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易行难的“以用户为中心”
最好的竞争研究,就是学习历史,最近打算看看记录那些著名公司发展的传记。
本文中关于乐购的案例,来自《赢得真相》这本书。虽然在如今中国,Tesco(中文:乐购)的生意并没有那么抢眼,但是如果做零售业的研究,这家1919年成立,经历过太多起起伏伏的零售商,一定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作者特里,在乐购工作了30年,1997年开始担任CEO,是把乐购从低谷推向世界第三的幕后推手。而那段时间我本人也正好在英国,我们这些留学生每周都会去郊区Tesco购物,所以看这本书,的确会有些代入感。
如今作为用户体验研究从业者,从专业角度看这家公司的发展历史,结合自己的经历,反思过去的不足,先写下这三个误解。
误解1:会调研方法,未必调研的深入
我们有数不清的方法来调查人们的心思和内心,既有定量调查又有定性调查(一种收集意见的民意调查,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个体作为样本,然后让他们围绕提前设置好的问题进行讨论)。在这之上是形象、态度和行为调查。我们的调查也可以通过电话采访,或者面对面,或者在网上进行。互联网会使得获取数据的速度和广度都增加。
我过去服务过的公司中,其中一个用户体验部门核心的工作是做客户满意度调查,它也监控其他指标:销量、客单价、会员数量,等等。我们透过更多渠道,探寻对手的指标和业绩是怎样的,好采用标杆策略。增长就意味着成功,下降就意味这失败。而客户对于他们来说,只是匿名的数字提供者而已。没有感情,没有动机,没有期望。
乐购模仿福特,更新了研究方法,可以使用利益权衡法(tradeoff research model)(福特汽车公司首创的方法)
1)列出一系列利益点,比如针对零售。
便利性、商品种类、商品价格、质量、口味等等。
2)两两比较,直到找到最重要的那个因素。
3)重新定位。以利益核心细分变量去定位产品。
80年代的乐购,通过这种方法,发现消费者更看重的利益是:“新鲜的食品”和“服务的质量”,以此为依据,新开了一种叫做“fresh and easy”的生鲜超市,打破了他们头号竞争对手Saintbury的垄断。
但是它们仍然认为,这种稳健而理性的调研方式,有局限性。你看到的和你学到的,局限来自问题的提法。你可能了解越来越精确的了解信息,但是仍然无法勾勒出真实图景,就像在漆黑的房屋里看到一束光,你看到的只是光照亮的地方,而不是房屋的全貌。
乐购后来采取了全国范围的Customer Panels,可以理解为现在的用户社群的经营,那个年代是线下的活动,让客户和商店的工作人员侃侃而谈。聊感受、聊生活、聊八卦,当然也会聊乐购。
和普通调研最大的差别,他们描绘的是他们如何生活,了解到一个个极端现象、了解到他们对乐购的尖锐的批评。
做的多了,这些观点,就会以不同的形式反复出现。而最有价值的,就是那些尖锐而极端的批评了。
这是和普通调研的最大差别,普通调研的结果总是告诉你“平均”和“大多数”的数据。这些与众不同的声音,埋没在百分比的数据中。
决策者在大量的和客户接触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的发现应对的策略,同时,也收获了洞察力。
所以决策者这时候思考的是:
1)人们到每个月月底已经花出超过预算怎么办?
2)人们是怎么用餐的?和家人一起还是单独?
3)顾客会不会担心自己失去工作?
基于这些去思考可能的机会和创新。而不是“遇到危机,立即行动”的反应模式。
1993年的乐购,经过近距离聆听顾客需求,推出Value系列产品,包装简洁。向经济拮据的顾客传递这个信息“困难时期,我们和你在一起,你不需要去折扣店购物”。
误解2:做了很多的调研,未必是真的要面对真相
面对真相需要勇气,不是所有人愿意接受别人的批评和抱怨。因为真相中的批评,往往会让人觉得是谁的错、要改变,要推动一些人去做改变,光是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原因就很难了,何况改变。所以最简单的做法,就是不面对真相,让事情顺其自然
比如这一段,我当时作为今日头条又抛弃了它的用户,在一个专业群里的随意聊天,当时我不知道这个人是今日头条的员工,其实这个抱怨本来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交流,但是嘎然而止于他的自卫心态很强的辩护中。
一次非典型的用户交流对他来说,这不是一次调研,但是也反映了一种心态。“我在一家明星公司”、“我懂得比你多”、“你跟我意见不一样,你不是我的目标用户,所以要么留下,要么走开”。于是,和你意见不同的用户,只好走开。
任何人对于批评都会感到痛苦,这也正常。但是只要调整一下心态:任何的批评都是有改进的空间,跃跃欲试的兴奋感就会替代掉沮丧感了。
也许只有公司到了生死危机,才有动力放弃掉“用户不懂”之类的傲慢,谦虚下来。
90年代的乐购一样,刚刚经历了消费升级后的经济大衰退,CEO特里参加无数场焦点小组,亲自去聆听用户的心声,直到深刻的理解了他们行为背后的需求,放弃掉原来的低价策略。给自己重新定义了使命:“不论收入高低,让每个人同时拥有品质和选择”,从而为他后续做了一系列改革做了铺垫。
最近做的一次关于访谈的培训,受众大多数是产品经理。访谈练习中,他们没有这种谦虚的心态,一问一答,就像在给用户做审判一样。问用户是否有这个需求、有那个需求。当用户说了不一样的观点,他就着急辩论。或者和用户“显摆”起来。
用户抱怨网站推送的都是八卦消息,作为自己产品的缔造者,说Facebook也这样做,是“傲慢”的心态使然(可能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提到大多数人访问不了的Facebook是如何做的,站在了信息层面的高点,用户看到了你比他专业,自然不愿多说。
很多人疑惑,怎么做用户需求才能挖掘的深入,关键技巧反而不是在技巧层面,而是心态,是你自己愿不愿意放空自己,是否愿意放下防备,去面对不同的声音,面对真相。
用户很敏感的能感知到,你是否是真的为他着想,还是只是完成一份“工作”,或者只是想验证你心中的想法。你是否真诚的想倾听他,用户潜意识都知道。只有真诚,才能建立信任,只有建立信任,用户才会和你袒露真实想法。
误解3:不是谁在谁的上面
图:位于上海的电信大厦当时把这张照片放在群里的时候,惹来大家的哈哈大笑。可见,这个“用户至上”的口号不是像革命口号那样,你说有就有的。
我自己就是电信的长期用户,但是我却没有跳出来为电信说两句,可见,我对电信是没有情感的。是他的长期用户,却不是粉丝。
现在都不说忠诚了,用另一个娱乐圈的词汇代替了忠诚--“粉丝”,来形容那种无脑、朝圣一般的追随。
这是多少厂家美好的愿望。但是和“用户至上”这种口号相比起来,粉丝对于偶像,又是一个有主有从的不平等关系。对于粉丝来说,偶像做什么都是对的,偶像至上。
在商业的本质是价值交换,所有人都知道,企业是要靠利润经营下去的,不可能无条件满足顾客的要求。所有人也知道,商品和服务市场日益激烈,消费者随时准备去别家消费。所以粉丝一般无脑的忠诚在商业中,是不存在的。
建立忠诚需要有些作为,是需要花时间花精力培养出来的。而很多人忽视了老顾客,是过分的注重“拉新”。
拉新这种方法,给新顾客重金奖励,p2p网站经常使用的手段,谁给钱就去哪里。它等于培养和鼓励了“不忠诚”的行为。
忠诚的培养应该是一个良性的循环,要去奖励那些值得奖励的行为。
另外,顾客对你是否忠诚,也取决了你做了什么事情。
90年代,英国的《商店法》规定,周日不需工作,有宗教上的考虑,周日每个人都需要休息。而乐购越来越多的注意到了已婚女性购物上对营业时间的需求。
它们现在法律相对独立的苏格兰试点,赢得了顾客和员工的支持,再不懈的和公共部门做争取,最终在一场国家的政治辩论中,赢得了支持。
最后,乐购成了欧洲历史上第一家营业时间延长到晚上10点,甚至成为了24小时营业的超市。他们由此来证明自己:顾客至上。随时准备着适应着顾客,而不是让顾客来适应你。
所以,那天中国移动能讲出类似的故事来,我想从业者们看到它大楼上贴出的“用户至上”,就不会感到那么好笑了吧。
知行合一,是一个人、一个组织、一家公司永远要去做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