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企业财务报表把脉
原创:罗红英
会计人员生产的财务报表,是非常重要的产品,对外报送之前,这个产品是否正品,次品,废品,谁来把关呢?
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有财务经理,财务总监把控。那我们小企业会计生产的产品,怎么办呢?包括企业主就几个员工或者员工有十几二十人,但业务量不多,不需要财务部放几个人。有些企业就一个出纳兼办公室文员,然后财务外包给代账会计或请兼职会计。
在大数据治税时期,财务报表是税务机关获取企业数据的重要方式,通过报表项目的结构分析、趋势分析等,可以判断是否“合理”,帮助企业找出潜在的涉税风险,就需要专业级的财务人士来把脉。
这里说说怎么给企业把脉。先回忆,我们到医院去看中医,医生怎么把脉的呢?
记得我去中医院,当时不用说话,只需要静静的,耐心的看着医生的手搭在我的手上把脉,能听到心跳的声音,左右手把过脉,医生拿起笔开始写处方。我问医生,我得了什么病,这几天不舒服。医院慢慢的蹦出:吃了生冷,伤了脾胃,回去吃五付就可以了。传来声音,下一位。
在我们给企业把脉时,也只需要我们用心去观察,企业那个部位出了毛病。记得2010年的6月份,“喂:罗老师吗?我是家俱厂的龙总,昨天朋友介绍我联系你,我想请你到我们公司来帮我看看,我会计的账,那里出了问题,税务又找我了”我告诉他,我近期也比较忙,不急的话等下个月,他说比较急,我让报表先发给我,他用QQ发给我,到了晚上,我联系他,指出三点:
第一,你近半年来维持厂里生存的是借来的钱
第二,你买进来的木材100元,经过生产工人加工以及厂房水电等费用后,你卖了90元。每做一批柜子,你就亏10%,还不管办公室人员的费用。
第三,你投进公司的钱,今年被拿回去了吗?
其他事项有待银行流水及采购生产相关单据,根据仓库实物核查后才能查明原因。
我为什么能看出这三条,相信大家明白了,财务报送出去数据出了问题,成本大于收入,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大,其他应付款太多,一眼能看出的股东出资额也没了。
这就是把脉的初步结果,也就是对财务报表的初步分析。层层分析,找出股东投入的钱和借来的钱用到那里去了,为什么买回来的东西,加工后还低价卖出去,扳着指头想想,有这样做买卖的吗?我们见过有把钱往市场上扔,不要别人谢的吗?
分析财务报表,其实就是分析企业维持生计需要备多少粮,如果断粮了,谁来供货,这就用到我们的存货采购的保险储备,订货点,年订货次数,订货的相关成本。
接上来看,维持生计不成问题,有些订单不敢做,一是没有多余的钱,二是收入减成本还亏了。这就要用到盈亏平衡的分析,成本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只要超出维持生计的单子,只需要分析变动部分的成本,边际贡献为正,就可以接单。
分析报表就是看报表,看它长得怎么样,高矮胖瘦之间相互调整,接下来,我们来看平常我们财务人员怎么做的呢,我们比较熟悉的就是财务比率和相关指标的计算,如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权益回报率等财务比率,以及共同比报表、有关的增长率和完成百分比等。
但是,对于如何科学地运用这些比率和指标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与风险则做得还很不够。目前还没有一套标准的财务比率和指标,怎样的财务比率和指标是好?怎样的财务比率和指标是差?谁也说不清。
我们的教科书说流动比率等于2算是正常,但美国60 年代的一项实证研究表明:正常而持续经营的企业的平均流动比率超过 3,而破产企业的流动比率则平均在2—2.5之间。很明显,财务比率没有标准,只有将它们与产业特征、企业战略,甚至商业周期等联系起来才会有意义。因此,财务分析不仅仅是财务会计数据的分析。在财务分析中,最重要的工作应当是将某一企业的财务数据放在产业经济、证券等资本市场大环境中进行多方对比,深入分析,将财务数据与企业的战略联系起来考察现有的优势和劣势,并科学地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风险。
如果用这些专业的数据讲给企业主听,估计会认为我们财务人员没有说人话。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一直都在说行话,还真很少说外行能听得懂的话,基于这些,我才要做财务方面的知识培训,在财税的道路上,会计需要练好基本功,为企业降本增效,降低税务风险把好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