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子雯|学院持钻福利社点赞专用专题陪伴营·中国文学史

“一代词宗”李清照

2023-07-30  本文已影响0人  是阿若啊

1987年,国际天文学会命名了水星上面的15座环形山,用15个世界名人的名字来命名它们,李清照就是其中一座环形山的名字。

李清照,作为一个封建女性,经历了国破家亡、财散、再嫁、牢狱等诸多苦难。但是她留存的七十多篇作品,和众多光彩熠熠的文人巨星一起,为后人赞颂。并且,被后世誉为婉约词派的“一代词宗”。

一、生平

李清照出生在济南的士大夫家庭。父亲李格非是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她的母亲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在宋史上都有提及——“妻王氏,拱辰孙女,亦善文。“能够在史书中提及“善文”,就不仅仅是一般会写,应该是精通文章。所以有善于词章的父亲,和善文的母亲,在这样一个诗书世家里长大,父母的言传身教、文化教育,对李清照有非常大的影响。

二、少女时代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词网络有资料显示,大致是宋哲宗时期,她十六岁时,来到汴京不久写的处女作。虽然这首词是回忆少女时候的词,但能从词中看到她少女时候的活泼、乐趣。

“常记溪亭日暮”,我经常想起来那一天的傍晚。是个什么样的傍晚,让诗人经常想起呢?那个傍晚,十几岁的少女在一起玩,“沉醉不知归路”。她们一起喝酒、划着船,可能还采摘新鲜、甜嫩的莲蓬。玩得非常的尽兴,“兴尽晚回舟”,一不小心,把船划到了藕花深处。可以想象这样的美景,夕阳晚照,从近往远看“接天莲叶无穷碧”,身侧的粉色、白色荷花,在落日的映照下,如古诗描绘的一般“别样红”。一群少女,开怀大笑,饮酒高歌。在高高低低的荷叶掩映下,能看到缤纷的剪影。更有意思的是,“争渡,争渡”,一群人开始比赛了。看谁的小船划得更快,桨声、欢呼声,惊起了“一滩鸥鹭”。

看少女时候的她,顺风顺水,事事如意。身出名门,清丽脱俗,才气纵横。而且家风开明。那个时候的政治环境也很清明。所以少女时代的她,无忧无虑,尽情欢乐。

所以当我们在后来读到李清照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时,会不会也回忆起少女时代的无忧无虑来?那个时候的快乐,弥足珍贵。

二、锦绣良缘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李清照和赵明诚的婚姻,可以说是才子佳人,门当户对。赵明诚的父亲是吏部侍郎,从三品。赵明诚本人是太学里面的太学生。他有着非常高雅的品味和情趣,喜欢收集金石和书画。虽然李清照和赵明诚俩人的父亲,分别属于不同的政治阵营,但是不妨碍两位年轻人互相欣赏,彼此爱慕。

就如这首小令里写的“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本来少女脱下鞋子,只穿着袜子在家里玩秋千,结果客人来了,吓得来不及穿鞋子,飞奔逃走。但是这里用的是“和羞走”,为什么羞呢?有可能是她想见的人,只是这个时间不合时宜。鞋子都没有穿好,钗都跑掉了,一点也不好看。这样的形象,可不是要害羞跑走吗?但是跑走以后呢?又舍不得不见自己喜欢的人。于是又停下来,倚在门边。光明正大地看,又不好意思。那就找个理由吧。这株青梅可太好了,女孩假装在闻青梅,实际上,眼神滴溜溜地转到来人身上了。这少女俏皮的心思,应该是李清照和赵明诚真实的反应了。

俩人有感情基础,有共同话题,双方家庭门当户对。虽然政见相反,但是恰好遇到了宋徽宗继位,采取折中的政策。两家矛盾没有那么大,所以两人欢欢喜喜成婚了。

两人的婚姻生活也非常有意思,一起收藏金石和字画。虽然两人家庭不错,但是本人确没有太多银钱来收藏。所以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里记载,夫妻俩冬天典当夏天的衣服,夏天典当冬天的衣服。拿着典当来的几百文钱,欢欢喜喜地逛大相国寺的文物市场。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新娘子买来一枝鲜花,问新郎,是花好看,还是人好看。这么甜腻的狗粮,就能知道李清照和赵明诚两情相悦的幸福生活。

三、脉脉相思

随着宋徽宗开始变法,赵挺之和李格非的矛盾加深了。蔡京担任宰相后,赵挺之去世,蔡京抄了赵挺之的家,把赵明诚一家人从汴京赶出来,回到青州老家。当年,李清照父亲李格非落难时,赵挺之没有相救。但是赵明诚依旧收集苏轼等人的字画,作为给予李清照的精神支柱。现在,赵明诚的父亲去世,李清照谅解了公公,关爱着身处困难的赵明诚。虽然在老家青州的日子清贫,但是两人相互扶持,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

在这青州十年里,蔡京下台以后,赵明诚重返仕途,夫妻二人分开两地。也是从这时候,李清照的词有了浓郁的相思之意。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清秋时节与爱人别后,李清照独自登上兰舟以排遣愁怀。两地相思之情如同花飘零、水流东那样出之自然。此情无法消除,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让整首词笼罩一层淡淡的哀愁。

这个时候的李清照已经没有了少女时候的青春明媚,更多的是对自己的丈夫无限的相思,和分局两地,多愁善感。

她们夫妻二人两地分居,等李清照终于离开青州,到已经是知州的赵明诚身边去时,才发现,赵明诚身边已经有了几位年轻美妾。而他俩成婚多年,没有子嗣。这一点在封建社会是非常大的问题。但是当他们的感情出现问题的时候,更大的问题出现了。公元1127年,金国攻占汴京。

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写道,她回到青州料理收藏的这些金石文物。等到第二年开春的时候,把东西用船送到江宁。

然而计划不如变化。青州发生兵变,所有的收藏全部化为乌有。李清照怀抱着《赵氏神妙贴》从青州家里逃离出来,来到了江宁。

经历了国难、家变,两人的感情也不复从前。而一场兵变,赵明诚弃城和另两位官员苟且偷生,让他们的婚姻走到尽头。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虽然李清照原谅了赵明诚,并和他一起到湖州赴任,但是过不了多久,赵明诚重病不起去世。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箫箫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当年二人伉俪情深,文唱和,互为知音,如今丈夫已经离世,有谁能和她一同凭栏观赏盛开的梅花呢?沉思前事,不禁泪下如雨,肝肠寸断。萧史弄玉双双仙去的美丽传说,既暗示了她曾有过的夫唱妇随的幸福生活,又以“人去楼空”,倾诉了昔日欢乐已成梦幻的刻骨哀思。

李清照在成熟国破家亡、丈夫去世的痛苦时,不得不加入到逃亡的人流中。她在杭州遇到了第二任丈夫张汝州。

四、物是人非

和张汝州结婚以后,才发现这个人是骗子。不仅学时没法和赵明诚相比,而且品德败坏。他和李清照结婚,事实上是为了那些珍贵的文物。但是李清照收集的文物已经在战乱中流失。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李清照宁愿入狱也要和张汝州离婚。

李清照以“妄增举数官”的罪名把李汝州告上庭。当时宋朝律例,如果着罪属实,妻子可以离婚并且拿回自己的财产,但是自己也要坐两年牢。所以李清照宁可自己坐牢也要结束这段婚姻。庆幸地是,李清照还有很多朋友,把她从牢里救了出来。

五、夕阳晚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个时候的李清照已经年近五十。在经历了生活的波折以后,李清照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没有风,没有花香,孤独的李清照一个人坐在屋子里。天色已晚,李清照也没有梳妆打扮,因为已经没有可以悦己的人。想说点什么,但是刚开口,眼泪却止不住地流淌下来。想着和朋友一起出门散散心总是好的。但是这心里的哀愁啊,小小的舴艋舟都载不动。

都说往事已矣,李白说“轻舟已过”,李清照这里却是无法忘怀。年轻时过得有多恣意鲜活,年老时就有多孤单;和赵明诚的爱有多热烈,新婚时有多甜蜜,平淡时有多愉悦,现在失去就有多不舍。越是寂寞,就越是思念赵明诚,越是晚年凄凉,就越是想回忆往昔的快乐生活。

但是李清照不仅仅多愁善感,她还关心家国。如果说还有什么事情能打动她,那么除了她和赵明诚都喜欢的收藏金石字画以外,还有国家的现状。因此在晚年时候,关心政治的她还写了一些反应时政的诗。

六、综述

李清照有细腻的感情,她写真实的相思,真实的忧愁,不同于只会以泪洗面的弱女子形象。她写的女子有自己的独特小心思,会有独特的炽热的情感。

李清照有独特的思维方式。她会抓住刹那间的感受,“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她有开阔的、艺术的眼光,”梧桐更兼细雨“,”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欲语泪先流“。

以上这些融合起来,形成了李清照在婉约词派上的“一代词宗”。

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李清照在临安去世,享年七十二岁。


本文参考《百家讲坛·李清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