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粿
小时候我们看人家卖kuih 真的很幸苦,每天在街边摆小摊就开始卖,勤劳的摆夜市,这里摆夜市哪里摆夜市,每天起早贪黑,有很多做糕点的师傅到了年老体弱的时候就得了不少病痛,卖糕点的钱全部给医药费,自己所剩无几,我自己也问过Madam Siew,为什么要自己做糕点那么幸苦?
Madam Siew 说:
我们客家女人大多是劳碌命,一天不做,周身不自在,劳动让我自在,当我做糕的时候,我可以什么都放下,什么都不想,一心一意做糕,想着吃的人,说好吃,就能让我满足。
Madam Siew 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喜欢做糕的?
我嫁给潮洲人,先生的母亲初一十五都要拜祭,于是做媳妇的我们就要准备糕点,那个时候就觉得,这些糕点好好看,可以看又可以吃,孩子们又喜欢吃,于是,自己开始在家里就自己摸索怎么样做糕点。刚开始做菜粿的时候很受挫,每一次都不成功,还记得我老公第一次吃我做的菜粿的时候,他一直嘴巴上说好吃好吃,我自己不相信他说的,于是我自己拿过来吃,不吃还好,一吃不得了。
这个菜粿好吃才怪,皮硬到半死,嚼都嚼不动。为了让菜粿能吃,我有时间就开始研究怎么样把菜粿的皮做好吃。循循渐进,一步一步,像爱迪生一样经历了无数的失败还有十几年的努力,终于把菜粿做得能吃,至少不再是硬邦邦的菜粿。
我觉得菜粿和做菜粿的人的心态很重要,刚开始接触菜粿的我特别硬邦邦,于是菜粿在我手上也是硬邦邦的,经过菜粿的洗礼以后,我发现我自己在做糕的过程当中,也学习到了怎么去掉自己的硬气,把自己塑造成更为柔和自然的人,像菜粿一样包容韭菜,沙葛,虾米,鸡蛋…..一切尽在掌握中。
我再也不会轻易慌乱焦虑,因为菜粿给我的快乐是无限的,从做的过程当中,到送到每一位客户的舌尖上,这一厚重的满足感,是金钱买不到的。我在做菜粿,修行了自己内心,宁静致远,也找到了菜粿之所以存在的意义,以及我的使命,把爱传下去,一代又一代,品尝爱的味道。
如今社会太过浮躁,病毒施虐,经济下滑,负面情绪负能量横扫大地,而在这个最坏的时代当中,如若每个人把自己手上的事情以及工作用“匠人”精神去磨练自己的技艺,未尝不是一个出路。
Madam Siew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行动管制令期间,风雨不改,雷打不动磨练做糕技艺,只为了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那一份深刻的爱,维系情谊,与大家结缘。
年近六十岁的她依然保持着年轻人的活力,契而不舍地为自己工作,一步一脚发现新糕点。期待下一次的糕点,越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