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数汉服体系的变迁,从“秦汉”到“明朝”
汉服,即汉民族的传统服饰。
说起汉服,有人觉得它离我们太过遥远。
“始于黄帝,备于尧舜”。汉服的出现追溯于周朝,后来逐渐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
系数中国朝代史,汉服经历了以下几次大型变迁,今天就给大家娓娓道来!
1.秦汉时期
西汉时期,深衣制开始取代上衣下裳制!
深衣,乃中国古代汉族上衣﹑下裳相连缀的一种服装。
深衣一般是左袵,结缨系带.
袖子的长短,从袖口反折上来正好可达肘处.
父母、祖父母都健在,深衣就镶带花纹的边;父母健在就镶青边。如果是孤子,深衣就镶白边。
直据深衣直裾深衣不绕襟,衣裾在身侧或侧后方。
曲裾深衣,后片衣襟接长,加长后的衣襟形成三角,经过背后再绕至前襟!
在汉族同袍出现的时候,最先流行的就是曲裾袍.
深衣之所以领袖群衣,不独在其制度形式,且上下通服,在时间上,流行最久。
然而,东汉末至魏晋,女子深衣式微,襦裙始兴。
直到这时,曲裾深衣渐渐销声匿迹。
2.魏晋南北朝
后来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大行其道的汉族女服,是襦裙!
襦裙属于上衣下裳制的一种!
襦裙款式繁多,却又每件都有其独特的美。
襦裙的上衣叫做“襦”,长度较短,一般长不过膝。下身则叫“裙”,一般长度及地。
魏晋时期襦裙多为分裁并且有腰襴,侧不开叉的襦;而现在市场上的汉服通常为衫,没有腰欄。
交领直袖襦裙魏晋南北朝是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特别大的时代,服装在动荡时期出现了较自由的发展空间,束缚人们的礼仪被粉碎了。
人们崇尚思想自由,向往大自然的山水之美。之前那些繁缛的服装体制被打破,出现了不同于楚汉袍服的大袖衫。
大袖衫3.唐朝
唐制汉服主要是以襦裙为主,其最大的一个特点是俏丽。
在唐代初期的时候,大部分的女子都穿短襦裙。短襦裙的主要特点是上衣的袖子小而窄,下半身搭配紧身长裙,一般是用丝带来固定裙子。
同时,这时候女子更加注重头饰还有面部妆容,比如说会在头上戴金钗。
齐胸襦裙:齐胸襦裙是对隋唐五代时期特有的一种女子襦裙装的称呼。
而隋唐五代时期裙子的裙腰束得更高,很多都在胸上,一些服装史上多称之为高腰襦裙。
齐腰襦裙:齐腰襦裙为襦裙的一类,属于汉服,不论男女都可以穿。因为裙腰与腰部平齐,故名曰“齐腰襦裙”。齐腰襦裙的上襦可为交领或对襟。
隋唐时开始流行半臂襦裙。这是把短袖上衣穿在长袖外面的一种穿法。与之相配的是一种被称为“仙裙”的长裙,也叫“十二破裙”。
圆领袍:圆领袍历史悠久,在商朝就已经有记载,但是它最受欢迎的时候是在隋唐时期。
圆领袍样式方便,穿着舒适,带有浓厚的异域色彩,男女皆可穿。袖口细窄,上身显得干练利落,英姿飒爽。
4.宋朝
宋代汉服在汉服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因为宋代常年都处于内乱和外敌入侵的状态,再加上当时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所以,这一时期的汉服也更为简洁一些。
宋朝的襦裙样式和唐朝大体相同,除了披帛之外。宋朝还流行一种叫褙子的外衣。
褙子一般作为罩衣,通常是对襟直领,领缘连续一直到底部,长短皆可,两侧开衩且开衩处也有缘边。
褙子一般外穿,素雅清淡,纹样简约。里面搭配宋抹和百迭裙,含蓄内敛又不失奢华。
褙子5.明朝
明制汉服是指明朝时的衣饰,专指这段时期的汉服,即明朝服饰。
当时明太祖根据汉族的传统,“上承周汉,下取唐宋”,重新制定了服饰制度。
明制汉服主要形制是上袄下裙,袄是指有衬里的上衣。长袖通裁,两侧开衩。
和襦裙不同,袄裙通常外穿在下裙上!袖子多为琵琶袖,领型有交领,立领,方领等。
袄裙袄裙下面一般搭配褶裙,百迭裙。但最常见的还是马面裙!
马面裙是什么?
马面裙又叫做“侧褶裙”。裙子的两侧打褶,中间是“光面”,这一段“光面”就叫做“马面”。
马面裙一共有四个裙门,平铺下来可以看到三个。由于穿在身上两两重叠,所以穿着起来只能看到前后两个!
马面裙平行褶的马面裙,整体身形为“H”型,视觉上比较轻盈。梯形褶的马面裙,呈现出“A”字裙的意思,下方是膨胀开来的。
比甲和披风也是明制汉服里面经常出现的款式,一般作为外搭穿在袄裙上面!
结语:
汉服传承几千年,它本身已不是一种服饰,而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
作为一种服饰体系,汉服有它独特的文化底蕴。
直到2004年左右兴起的“汉服复兴运动”开始,汉服才逐渐进入人们的眼中。而这几年,汉服开始逐渐呈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我们又应该如何看待汉服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