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川叔”是如何勤奋的
开篇之初,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这里的“川叔”两个字,其实是一个变量,你们可以把不同的人带入这个变量,就像编程的赋值一样:
川叔=XXX
Print(“川叔=”,川叔)
输出的结果就是:XXX。
看到没,并不是单指那个英俊帅气的川叔哦!
01
川叔最喜欢的雷布斯,曾经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不要用战术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这句话其实就是正告我们,不管学习还是工作,用时长来衡量,通常都是毫无意义的。
因此,以前那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话,现在基本行不通了,现在看的就是结果,过程怎么样,I don’t care !
每一种新的需求,都会倒逼我们去寻找新的解决办法。
在这种不以时长衡量学习、工作结果的时候,我们势必要寻找一种新的衡量方法。
而这种方法其实很早就有了,想必大家都知道,那就是效率。
看半天书,书的内容都看过了,说起来也有印象,可是真拿来用,似乎书上并没有告诉我们什么?
开半天会,人都饿扁了,累死了,但是问题似乎也没有得到解决。
这些情况,想必大家都遇到过,因为我们虽然花费了时间和精力,却没有把效率提上来,所以才会有没有收获、没有解决的感觉。
提高效率的办法,其实比较简单,就是六个字:有目标,不拖延!
02
学一样东西、做一件事情,很难想象我们随性而做是什么情况,因为无论干什么,我们都会有一个目标。
为自己做的事情赋予意义、确定目标,是人类的一个共性。
正是因为有这个共性的存在,我们才会在确定的目标指引下完成一个又一个任务。
所以古人才会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就像川叔我的目标,就是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所以川叔一直在努力。
切实可行的目标,要符合“可量化、有完成时间、通过努力可达成”这几点。
可量化,即是说目标的制定不能空泛,得有个数据作为参考。
比如说,今年的目标是努力挣钱,那这样的目标就比较空泛,因为你挣一块也是挣,挣一万块也是挣,所以必须有个数据作为参考,像“今年努力挣到20万”这样的目标,就属于可量化的目标。
有完成时间,就表明我们确定的目标不能像每年年末立的flag那样,涂改个年份就能拿来用,反正也完成不了,刚好可以“年年岁岁应如是”。
有完成时间的一个隐含意义就是,目标要做划分,把一个大的目标划分为中目标、小目标,然后逐一完成。
随着每一个小目标的完成,我们的中目标就算达到了。而每一个达成的中目标,又帮助我们完成大目标。
否则立一个“30年后到美国去竞选总统”的大目标,看着有完成时间,但时间线拉得太长,很容易就让我们忘了“最初的梦想”。
通过努力可以达成,这一点也很好解释。目标的制定,不能太轻易,也不能太困难,而是要把握好度,做到“想轻松完成是没法的,但是努力去做,终究能完成”这样的程度。
03
目标制定好之后,接下来就是执行了。
诚然,目标有那种只需花费很短时间、很少力气就能完成的。
这样的目标,通常属于那种小目标,当然,不是王爸爸那种“小目标”。
一般来说,我们制定的目标都有一个执行的周期,目标的能级越大,所花费的时间也越多。
拉长的时间线,则容易让我们在执行目标的时候出现各种状况。
拖延症,就是最容易出现的状况。
解决拖延症最好的办法,就是啥都不说,啥都不想,干起来!
做一件事之前,我们总会陷入各种遐思:这事值不值得干呀?困难大不大呀?万一失败了咋整?做得不好被人笑话了该如何优雅地掩饰尴尬?……
类似的想法还能举出许多,但是都是些没用的玩意儿。
有一句话怎么说的?种一棵树最好的时机,一是十年前,二是现在。
翻译过来就是:别整那些有的没的破玩意儿,啥都不说,啥都不想,干起来!
或许有人觉得这种依靠头脑发热而不是缜密思维做出的事情不靠谱,但是科学的研究表明,就是这种直接开干的做法,才是推动事情发展下去的最大动力。
心理治疗专家威廉.克瑙斯在他的著作《终结拖延症》中提出了“5分钟原则”:
把要做的事情,最容易的部分放到第一个五分钟,完成第一个五分钟之后,你要结束可能就没那么容易了。
这个“五分钟原则”确实有效,本来川叔不想写这篇文章的,但是在使用“五分钟原则”,打出开头“川叔就是英俊帅气”这一事实后,就再也停不下来,一直写到这里。
如果不遵循“五分钟原则”,那么在做事的时候,这样的事情就比较常见了:
本来说上网搜个资料,结果看到新闻提示“某某明星出轨实锤了”,立马八卦之魂复活,点开去看这则新闻,然后在新闻的相关链接中,又看到谁谁谁也有出轨经历,一句“卧槽,这厮也劈过腿”,然后又是点开链接看个究竟。
一些拥有大数据算法的网站或者APP甚至在你浏览之余,大量给你推送相关内容,除了明星出轨新闻外,还有许多励志鸡汤:“抓住男人的心,这么做就对了”、“婚姻里最大的幸福就是一辈子只跟一个人睡”等等,然后手贱又点开了。
要是看到哪个人的评论让自己不快,说不定立马就跟帖反驳,然后为一件破事吵个不休。
就这么不断地点击跳转,到了最后,你可能会悚然而惊:
我不是要找资料吗?
怎么不知不觉地好几个小时就过去了?
然而要做的事情却还没有开始?
04
总结一下就是:
我们提倡的勤奋,是那种有效率的勤奋,而不是靠时长堆积出来的勤奋,因为结果不会陪我们演戏;
要想提高效率,就得做到:有目标、不拖延。
做任何事情,都要给自己设定一个“可量化、有完成时间、通过努力可达成”的目标。
完成科学的目标设定之后,就别再东想西想,直接开干。
所以,效率,才是勤奋的真谛!
没有人比我更懂这个真谛!
![](https://img.haomeiwen.com/i19291480/f6fb505d20c7c18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