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乡村

2020-04-01  本文已影响0人  刘野草

这里是江西吉安乡下的一个地方,我和昭平本打算回他家过几天春节,没想到爆发的新冠疫情迫使我们在这里待了足足两个月。在这段不短不长的时间里,在我这个外来人看来,这算是一个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的地方。我对这里的第一眼印象是广阔的田野,茂密的树林,密集的房子。真是别有一番风味!

村旁边流过一条小河,上面架起平坦宽敞的石桥。站在桥上往下看,支撑的柱子将近三层楼高,让人有点心惊,河水浅浅,露出淤积的细细河沙。平爸每天就把渔网洒进河里,第二天早上再去收网,我们每天的餐桌上都有小鱼小虾,运气好的话,还会有鲇鱼和黄鳝,我那爱吃鱼的嘴巴和胃口得到了大大的满足。

更惊喜的是,有次我在河边转悠,竟然发现了一大片看起来充满生机和营养的泽耳根,这片土地湿润而肥沃。我扯出一朵闻了闻,那浓烈的香辛味儿沁人心脾,让我有种身在四川乡下的错觉。可惜,这里的人不吃这个。

早上天刚麻麻亮,外面虫鸣鸟叫的交响乐就开始奏起。隔壁房间,平爸平妈开始说起话或者看起了电视,几家邻居接连传来苏醒的动静,响起清嗓子和锅碗瓢盆的碰撞声。我一看手机,还不到六点,然后我又沉沉地睡过去,通常回笼觉醒来就九十点了,真是罪过!

一帮顽皮的小男孩吵吵闹闹地打跳着,你追我赶,从村头跑到村尾。春节期间,他们点燃炮仗想甩到哪就甩到哪儿,大人们的脚边、禽畜的脚边、牛屎堆里、水沟里,总会引起一阵鸡飞狗跳和嬉笑怒骂。他们能轻易地获得发自内心的快乐。

这里隔几天就会下一场雷电交加的大雨,劈里啪啦的,真是痛快!不像上海那种时不时的阴雨绵绵。下雨的日子,大家都心安理得的窝在家里,闲闲散散,其乐融融。雨后,平妈会从枯木上摘下片片肥美的木耳做成菜来。

天气晴朗的日子,晚上五六点,天际被绚丽的晚霞染得红彤彤的,和墨蓝色的纯净天空搭配得恰到好处。昏暗的天光照出一颗颗古老樟树的轮廓,一轮明亮的圆月或者一弯新月就躲在其中一个硕大的树冠后面,几根电线上盘旋着几只飞鸟,叽叽喳喳的,衬出一副天高地阔的的宁静画面。我兴奋地掏出手机,想拍下来,可不管怎么虔诚地更换角度、调节放大倍数和曝光,都拍不出这打动我的景象。

这个时间,村里的人一般吃了晚饭,大家在开阔的村口扎堆,交换着各自身边的新鲜事儿。我和昭平就愉快地沿着水泥路去散步,他总会感叹小时候觉得好远好大的地方,现在看来也不过如此。不然就一脸知足地望着我,说一句“早霞不出门,晚霞传千里。明天又是个好天气哩!”

我刚来的几天,还不适应有些放不开,浑身一种束手束脚的感觉。语言交流不通畅,我基本上听不懂他们的客家方言,就像舌头打着卷或含了一口烫嘴的水似的,又快又急,语调较高,让我隐隐觉得泼辣和不友好。每个人只是理所当然地当我是昭平带回家的女朋友,却对我没有更进一步的兴趣,一切都还停留在客套礼貌的层面,不熟悉也不亲近。这可一点儿不像四川话那种温柔甜腻,也没有四川人那种刨根问底的热情,我开始感到孤独和不安。而昭平可不会细心地觉察到我的这些心态。

我知道,这里以后可能是我的半个家乡,那他们就是我的亲人,我必须主动出击,走出阴郁的情绪,让自己融入其中。于是,我拉着昭平教我他们的方言,那段时间,我们的对话是以我说四川话他说吉安话进行的,特别有趣,我们都跟发现新大陆似的惊叹于另一种文化。我慢慢的能半听半猜的知道大家的意思,也能简单地用他们的方言去表达。我开始主动去和大家唠家常嘘寒问暖,做些举手之劳的事情,彼此间渐渐熟悉起来。真是一种奇妙的变化,也幸亏有足够的时间去相处。

时光总是不经意地在一餐一餐的恰饭中流逝。主妇心思巧妙变着花样地准备一日三餐,一家人围着四方桌,不经意地上演着家庭和睦的小把戏,平爸总会打趣做多啦做少啦,怎么又把剩菜端上来啦。昭平有时也跟着掺和几句,这个食材应该怎么做啦,咸啦淡啦,其实这爷俩都是从不下厨的主儿。在我想着伺候一家老小可真不容易的时候,平妈也忍不住发脾气了,他们又打着哈哈地去圆去哄,忙着给平妈夹菜倒水递纸什么的。昭平总是一个劲儿地把一盘盘菜往奶奶那方推,奶奶就瞅瞅我,我俩默契地会心一笑。哈哈,这充满天伦幸福的美妙场景。

春天来了,天气暖和起来,脱下厚重的寒衣,心情也跟着轻快起来。周边到处可见盛开的花朵,红色的粉色的杜鹃花,各种果树的花,蜜蜂嗡嗡地忙碌起来,好多美丽的花儿我说不上名字,甚至以前见都没见过。当地政府号召植树造林,这里几乎每家每户都拥有自己的大片林子,笔直杉树林,四季常青。贩卖木材也为村民们带来一笔收入,除此之外,每个村子都有两三口窑洞用来烧炭。

这几天,平爸硬是把路边一口别人看不上的窑洞捯饬得烧出好炭来,虽然试验过程中浪费了不少木柴。连续几天守在那里,不顾家人反对,辛勤琢磨,我还担心他呢,没想到他竟然聚起一堆人坐在田坝上打起扑克,好不自在!晚上我们去看他,头顶着满天的星星,昭平拉着我的手画出了一个北斗七星的勺子形状。

有时候,我会深切地怀念起自己的家乡。当从书中读到“月是故乡明”、“举箸思吾蜀”之类的句子,我的思绪就不由自主地飘到了那个在四川绵阳的农村了。那里的一草一木我都熟悉,每一条小路我都走了无数遍,每一个乡亲我都知道他们的故事。我那一把年纪还生龙活虎的外婆是否还不舍放弃她的田地?是否还热衷于麻将?大舅家养的兔子、山羊和蜜蜂怎么样了?听说他还把莲藕种在了那口大水缸里。舅舅那一池子的黑鱼收成好不好?他家可爱的小不点弟弟可长高了?我也馋两个贤惠的舅妈烧的地道家常菜了。还有我的女朋友们,希望你们一切都好啊!

这个春回大地的时节,家里的梨树桃树樱树还有油菜花也该烂漫盛开了吧?我该提着小锄头去田坝上挖泽耳根了,我该到亲切的叔叔婶婶家去串门了。真恨自己以前在家的时候,没有好好的感受生活,好好地去回应那美好的亲情友情,还有懵懵懂懂的爱情。以前的我,作为农村浩大留守儿童中的一员,脆弱敏感,总觉得世界都欠自己的,总想着逃离家乡,真的是够愚蠢的!其实每一个人都在尽自己的一份力去呵护我长大啊!

村里的人还坚守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作息规律。大家靠着自己的双手去讨生活和养家糊口,过着知足美满的日子。春种秋收,丝毫不敢怠慢。自家菜园里种着各种蔬菜,吃也吃不完。我想,他们或许更加懂得用双手创造的骄傲。在乡村的日子就像村口平静流淌的小河,不动声色,与世无争。留在村子里的人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地度过一辈子,生活没有多大的波澜起伏。大多数人过得简单纯朴,没有野心,不嫉妒也不怨恨。

有一次,昭平问我觉得村里的这种生活怎么样。我当然喜欢,因为我内心亲近乡村,我有着一个农民的根。如果这是终究是属于我的生活,我会满心欢喜地拥抱它。但现在,我们还是以一个游子的身份回来暂住而已,年轻的我们还渴望着冒险,追求着改变,还会被虚无缥缈的梦想所感召。希望我们能经过一番波涛汹涌的历练后,增长见识,丰富头脑,认识自己的本心,找到自己的价值,心平气和地过属于我们自己的生活。

离开的这一天终于来了。一大早接到学校的通知,我们可以回去隔离了,于是马上订了晚上就出发的火车票。平爸平妈生怕我们在火车上和隔离期间没有吃的,进进出出地准备各种东西希望我们带上和带给我的爸妈。看着他们一脸期盼地问我,要笋干吗,要腊肉吗,要水煮蛋吗,要油饼吗,要水果吗,要再带点给我治痛经的草药吗,要这吗要那吗,我真是哭笑不得又倍感温暖。再三拒绝下,最后我们的行囊还是被塞得鼓鼓囊囊的。

我的心里涌起一阵离愁,不舍的泪水在眼里打着转,突然下起的的阵雨特别应景。我摇下车窗跟他们挥手告别,大喊着“再见啦,下次再回来啦!”两个月的朝夕相处,苍白的语言是表达不出这万千情分的,也不必多说。车子开到半路上,阳光从厚重的云里倾泻出来,望着白雾萦绕的远山,我知道,我的心里从此多了一份牵挂。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