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散文想法

老头日记.一种声音

2022-11-24  本文已影响0人  山南散人
晨曦

文/山南散人

世界繁华,因此也避免不了嘈杂。

这里所说外界的嘈杂,并不单纯单指外界的声响,还包含社会文化属性类,思想观念理论类,自然科学知识类等所有能影响人的个体意识变化的因素,我们暂且将这诸多类型因素都归纳为一类,并且用“声音”这词来代表其所有,这样可以简化我们的理解,可以让我们在一堆的定义词汇里挣脱出来。我请各位看官读到这段拗口的文字时,也不要将这里面的“声音”单纯与声响挂钩,避免歧义的产生。

我们很清楚外界听得见与听不见的声音类别不计其数,其音源都在人的身体之外,它属于物理属性,与我们意识之间总有一个距离问题。

而另一种由我们内心世界发出的声音,它属于意识属性,与我们身体距离为零。两者就因为这点距离上的差别,内心的声音总比外界的声音让我们觉得更真实可靠。

又因为内心声音包裹着躯体皮肉,一个人内心深处发出来的声音对另外一个人来说,极其难于听见。通常在很多情况下,人还会因某种原因自我控制内心声音的外泄,内心世界声音还没穿透肉身已经被刻意抹杀或隐藏。因此内心世界的声音永远比外界的声音难于显露出来。

本质上而言,一个心理意识属性与另外一个物理属性的声音本身就无法相比较。可人有很强大的思维逻辑能力,外界所有的声音通过人体会被进行“计算分析”,会与自己内心产生链接,从而影响了内心世界。这个过程相当微妙,外界的声音常在不易察觉间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以物理属性转变为意识属性的质变来改变个体的潜在意识,影响其内在世界运行并改变其结果。

另一方面,内心世界的声音与外界声音有着完全不同之处,外界的声音声源没有了就不存在了,而内心世界的声音,却能随着人的意识长期存在,某一刻触及,这个声音就会响起,成为一种不会轻易消失的一种声音。

我们常常通过分辨外界的声音来调整自己的内心声音,然后按着自己的内心世界去反向改造内心以外的世界。这种改造有成功也有不成功,外在的声音有着固有的物理属性并不会轻易因为这样的改造而做出改变,相反内在世界的声音,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形成条件的改变它就会随之改变,有些改变是顺应外界变化的需要,有些改变则是对外改造失败后带来的疼苦挣扎。内外两种声音的碰撞,要么刀光剑影火花四溅,要么大音相合高山流水,无论那种结果,都可以归属于意识认知的进步,我们就是依靠这样一次次的碰撞来认知外面真实的声音。

可惜大多数时候我们听着外界的声音时往往忽略或者完全听不见自己内心一种真实的声音,这会让自己面对外界时总觉得自己渺小并且不真实,不得已完全采用外界的声音来填补被我们自己遗忘的内心音声,这种填补产生的结果多少带点虚幻与不真实感,并带来很大的焦虑与压力感。

面对这样的压力,需选择吸收更多的外界声音,再通过选择性过滤来存留住自己想要的,并与内心那一种声音相糅合,产生新的内心声音来消解那压力感。

我们需要做的,是聆听自己内心真实的那一种声音。

——老头日记.一种声音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