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征文」有只猫一直盯着你我
好奇心驱动之下揭开了盖子,开关触动,猫就会中毒而死;不揭开盖子,猫是死是活全在你的猜测中。——薛定谔的猫。
文科出生,了解物理学,而且还是量子物理学的知识,总觉得太晦涩,太抽象。不过薛定谔的猫——这个从宏观来解释微观的理想派实验,就像庄生迷蝴蝶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
这个实验假设这样的理想情况:一只猫关在装有少量镭和氰化物的密闭空间里,若镭衰变,触发机关打碎装有氰化物的瓶,猫就会死;若镭不衰变,猫就存活。根据量子力学理论,镭的衰变存在几率,放射性的镭处于衰变和没有衰变两种状态的叠加,猫就理应处于死和活的叠加状态,即是说薛定谔的这个理想猫和中国古代的道家庄子说的“方生方死”成功握手了。
这只猫,半死不活,既死又活。在这个实验的解释中,有一个有趣的解释就是,本来就有两只猫,一个死,一个活。据说爱因斯坦的那句著名的“上帝不会掷骰子”也与此有关。
这只猫在量子物理上的解释不想赘述,一则转述不准确,二则物理学上的这只猫,并没有盯着你我。盯着我们的是死亡。许多保险推销员都会说“意外和明天谁先来……”这里套用一句:死亡和明天谁先来……虽有夸张之意,但是细细想来,我们都是那个密闭空间里的猫。
是的,我们活着,也许我们明天就不在了;有人死了,可是他们就真的不存在了吗?也许不是,死去的亲人、故人,也许正以量子态存在在这个深邃的宇宙中。在遥远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里,与我们对望,默默地关注我们,而我们也在踽踽独行时,仰望星空时,淡淡地想起,淡淡地思念。
对于死亡,我们总是很难纯粹地客观,也很难纯粹地主观。客观上,我们都说人死如灯灭,人生化成灰。而主观上我们还是相信有个极乐,有个天国,甚至有个地狱。人是复杂的,但死亡是简单的,也许死亡并不可怕,因为那些死去的人们,再也没有活来。再还有宗教的神秘化解释死亡,让人们思索很多关于死亡的话题。
主观世界里,宗教的教义和鬼神体系让我等凡夫俗子执幻为真,在尘世活得战战兢兢。“举头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对于死亡的恐惧由此而来。
尘世的人们有过、有错、有罪,无一幸免。于是,对种种境界生迷生幻,逢事遇人总是回靠到宗教的层面,因果报应,轮回无常,诸如此类。
无意去说宗教不好,只是说,宗教的力量很强大,至少在人们理解死亡的课题上,提供了不一样的可能,也因为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让宗教的教义深入人心,文化传承。有了宗教教义限制的人生,源于对死亡的恐惧,但因为信仰,反而回归到对死亡的接纳。于此意义说,宗教在认知死亡的课题上功不可没,对于我们更好的生活,更好的理解生活,也是大有裨益。
我们中国,自从五四运动以来,大打“科学、技术”之旗号,而打倒所谓“封建、迷信”之思想。如今庙堂高喊“马克思主义”,江湖流行“money主义”。缺少的就是真信仰,或者通俗说就是“不怕死”,这个不怕死隐藏着很多。不怕自己死,不怕祖宗羞,不怕后辈难;不怕佛祖,不怕基督,不怕真主;不怕缺德,不怕报应。因为科学告诉我们,鬼神是没有的,死亡是客观的,灵魂是没有的,人是动物的。大家追逐的是短期的、当下的、现世的既得最大利益。
有时候,顺着这个思路往下想,就觉得现在的社会,缺少信仰也许还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我们太过迷信科学。我们只相信我们看到的东西,听到的东西。遗憾地是眼睛和耳朵时常欺骗我们。人耳好使,曰聪;眼好使,曰明。以此连接成“聪明”,引申说人感官灵敏,这个时代,科技的进步,延伸的很多的感官能力,千里眼,顺风耳等等都已成为现实。我们沉迷其中,却忘了开发智慧。感官功能的延伸,让我们的智慧蒙蔽了,使我们看不到本性真如。这是最大的遗憾,也是这个时代的弊病。
那什么是我所谓的智慧呢?这样我们才写到了征文的主题。哪些架空的东西似乎不合时宜。那么就让我们淡下心来,慢慢的和这只猫好好对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