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感,记录旅行中的感悟

关于西藏天葬的谬论与正见

2020-09-27  本文已影响0人  奔跑的刺猬先生

刺猬先生2020.9.27版权所有

我们于2020年9月25日参观了西藏那曲市茶曲乡达木(姆)寺的骷髅墙天葬院,并在天葬院下的停车场过了两夜,期间我们经常讨论天葬的事情,毕竟以前只是听说,现在是亲见,感受自不相同。

以下是天葬院外景图片:

以下是天葬院内景,胆小者请不要向下滑动,并立刻返回退出!

天葬台 骷髅墙 逝者的头发 有洞的骷髅

按天葬院喇嘛的介绍,这个天葬院是藏区少有的在天葬后保留头骨的天葬院,他们把头骨保留下来统一摆放在一起,让人觉得不管生前多么的不同,死后都是一样的,没有区别。

藏传佛教的很多老师也会带信众去参观天葬,籍此契机,教导信众们要看淡生死,放下执着。

刺猬先生觉得,这种说法实在是太荒谬了。

我们不能因为人死后都成为白骨而认为不同的人生没有区别,虽然我们最终可以说都是殊途同归,但生命本身的价值不能用最后的结局来评判,生命的每一个过程都属于生命的一部分。并且,恰恰是因为生命终有完结之时,才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当下,而不是看淡生死。就像你知道你的假期终会结束,那就看淡(虚度)这个假期一样可笑。去年刺猬先生在游玩绍兴兰亭时,领悟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正是对当时魏晋时期“佛老”的虚无主义的批判,兰亭集序中的“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可以说是文中点题之句。

藏传佛教和佛教里的六道轮回转世之说,本没有依据,本非佛陀所说,是古印度统治者为了哄骗百姓编造的谎言。有了六道轮回转世之说,宗教骗子们就可以说服信众放下今世的利益,而相信来世的许诺。而参观天葬确实可以让信众在被惊吓之后,丧失理智而被说服(摄受)。

我们注意到,在有些头骨上,会有一个洞,喇嘛告诉我,那是用来制作念珠的。我在网上查到,这种用人头骨做的念珠叫做“嘎巴拉”,据我的一个朋友告诉我,其市场价格几万元起跳。当然,喇嘛们会说服死者的家属,做成念珠让“活佛”念经能超度亡者,或卖给有缘人,让有缘人完成修行也有殊胜功德。然而这些都无法证明。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是一种利用逝者身体谋取利益的行为。欺骗只是其中一个环节。

在加工的骷髅

正见

如何看待天葬这种丧葬形式呢?刺猬先生觉得:这种形式是一种非常绿色环保的丧葬形式,人死之后,将肉体回馈给自然界的其它生物,要远比烧掉增加碳排放要好。也远比死后还要占一个地方要好,人本是生物食物链中的一环,让这一链条成为闭环,正表现出人对自然的感谢。也符合我们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意愿(两型社会)。除了对这种丧葬形式的肯定,我们还应该更加珍视生命,因为生命终有一天终结。

另外,西藏除了天葬之外,还有塔葬,塔葬是藏族中最为高贵、最高待遇与最高规格的一种葬式,又称灵塔葬。当“高僧”、“活佛”圆寂后,把遗体内脏经口或肛门取出,再以香料处理,然后根据地位供奉于金、银、铜、木或泥制的灵塔内。按照佛教众生平等的观点,根据社会地位不同采取不同的丧葬形式,正是对佛法教义的违背!也使喇嘛们所说的死后人人平等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境地。所以,如果要实行天葬,那么按照众生平等的教理,所有人都应一视同仁。而通过统治者塔藏,平民天葬这种区分,巩固统治者的精神存在,弱化平民的家族观念,让其日常每天煨桑、绕塔、跪拜,或许是西藏政教合一制度的稳定基础。而不是为了要实现刺猬先生所说的两型社会愿景。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