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归因缪误”说no
在电影《搜索》中,叶蓝秋在获知自己罹患癌症之后;一时无法接受现实的她,拒绝给车上的老大爷让座,引起众议;从而引发了一场社会大搜索,集体讨伐叶蓝秋的道德沦丧;这个误会使得她饱受指责,促使她走向了自杀之路。虽说故事的最后真相大白,但斯人已逝,终然再多的努力也于事无补。
类似这种因网络暴力杀人于无形的事例还有很多,在这一连串的事件背后,是一个又一个因为“归因缪误”引发的悲剧。
什么是归因缪误?
是指在对他人行为进行归因的时候,往往会倾向于把别人的行为归因为其内在因素,而低估了情境因素的影响。
在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的都犯过这种的错误;对于一件事情,我们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妄加评判;殊不知,那些观点仅此代表个人的想法,而非真正的原因。
那么应该怎么做呢?
用何帆老师的话说,就是在遇到一件你认为不太合乎逻辑的事情时,在赞美和谴责之前,我们首先要悬置道德判断,试着去理解人物所处场景。这样做,会少犯一些错误。
以上的案例只是归因缪误中的一种,在生活中还常常出现以下的归因缪误:
归因缪误的种类:
1、把毫不相关的因素当成原因。
具体来说就是一个事件跟另外一个事件的出现不存在任何的关联。它们唯一的关联就是一个先发生,一个后发生。例如:雄鸡一唱天下白!只是因为它反复的出现,所以才被强行的联系在一起。
2、因素与结果有极小的关联,那偶然性,却被当做主要因素。
就像《搜索》中叶蓝秋因为身体原因的一次不让座,就被谴责为道德沦丧一样。在生活中,我们在解释自己的行为常常会考虑到情境因素,而在解释别人的行为时,常归于别人的本性。例如:你上班迟到了,你会为自己辩解是因为堵车等情境因素;而其他人迟到,则可能会被上升为故意为之,是没有职业道德的品性因素。
3、部分的因素被当做了原因全部。
比如“按开关”是灯亮和灯灭的原因,但是,这种归因里包含着一个我们自己不知道的谬误:灯亮和灯灭其实是由许多我们不知道的要素造成的,包括:发电厂、输电线、输电网、变电站、甚至包括房间里的布线等等,都是“灯亮”必不可少的要素。所以,一个变量发生作用,产生了一个结果,你就认为这是这个事件的原因,甚至是“唯一”的原因,但其实整个“原因网”里还有其他极其重要的原因。
概括起来就是:很多事情表面上看是一个结果、一个对象,其实它是一个事件,而这个事件很可能是由一连串的事件汇聚交织起来的,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叠加。所以,藏在现象背后的本质才是我们真正需要努力探寻的东西;那么离的越近,就越接近本质。
保持谦卑是智慧的开始!
我们所处的世界是纷繁复杂的多维的世界,事件的结果是多因素集合而产生的事件。只有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才不会对一件事简单的下结论。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在没有经历接下来的事情之前,不能妄下结论。这是成熟,更是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