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婚姻育儿

我断不思量,你莫思量我

2019-06-09  本文已影响30人  明当

01

梁雅又去走路了,和她的一帮朋友。自从她和于涵分开后,每个假期她都往山里跑。

梁雅小小的个子,每次晒她去暴走的图片,小小的她穿着玫红色的冲锋衣,背着60升的包,在茫茫雪原,自信而孤傲。

02

梁雅其实不想离开于涵,是于涵执意说想自己一个人呆着,两人一起生活快20年了,每次争吵,梁雅从没想过,于涵会真的离开。

于涵走的很干脆,车没开走,还停在小区院子里,房子留给梁雅,他只简单收拾了自己的衣服,带上他喜欢的几本书。还有他最钟意那只紫砂石瓢,天天晚上都要泡的93年小坨,打个车就走了。

03

于涵在医院附近租了套房子,两室的,简简单单的家具,够用就行了。于涵一向是个不喜欢奢华和复杂生活的人,这也是他和梁雅经常争吵的原因。

女儿出去读书了,家里就于涵和梁雅两个人。下班回家,于涵恨不得饭都不吃就坐在靠阳台那个单人沙发上,泡茶喝,就着台灯看书。

家里电视不怎么开,于涵喜欢看看书,兴致来的时候电脑上写点东西,他自己说敲几个字。

的确是敲几个字,于涵并不是文学青年,不是很热衷写作。只是喜欢思考,他白天在科里上班,不喜欢和主任嘻嘻哈哈。他专注于自己的学科,他带的实习生总被他心无旁骛的研究态度折服。

最近的一次关于口腔根管治疗研讨会上,于涵分享了他在这方面新的治疗方案和临床案例。

作为科里的主任医师,于涵为人正直,从不会为了增加收入,给病人开高价的药,或者让病人做些无谓的检查。他话不多,给病人看病的时候,耐心细致,碰到拮据的病人,他还会自掏腰包给病人付医药费。

如今这个年代,他这样的医生可以说绝迹了。可他还是坚持自己的原则,他是个原则性很强的人,就像他最终选择离开梁雅,他说这是他的原则。

04

女儿还小的时候,于涵经常带老婆孩子出去走走,开着他那辆90年代的绿色高尔夫。他们最常去的的是100公里外的清水湾。

清水湾是个高原湖,湖水清澈。夏天晴朗的日子,清水湾湛蓝湛蓝的,在无云的蓝天下闪耀着粼粼波光。

他们一家喜欢到入水口那边有家农庄吃鱼。两间简陋的小屋建在邻水的小院里,空心砖垒在湖边,砖墙上摆放了几盆灯笼花,一串串的花苞顺着花茎垂下来。

小院里铺满了小碎石子,车就停在院里。于涵和梁雅坐在小方桌旁边。老板和于涵很熟,早已经准备好了滚烫的一壶水,于涵刚到,就从车里拿出那只石瓢,扔进一颗93坨,灌满热水,开始泡茶喝。

93坨是大益公司93年明前茶青压制,产量不高,据说市面上已经卖到1500一包。梁雅看着在湖边玩耍的女儿青青,嘴里不满意的说,那么贵的茶,你也舍得喝,不想着留着哪天让老黄帮你出了,给青青换几条裙子也好。

和于涵相比,梁雅现实得多,她是过日子的一把好手。平时和单位里的同事也混的很熟,哪里有折扣的衣服,哪里生鲜做活动,她门儿清。

在家里,梁雅就总是埋怨于涵不会和领导套近乎,不会想着多开点高价药品拿点提成。说多了,于涵有些烦。他要么坐在棉布沙发里自顾自喝茶,不答话。要不就躲进书房里看书敲字。

05

女儿上高中以后,平时住校,只有周末才回家。于涵不用再像从前那样下班忙着去学校接女儿,梁雅也不用急着忙着回家给女儿做饭。

两人都在办公室耽搁一段时间才慢慢回家。回家后也懒的打火做饭。梁雅怕胖吃的很少,女儿不回家她做饭的心思都没有。于涵也不大喜欢吃肉,他俩晚饭吃的越来越简单。梁雅吃几个水果,或是简单煮一锅蔬菜,于涵吃碗白饭,就点咸菜简简单单就解决了。

没有烟火气的家瞬间就冷清下来。

女儿在家的时候,梁雅买了打蛋器,把鸡蛋打泡,用筛子把面筛细倒在不锈钢面盆里,倒入打泡的蛋液,加了牛奶黄油给青青烤纸杯蛋糕。

于涵一到周日就早早起床开车到市里最大那个菜市场买土鸡,买一周要吃的新鲜蔬菜,女儿想吃西瓜,他挑最好的黑美人带两个回来。

梁雅和于涵都很疼女儿,女儿的中学离家有10多公里,开车20多分钟能到。为了让女儿早晨能多睡几分钟,于涵坚持自己开车送青青。梁雅每天早晨6点起床,给青青把早餐做好,看着女儿吃完,于涵背上女儿的书包,初中生的书包很沉,于涵心疼女儿,总是帮她把书包背到校门口。

06

我认识梁雅的时候,青青6岁了,她奶声奶气的叫我。我们一起去吃自助烤肉,我喜欢吃那家的烤香蕉,梁雅控制的很好,吃一片烤猪心,一片叉烧,其他就都吃素菜了。

她身材很好,只是个子稍小,不过配于涵正好,于涵也不高,只是略胖些。

他俩从中学就认识,于涵的奶奶管教很严,于涵学习很好,下课就回家。

梁雅的妈妈在医院工作,平时很忙,没时间管她,她自由得多。

不过梁雅不喜欢学习,上课的时候,她会拍拍坐在前排的于涵,要支笔啊,给他看自己新买的文具盒,总之她就是不想好好听课。

于涵话不多,梁雅一天到晚叽叽喳喳,两人在一块儿的时候,于涵总是静静的听梁雅聊那些母亲从医院里带回来的故事。

从初中到高三毕业,六年时间,于涵和梁雅一直在一个班里读书。

于涵的奶奶很担心两人早恋,耽误学习。找班主任谈了几次。好在于涵学习好,又是管得住自己的那种孩子,于奶奶也不好太多干预。

07

高三那年,于涵学习更勤奋了,他想考奶奶在的那所医学院。梁雅没心没肺,父母也不是很操心,她乐得混混日子。

最后于涵如愿考上医学院,梁雅落榜了。梁雅很难过,不只是没有考上大学,更难过的是以后再不能和于涵在一起了。

于涵读了五年医学院,毕业分配的时候进了梁雅妈妈在的那家市医院。

在二楼口腔科门口碰到于涵的时候,梁雅惊异的大声叫了出来,她拉着于涵穿过人群,顺着楼道躲进产科手术室后面的小阳台。

从此,两人就在一起了。

于涵和奶奶说的时候,梁雅就躲在他们家门口楼道里。于奶奶叹口气说,那么多年,怎么就没法把你们分开。

于涵穿着医院的白大褂,拉着梁雅的手,走进梁雅妈妈的妇科检查室,梁雅妈妈很诧异口腔科的大夫怎么会来到这来,再一看两人紧握的双手,就啥都明白了。梁雅妈妈笑眯眯的点点头默认了。

10

两人结婚没花多少功夫,于涵是新大夫,没有房子,梁雅不介意。婚后两人和于涵奶奶住一起。

女儿出生了,一家三口还是住在于奶奶的三居室,厨房窗口正对着那棵银杏。

梁雅个子虽小,眼睛很大,小嘴,很漂亮。女儿随了她,小小的人就有一双大大的眼睛。睫毛很长,梁雅说是女儿小的时候,有一天睡着了,梁雅把青青的眼睫毛全剪了,再长出来就那么长,那么翘了。

这理论倒是新鲜,梁雅就是喜欢把功夫花在穿衣打扮上,不止自己,女儿也给她打扮的精致玲珑。

11

老赵两口子和于涵两口子很早就认识了,两人关系很好,志趣相投,兄弟相称。两人经常一块聊天,两家的媳妇就经常在一起。

老赵的媳妇莎莎也是一双大眼睛,带着美瞳,一会儿是一双蓝眼睛,过几天又换一双褐色的。她个子高,比梁雅胖许多,更喜欢捯饬自己,脖子上手上挂满了琥珀的坠子,翡翠的手镯,十指戴满了金的、银的各种材质的戒指。

虽然莎莎从头到脚的装饰品,可一点也不显得俗气和累赘,她衣着时髦,说起话来一副不由分说的样子,十足的气场。

在莎莎面前,梁雅突然安静了许多。莎莎呱啦呱啦讲,谁谁买了哪儿的房子,谁谁股票赚了一大笔,谁谁又出国去哪里玩了...

讲多了,回家梁雅就和于涵念叨,要不我们也去买个房子,我看了云熙那边有个两层复式还不错。我有个同学在中介,可以请她帮忙参考一下,这房子朝向好,有两个阳台,还有两个院子...

梁雅讲这些的时候眼里都放着光,一脸憧憬幸福生活的神情。她满怀期待的看着于涵,想着于涵会说,好的,只要你喜欢。

于涵不喜欢折腾,他很满足于目前的生活状态,有个三居室,女儿在理想的学校上初中,每天回家可以坐在沙发上喝茶,逗弄一下家里养的那只雪纳瑞,阳台上养的10多盆多肉植物长势喜人。

于涵真的不想花太多功夫研究额外的事情。每天在科里累了一天,回家只想静静的坐着喝茶。梁雅和他说起买房的事,于涵满脑子的厌倦。他不想太扫梁雅的幸,慢慢的说,咋们的房子住着还舒适,暂时不用考虑换房。

12

梁雅不甘心,逮着时间,就和于涵念叨,三番五次的。

说多了,于涵这样好脾气的也有些不耐烦,他发了狠话,我是不可能买房子,你喜欢住大房子,你自己去住。

两人因为这事吵了许多次,后来争吵多起来,其实并不是为这事,两人之间的嫌隙慢慢拉开。

于涵开始不喜欢呆在家里,他约着朋友或者自己一个人,背上背包,去了雨崩。在茫茫雪山和空灵的飞瀑之间,于涵找到了宁静。

于涵开始频繁背着背包出走,有时候一年一次,有时候一年两次。梁雅说了几次想和他一起走,被他拒绝了。于涵想享受属于自己的孤独和宁静。

他俩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一起出行了,梁雅几度想一块儿去海边,于涵都没答应。梁雅开始烦躁了,她约了朋友,背着包也去了山里。

这以后去哪儿,他们都是各走各的,于涵一个人,梁雅和她那帮朋友。

13

女儿终于如愿考上了大学,大学还不错,211院校。于涵和梁雅张罗着给女儿布置了大学里需要的一切生活和学习用品。联系了学长,女儿放放心心的上大学去了。

家里更冷清了,于涵回家甚至不愿意讲话。每天坐在墙角那只布艺沙发上,泡壶茶,捧一本书,台灯只照亮了他的书页。

梁雅开始烦躁,开始发火,于涵还是冷冷静静不吵不闹。实在听不下去,收拾背包进山了。

最后一次,于涵说,我们还是分开吧。走得坚决,走得利索,任梁雅哭闹,祈求。

我在电话里安慰梁雅的时候,她说她并没有做错什么,为什么于涵要这样,梁雅说她为这个家操碎了心,为什么他要这样,话没说完已然泣不成声。

14

分开后,于涵在医院旁边的小区租了一套小房子,简单的家具家电。自己做饭洗衣服,下班回家就是看书喝茶,周末骑车。炎炎烈日下骑30公里他觉得很舒服。

女儿去上大学,于涵不用操心。他一个人来一个人去,看喜欢的书,写喜欢的字,安安静静!

我断不思量,你莫思量我!

                                                              文/明当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