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追光者到成为光,席勒俨然是史上最成功的“追星族”
一八二六年
德国魏玛市的教堂地下室里挖出了二十三具头骨,狼藉的白骨堆中,有一颗头骨是大文豪歌德 “生命里的一半”。歌德来到这里的目的只有一个——找回席勒。
席勒是谁?文学史上追星最成功的迷弟之一。他被称作是人类历史上除莎士比亚之外,最伟大的剧作家。
其实歌德和席勒不论是阶级地位,财富,处世之道都是相差甚远的。歌德生于特权家族,父亲是皇家参议员,母亲是法兰克福市议会会长的女儿。在二十五岁时他便写出了轰动欧洲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不仅如此,歌德还担任过魏玛共和国的要职,可谓声名显赫,才华横溢。
歌德而席勒则于1859年出生于德国符腾堡的小城马尔赫尔的贫穷市民家庭,比歌德正好小了10岁。他的父亲是军医,母亲只是面包师的女儿。可席勒对歌德的崇敬之心确是克服了这所有横亘在他们之间的差距。
席勒作为歌德的“脑残粉”,席勒的成功之处在于他成功地“挤掉”包括贝多芬、黑格尔、恩格斯、谢林等人在内的“歌德粉丝团”里所有人,成为了歌德生命中最重要的存在。
简单概括“追星族”席勒与自己偶像的一生“痴缠”:
少年时期便对偶像“一见倾心”。
之后开启一场长达二十年的吸引偶像注意力“大作战”。
经过不懈努力,成功让偶像记住了自己,并且偶像说出了这样的话:席勒的吸引力是巨大的,他把靠近他的一切人都把握得紧紧的。
生前与偶像谈笑风生,死后令偶像余生铭记。偶像辞世前的遗愿是死后将自己安葬在他身旁。席勒大概是所有追星族里最成功的那个了。
很多时候,现实生活远比小说里的浪漫主义来得更加浪漫。
生于贵族家庭的歌德,二十五岁时写出了一部轰动欧洲的中篇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这部作品让戎马一生的拿破仑也随身携带,阅读七次之多。而彼时的席勒还只是一个十五岁的毛头小子。此后席勒就一直梦想着能够结识到歌德。席勒在耶拿大学任教的日子里,歌德回到魏玛城,席勒想尽一切办法试图引起歌德的注意,甚至公开批评歌德的著名剧作《哀格蒙特》,可他等来的是冷漠和漠然,尽在咫尺的歌德彬彬有礼的回避着他。
一七九三年,席勒主持出版文艺杂志《季节女神》,多次向歌德约稿,但通通都被拒绝。这些都是情理之中的事,因为这时候的歌德已然是大师级的人物,而席勒却只是众多歌德崇拜者中的一个后辈。但这些拒绝都不曾击退过席勒的热情。
一七九四年八月二十三日,他给歌德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在这封信中席勒对歌德表现出同时代人难以企及的深刻理解,终于击中了歌德心底的一片柔软,方才让歌德有知己相逢恨晚的感觉。歌德从那封信中感受到了自己可能不曾发觉的理性的缺失。
在当时社会等级无比森严的环境下,平民出生的席勒与自己喜欢的作家之间隔着难以逾越的鸿沟,这道身份鸿沟不亚于他十年后所作的《阴谋与爱情》里那样。
但席勒克服了这些鸿沟障碍。一段旷世友谊的诞生,必然要从一方锲而不舍的追求开始。席勒是先迈开腿的那一方。就像是一首我很喜欢的歌里唱的那样“我可以跟在你身后,像影子追着光梦游”。一直追着光奔跑的人,直到他自己有一天也变成了光,才能不必仰望面前的这束光,而是能以一种更耀眼的方式去靠近。席勒从前是追着歌德这束光奔跑的追光者,他之所以能够在众多追光者中脱颖而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也成了能够照到歌德眼里的一束光。
年轻的席勒想方设法地吸引歌德的注意。他有崇高的抱负,而歌德就是他选中的命里与自己最相互补的人。
德国文学的黄金时代里,文坛“双子星”终于得以相互吸引。至此以后,一直到席勒逝世的那一天,两人保持着长达十年的友谊,两个人来来往往写了上千封信。
“您给予我第二次青春,当我差不多已经完全停止创作的时候,您又使我成为诗人。”歌德曾以感激的口吻对席勒说。
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传遍世界的时候,引起了许多争执和分歧,歌德执拗地说“古典”与“浪漫”这两个概念是源于席勒和他两个人的。
只有无情的岁月可以将他们分离
是的,席勒先离世了。席勒去世的那年,歌德也身染重病,卧病在床。他隐约感觉到身边的人有什么事情瞒着他。
歌德没有参加席勒的葬礼,他忍受不了死亡。三周后,他写信给一位朋友,他说:“我原本以为,失去的是我自己,但现在我失去的是一位朋友,在他那里有我半辈子人生。”
二十年后,再度相见,可是再相逢,已成隔世。
当初与自己共度良宵,喝酒,烧烤,夜里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太阳系的那个挚友,已然褪去皮肉,遗失了音容笑貌,成了一具白骨,他再也找不回那道能与之对望的眼神了。
歌德走近掩藏白骨的地下室,他想起二十年前的那些深夜长谈,他们常常如此对望。年近七十岁的歌德凭着那些埋藏在心底的记忆,在几十具骷髅中辨认出席勒的骨骸。
这一次,歌德捧着他说:回家吧,伟大的朋友,就像那年在我家寄住。
他小心地将朋友的骨头放在一个精美的玻璃盒子里,下面垫着一个蓝色枕头,他凝视着他,那是他曾经最好的朋友。
我要与你长长久久地在一起了
一八二九年,已经八十岁高龄的歌德亲自挑选设计墓地,为席勒主持验尸重葬仪式。三年后,歌德去世,按照他的遗愿,被安葬在席勒旁边。从此一对好友生死相依的真挚友情,化为千古流传的永恒。
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后,席勒的棺柩中又多出一颗颅骨,可能是当初转移席勒的棺柩时,工作人员手忙脚乱造成的差错。
事实上,经过后世解剖学家的研究,歌德去世以后葬在他身旁的那颗头颅,并非是席勒的。而席勒的骨头究竟去了哪里,德国人至今也没有找到。世上再无歌德,哪里会有人能再找到席勒,带他回家。
我们将永远无从得知那些夜里,老去的歌德透过那对空洞的眼睛,究竟看见了过去的什么。
但是我们知道的是,这世上倘若没有席勒,歌德也许无法保有少年维特式的青春激情。而世上倘若没有歌德,席勒也许已在困窘的生活面前被湮没,这份伟大的友情让他们得以彼此成全。
歌德是个天才的感性诗人,席勒则是善于推理的思想家,他们一个激情 ,一个冷静,一个倾向于浪漫主义,一个侧重于现实主义,他们看似不相匹配,却无比巧妙的融合到同一首歌中。歌德与席勒的瑰丽梦想,可以说是照亮了欧洲文学史上的半边天空。
而现在只有魏玛城中歌德和席勒的双人雕像纪念碑,在记录着属于这两个伟大的文学创作者的旷世友情。
魏玛城中歌德席勒双人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