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20180201-【精进】由《九型人格》培训想到课程开发
O
昨天有幸听了一堂于红梅老师的《九型人格》培训课,先不说培训内容给我带来的收获,我将会在工作和生活中运用工具对照实际学习和体验。而是想说一说培训老师的课堂呈现,给我带来的几点思考,我想会对我们课程开发和授课能力的精进有帮助。
R
之前我买过一本《九型人格》的书,厚厚的一本工具书,详细介绍了九型人格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九种性格类型的特征、优势与劣势、人际关系的处理等等,说实话,看不进去。但是于老师却讲得让人感觉很轻松,生动而有趣。
I
主要有以下三点启发:
1.课题选择从自己经历中擅长的、感兴趣的开始。于老师做过很多年的销售、职业经理人等,可以说阅人无数,通过带团队、干业绩的经历,她认为无论工作事业还是人生家庭,都是在与人打交道,都是在干“人事”。有什么工具能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别人,让我们更有效地与人沟通和相处呢?于是她选择了学习研究“九型人格”,运用这个工具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人际危机、向上沟通领导、向下发现人才任人唯贤、增加家人亲密关系。现在又作为推广者分享给更多的人,成为一名资深的、成功的培训师。于老师的心路历程告诉我们,内训师的课题选择就可以从自己的经历中,挖掘自己最擅长的,因为这样的选题你才能更有发言权;然后也必须是你最感兴趣的,因为这样你才会投入积极主动进行更深入地学习和研究,既而成为这一方面的专家和权威。
2.案例、案例、案例,做一个真正用心的培训师。于老师之所以能把一套工具讲得这么轻松、生动而有趣,就是因为她运用了身边的、大量的案例,理论联系实际、案例验证概念。这功夫在课堂以外,除了平时要有意识地收集案例,还要动脑筋怎么合理运用到课程里,并且把案例用活,能够现场活学活用,给学员带来更多的思考和收获。
3.课程设计搭好骨架、内容填充可长可短机动灵活。给我印象很深的还有一点,就是于老师对授课时间的把握相当准确。本来是一个两天的课程,应组办方要求压缩成了一天,但是从于老师的课程结构和内容上看,一点没有“缩水”的走马观花之感,而是逻辑清晰、详略得当,显示了教练级培训专家的职业操守和水平。同时每个课间休息、小结、总结反馈的时间节点,也都把握得很到位。这些与培训师经验的积累有很大关系,但我想更重要的还在于敬业精神,内训师要根据需求提前做好不同版本的课件,而不能凭着自己经验丰富就在课上临时调整。我们就见过一些大咖,很明显在课堂上临时拼凑,要么重点不突出这里讲一点那里讲一点,讲得自己都收不住,要么课时不足用段子凑,看起来学识渊博经验丰富,其实就是不敬业。
D
继续尽我所能帮助指导有意愿的小伙伴,找到合适的课题。
【自我修炼1】贴墙练站姿10分钟,第20天。
【自我修炼2】收集经典笑话。(无)
【自我修炼3】听10分钟朗诵,第13天。
【自我修炼4】固定25分钟读书时间,第1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