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采众长,修炼内功

2018-02-11  本文已影响0人  滴水湖畔

博采众长,修炼内功

——读《学生主导,三力共驱,综合融通》和《一样的暑假,不一样的生活》有感(第2稿)

本来打算每天读一读,写一写,但愣是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耽搁了。我想,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高处不胜寒”,由科研专家、学校领导、硕士研究生合力创生的“宏篇巨论”实在不是我能读懂、读透的,姑且把三天来“挤牙膏”似的读后感写下来,作为以后回看时前后比照的资料吧。

前两天,读了由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实验小学副校长、语文老师,中学高级教师顾惠芬、华师大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家成教授、华师大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李燕共同打造的《学生主导,三力共驱,综合融通——常州某小学暑假作业重建研究报告》,也读了由浙江省海宁市桃园小学校长姚淑华、华师大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吕珂漪合力打造的《一样的暑假,不一样的生活——“互联网+家校合作”暑假项目的实践与反思》,在不断“停”下来、又继续“读”下去的状态中,度过了生命中难“熬”的三天。想到王怀玉老师创造的“熬炼”一词,也算是我此时心境的真实写照了。

一、在两篇论文的“比较阅读”中,有如下感受:

(一)从科研的方向与看问题的视角来看,《学生主导,三力共驱,综合融通——常州某小学暑假作业重建研究报告》从研究问题、研究基础、研究过程与方法、研究结果和讨论,这五个部分展开;《一样的暑假,不一样的生活——“互联网+家校合作”暑假项目的实践与反思》从学生暑假生活的现状及其变革的可能性、项目背景、“互联网+家校合作”暑假生活的变革、活动价值思考,这四个部分展开。

(二)从课题研究的价值意义来看,《学生主导,三力共驱,综合融通——常州某小学暑假作业重建研究报告》注重的是学生的发展,由学生主导,通过家校合作、社区活动,使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学习力、交往能力、反思能力得到提升,进一步提高育人价值;《一样的暑假,不一样的生活——“互联网+家校合作”暑假项目的实践与反思》注重的是合作各主体的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得到较大发展,家长的信息素养得到明显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三)从实践变革和理论研究的角度来看,《学生主导,三力共驱,综合融通——常州某小学暑假作业重建研究报告》从“幸福作业的构建”出发,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组织、参与、互动、评价的积极性,变暑假生活中“教师—学生—家长”三方独立为合力驱动,共同打造一个有着积极深远意义和科研推广价值的校本课程研究成果;《一样的暑假,不一样的生活——“互联网+家校合作”暑假项目的实践与反思》从“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出发,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社会资源、家长资源,把暑假生活打造成线上线下,“家长—学生—教师”三方联动的教育机制,促进三方的共同发展。

二、在“同伴共读”的读后感交流中,有如下感受:

(一)研究方向不同,感受点会不一样。

浙江武义的蓝美琴老师:

核心概念:“第四教育世界”、“综合创生”

第四教育世界:“第一教育世界”是孩子降生以后就身处其中的家庭教育;“第二教育世界”是孩子随家人,或有一定行动能力之后自己所进入的社区教育;“第三教育世界”则是以学校教育为代表;“第四教育世界”是前三个世界继续“纠缠”的地方,典型存在于寒暑假生活中。

“综合创生”:“以家庭作业为研究本体,整合学生各类学习的时空、学科领域内容、生活资源等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情境需求,不断生成学生所需完成的、样态丰富的学习任务,促成教育工作的高度融通及学生综合整体的生命发展。”

价值取向:身份与角色解读

(1)假期学生身份确立 假期教育孩子的身份发生了改变,成为“放假的孩子”、“家庭的一员”、“社区、社会、自然世界的一员”、“学校的一员”、“自己成长的主人”。

(2)假期学生角色解读 与这样的身份对应,孩子应该是“会休息的放假人”、“会承担的家庭人”、“会融入的社区人”、“会玩中学的孩子”、“会胜任多种角色的自己发展的主人”。

(二)实践经历不同,关注点也不一样。

安徽霍邱的刘茜老师:

在顾老师、李教授等的《学生主导,三力共驱,综合融通——常州市某小学暑假作业重建研究报告》一文中,研究的问题特别典型,而且也是一直困扰着我的问题。传统作业中,老师是布置者,学生是完成者,家长是监督者,顾老师聚焦的问题是:在暑假作业中,能否建立起“教师——学生——家长”的高质量合作关系?如果是合作关系,那么正在变革的暑假作业可否成为教师、学生、家长互动合作的“催化剂”,并生成新合作、促成新发展呢? 这一问题的提出,寒假作业就不仅仅只是一份简单的作业,它就会绽放出“第四教育世界”在学生成长中的特有的光芒。其实,作为教师,我们很多时候也在怀疑自己决策的正确性,比如布置低效的重复作业,只在乎分数的“重复刷题”等,但我们也会立刻找到证明自己是正确的万能定理——应试教育的考试制度。而我认为这二者并不矛盾,如果有一种学习,既能关乎教育的长程性,又能提高学生的分数,岂不是更好?此研究报告中聚焦的第二个问题便是:能否促进暑假作业与学生生命成长的有效沟通?

(三)兴趣长处不同,增长点会不一样。

福建厦门的吴静静老师:

2017年暑假,那时候学校正筹划“斗阵长大:假期作业变革研究”写书事宜,我承担了第一章节——文献综述的部分。一开始接到任务,我的内心处于“不得已而为之”的抗拒状态。书稿指导老师魏老师告诉我,动笔前至少阅览200篇文献(期刊、硕博、报纸……)。作为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通共也只用了20篇而已。那时自我解嘲道:照这个算法,我至少得上10遍大学,毕10次业。出于“人道主义”关怀,校长给我助力了一篇据说是“神级别”的模板文章,就这样,机缘巧合之下我邂逅了“你”(《学生主导,三力共驱,综和融通——常州市某小学暑假作业重建研究报告》,以下简称“研究报告”)。

彼时,我目标明确地直奔文章跟自己文献章节契合的部分,也就是研究基础那一块。由于学术底子薄弱,我读了足足三遍,每一遍关注点有所侧重,以期以一个良好的状态尽早投入。

每一遍读,我都根据各自的要求使用不同的色笔来圈画,然后进行传统的“条例式笔记”,逐条罗列。人们常说“初生牛犊不怕虎”,然我偏生不属于这类“无知无畏”型;我的“恐惧”恰恰源自于“无知”。而这三遍通读下来,“文献综述”的神秘面纱在我眼前慢慢揭开,它远比想象中的面目要柔和得多、亲切得多…

(四)理论素养不同,深邃度也不一样。

深圳南山的王怀玉老师:

这三方合力推进的实验研究与一线教师或大学教授的单方面研究有什么不一样呢?这是我当时最为关注的。当目光划过151-153页的53条参考文献时,这种感受就格外深切了!我认真看了一遍这53条文献出处及类型:有从教育部到地方的政策性文件,有基础教育改革系列文章,有国内外不同角度研究作业的成果,这些信息来源也很多元:著作、期刊、 报纸、网站内容……涉及面之广让我为之惊叹。作为一名还算比较规范地做过课题研究的课题主持人来看这些文献,第一时间意识到的是自己信息检索能力还很欠缺,自己在做课题的时候,也知道了解与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理论及实践背景的重要性,也重视相关资料的收集与学习,但是回想起来,还是带有很大的片面性。所以,在这里,我真想对三位作者咨询一下:你们三位是谁主要承担参考资源的检索与推荐?有哪些经验提供我们实验教师参考?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校教师、大学博导和在校大学生,谁是主导者?各自承担着怎样的独特使命和角色?实验推进中,如何让三方合力?整个研究过程中,三方各有哪些经验或感受与我们分享?

……

同伴们的精彩分享,让高深莫测的科研论文,在阅读和实践中,有了开展对话的“点”、知行合一的“线”和持续关注的“面”。

三、在个人的“阅读思考”中,有如下感受:

1、为什么“假期生活重建”姗姗来迟?

2009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办公厅、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办公厅颁布《关于做好中小学校暑期安排确保学生过一个有意义暑假的通知》,强调:“要认真安排好暑期工作,组织好学生假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把时间还给学生,让中小学生度过一个健康、安全、文明、愉快和有意义的暑假,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项政策的出台,一定有其特殊的背景。补课风愈演愈烈,教辅书铺天盖地。要说什么书店生意最火爆?一定是学校边上专卖教辅书的店铺。放学后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鸡早。基本没有双休日,连寒暑假都不放过。”这样的高耗低效,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有的孩子因为不堪学业压力,选择了“逃离”。这是惨痛的教训。好在我们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并从政策出台、科研介入等方面,进行学习方式和假期生活的实践变革。学生们的“阳光夏天”、“温暖冬天”姗姗来迟。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各地、各校、各班的教育观念有了明显转变,由“填鸭式”逐渐向开放式、活动式、体验式、拓展式转变,孤独、枯燥的假期逐渐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2、由科研专家、学校领导、在校研究生创生并引领的寒暑假生活变革的意义何在?

李家成教授与顾慧芬老师曾在《论学生寒假生活的重建》中提到,寒假是一个亟需探寻的实践变革问题,也蕴含着丰富的理论研究资源。学生以往的寒假并没有一个具体的计划,这样的寒假生活又与学生放假前、放假后的校园生活呈现一种完全割裂的状态,寒假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因此,以班级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以往学生毫无规划、盲目度过的寒假生活,基于学生立场,重建学生寒假生活,通过家校合作,以实现“放假前、放假时、放假后”教育的延续性,教育的群体性及个性化发展。

结合本人在2017年寒假开展的“过年啦”主题活动的问卷调查和活动意义,汇总如下:

一、问卷调查:

(一)统计人数:全班21人,其中有20个孩子参与了“过年啦”的主题活动,参与率95.2%;有21个孩子完成了问卷调查,参与率100%

(二)统计结果:

1、你对2017的年味的感受是:

 A、很浓12个)  B、一般(9个)   C、几乎没有

2、你认为2017最浓的年味在哪里?

 A、在三口之家1个)  B、在三代同堂(16个)   C、在人潮涌动的公共场所(3个)   D、在自己的内心世界1个)

3、你以何种方式感受到2017的年味?(此题要求按个人喜好依次排序,把最喜欢的序号写在前面)

A、吃(A排在前二位的有8次)   B、拜年(B排在前二位的有10次)   C、拿红包(C排在前二位的有5次)   D、春节旅游(D排在前二位的有6次)   E、体验年俗文化,如贴春联、包饺子等E排在前二位的有13次)  F、其他(  )

4、你认为最不可取的过年方式是:

 A、睡懒觉10个)   B、吃到撑(3个)   C、看人海3个)   D、玩游戏(4个)   E、其他1个)

52017“过年啦”主题活动,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此题为简答题)

孩子们在“过年啦”主题活动中最大的收获是:长大了一岁,喜相聚、收红包,感受了浓郁的过年的氛围,能和家人在一起,和堂弟一起玩,收红包收到手软,感受到没有鞭炮和烟花的春节,环境保护得很好,能感受到在香港大年初一有舞龙表演的庆祝方式,学会了做馄饨,“玩中学、学中乐”扩大了眼界,比以前懂事了,全家团圆,吃火锅、贴窗花,比以前懂事了,与亲朋好友团聚,欢声笑语、热热闹闹合家欢,与家人一起体验过年的乐趣,收红包,三代同堂,能和老人一起自由安排时间举家欢庆,体会到别样的欢乐,长大了一岁,学会了当一个好哥哥,发现贴春联还有这么多讲究,感觉像和老师同学一起过年一样,我们像一个大家庭!

二、活动意义:

(一)由于学生来自各个不同的省市,所以假期能体验最具地方特色的年味文化;加强学生与班级、学校、社区、国家之间的文化沟通,形成有层次、有特色的生活导向。

(二)建立起上学期与下学期生活的联系,推动学校教育节律的整体形成与优化;通过活动,促成家庭、学校、社区的合作,推动社会教育力的提升;汇聚更多的育人资源,有助于打开学生的视野,形成多方合作的育人合力。

(三)实现网络和现实之间的经验转换,推动实践质量与学生自我教育及群体发展的共同提升;促进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建立,充分调动家庭成员的多方资源,努力实现家庭成员的多向互动;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努力,在参与主题活动的过程中实现共同成长。

3、一线班主任参与科研的难度在哪?

正如重庆兼善中学吴小霞老师所思考的那样:

首先,从“不同的科研形式”的角度,教育叙事会从具体策略的精细化入手,但那仅仅是一个经验介绍,不是研究整体,缺乏学术性和科学性。教育叙事会从一个点入手,而研究报告是思维的全面系统、追根溯源似的思考探究。

其次,从“完整的科研路径”的角度,从前测问卷,了解情况——动员策划——再动员策划改进完善——实践和指导——展示与评价——数据收集。重点是把问题说清楚,解决的过程交代清楚。一般情况下,一线班主任会少了整体的构建和最后的数据收集和理性分析,而教育的改进和提升往往就“卡”在这两个步骤,如何把教育做深刻、做透彻,就需要这样一个完整的科研路径。

第三,从“项目的研究结果”的角度,从直接的满意度提升和感性的追求幸福的提升到走向生活世界的教育合作关系的建立,这是一个有计划、有步骤的研究,一线班主任很少从宽度、深度、大视野的教育角度去看待,这就叫境界和视野!

最后,从“文献检索、梳理与综述”的角度,文中有53个参考文献,由此可以看到作者在写研究报告和进行这个研究的时候,需要大量有深度、有厚度的阅读积累,这才是研究中最为重要的内功!

此时,我最大的阅读感受是:科研是一项系统、庞大的工程。只有不断积淀理论素养,结合自己的德育实践,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钻研、学会发现,学会借鉴、学会提炼,才能逐步减少行动误区,提高班主任研究的科学性和学术性,使实践变革和理论研究能同步发展。致“我的2018研修假”,给自己一份在科研中成长的允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