在家里睡觉,生几天闷气,然后看电视,看戏,而且请你当翻译。这个时候,你也很乐意。因为平时奶奶是不让你看电视的,说是要好好学习。
爷爷个性倔犟,不愿低头求人,也受不得气,是那种平时没事,发作起来,谁都怕的人。为了给你迁移户口的事,奶奶好说歹说,劝爷爷提点东西去找矿里的大干部。可最后不知怎么爷爷又提着东西回来了,还当着全家人的面,把东西摔个稀巴乱。奶奶以后好长一段时间都不敢提找干部的事。
还有华姨和那爷的关系也总是时好时坏,有时还大打出手。好像又是因为你的什么原因,爷爷第一次动手打了你,然后把姨一家赶到农村去租房住了。究竟是什么原因,有些事你也不记得了。那个时候离现在已过去三十多年了,你也记得不太清楚。总之,那个时候,你一半阴雨连绵,一半是阳光灿烂。无论家里是姨家夫妻的打架,还是爷爷和奶奶的争吵,你都会特别的难受,仿佛你是世界上最多余的人。你就会躲在被子默默地流泪。而只要到了学校,你又会像喜鹊一样,喳喳地跟同学闹成一片。哪里有你,哪里就会有欢笑声。因为你要把所有的不快乐全忘掉。
少年愁也是愁,对于那个时候的你还是有些伤感与痛心。
虽然爷爷奶奶是真的很疼你,但他们却常会有些意见不统一,这样屋里就会充满了火药味。有一次,他们闹得很厉害,有天晚上你甚至都想好了要出走,向白毛女那样住在山上。后来,你实在没勇气,就坚持两天不吃饭。最后,爷爷屈服了,亲自来到床前,半拉手半吓唬地劝你:“快起来,婆炒了你最爱吃的油盐饭。你再不吃,我就要打人啊!”你知道这是很难得的,爷爷从来是不会说软话的,这样地说表示他们是真的合好了。
你知道自己不是很聪明,但是你要求自己要做到“笨鸟先飞”。你也希望像别的同学一样受到老师的喜爱与关注。
所以,你很努力地学习,别人几分钟就能记住的课文,你花两三个小时,甚至不睡觉也要把它背下来;一道数学题你总要多想几种方法试试;一篇作文从构思到落笔再到草稿再到誊抄,往往要花好多时间与精力,但你竭尽全力地去写好它。学校的活动你也从不落下,什么诗朗诵啊,什么数学竞赛啊,什么文艺汇演啊……你都是先锋,虽然你不是能说会唱的,虽然你比别人学得吃力些,但你绝对是积极的参与者和组织者。小学的跳绳比赛你是全校第三名,六年级的数学竞赛你是全校的第二名,初一的作文你是市里的优秀奖,朗诵会上你获得一本大字典,初二时的文艺汇演由你导演,组织了几位同学,表演了一个小品。期末考试你由第十几名慢慢上升到了前五名。最后的期末考试你是第一名,不识字的奶奶去开家长会,高兴得合不拢嘴。因为别人的家里都有父母可以辅导和管教,奶奶说:你没有,有这样的成绩真是太让她高兴。
然而,不管怎么努力,你还是个没有城市户口的“黑孩子”,如果一直读下去,再好的成绩也没用,因为不能读市里的中专和重点高中,以你的成绩,老师们都说有希望。
后来,学校选了几个很有希望的学生开会,没有你!后来,你知道了这里面的原因,你开始自暴自弃,天天看电视,天天在课堂上睡觉,天天马马虎虎地做作业。
那一段时间,是一个很痛苦的时间,你知道你可能读完初中,就再也没机会读书了。也谈不上有好的工作了。你不知道自己的命运怎样?你是多么渴望继续升学啊!
后来,在你家二楼住的杨爹爹的指点下,你明白:你并不是一个没有户口的人,你的户口是在你的亲生母亲那里。要想读书,就必须回去,回到那个农村的家里去,然后靠自己的力量来改变命运,使自己真正拥有城市户口,拥有一个好工作!
离开矿山,去那个你从来也没去过的地方,爷爷会同意吗?你能适应那个环境吗?你能跳出农门,不再是“黑孩子”吗?这些问题纠结着你。是自暴自弃地放弃学业,不作任何的努力,还是向爷爷恳求让你回去继续读书继续考学???你拿不定主意,不知道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