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鱼类锚头鳋病多发,锚头鳋病的发病症状和防治措施了解一下

2018-07-23  本文已影响0人  虫见愁高药师

在水产养殖中,鱼类发生锚头鳋病是尤为突出的现象。锚头鳋病对淡水鱼类各龄鱼都有危害,全国都有此病流行,尤其对鱼种危害最大。当有4-5条锚头鳋虫寄生时就可引起鱼种死亡,对2龄以上的鱼一般不会引起死亡(鳗鱼口腔寄生除外),但影响鱼的生长、繁殖和商品价值,且易引起鱼继发细菌感染。

一、锚头鳋是什么?

锚头鳋也被叫做“锚头虫”,是节肢动物甲壳类的一种。只有雌虫的成虫才永久寄生在鱼体上,寄生阶段体长约1厘米。虫体成熟期后端带有1对绿色卵囊。头部分有叉状两角,似船锚,因此而被称为“锚头鳋”。

在养殖中危害较大的主要有多态锚头鳋(寄生鲢鳙体表及口腔),鲤锚头鳋(鲤鲫鲢鳙青鱼体表,鳍及眼上)和草鱼锚头鳋(草鱼体表)。

二、锚头鳋的流行季节与温度:

锚头鳋繁殖水温在12~33度,在淡水鱼中一年四季均有,每年4-10月流行,尤其以秋季最为严重。锚头鳋通过接触传播。

三、锚头鳋病的发病症状:

锚头鳋以头、胸部插入寄主的肌肉与鳞片下吸取营养,而胸、腹部则裸露于鱼体之外,在寄生部位肉眼可见针状的虫体。鱼被钻入的部位鳞片破裂,周围的皮肤肌肉组织发炎红肿,往往有水霉菌侵入丛生。锚头鳋寄生在鱼的口腔时,会引起鱼的口腔不能关闭,因此而不能摄食。

发病的鱼通常出现烦躁不安、食欲减退、行动迟缓、身体瘦弱等病态。1条6~9厘米长的鱼种,如有3~5条锚头鳋寄生,就能引起死亡。

如果有大量锚头鳋寄生,当虫体老化时,虫体上布满藻类和水霉菌等附生物,鱼体上好像披着蓑衣,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蓑衣虫病”。

四、锚头鳋病的防治

遇到锚头鳋,我们在养殖中一般习惯使用阿维菌素、伊维菌素、氯氰菊酯、辛硫磷、敌百虫等杀虫药。但是因为频繁、大剂量使用杀虫药,寄生虫已经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性,现在很多传统药物已经解决不了问题,连续2次甚至3次,杀灭寄生虫之后管不了半个月又反弹。这样不仅成本高、频繁撒药工作量大,还严重耽误生产和破坏水质,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改变传统观念、走出固定的杀虫思维,寄生虫是杀不绝的,使用植物成分的产品以驱虫代替杀虫是更明智的选择。比如天然具有驱虫抗虫作用的桉树精油,定期使用可以有效去除鱼类体内外的锚头鳋、车轮虫、指环虫等寄生虫病,且植物成分无毒、无害、不伤鱼、不污染水质、无药物残留。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