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了说说读书

2024-02-24  本文已影响0人  我在你来点燃我温暖你

齐帆齐微课

元宵过了,年就过了,正月十六正式开学了。

过了一个春节,重新走进校园的学子,会是什么心情?惶惑?苦恼?兴奋?愉悦?斗志昂扬?满怀憧憬?

过来人了,总觉得有书读是件很幸福的事呢。以普通人的眼光看些事情,说些世俗的话。

在农村,40后、50后甚至60后的爷爷奶奶辈,上过学的人不多,识得几个字的那就算是知识分子,显而易见,没读多少书的老人,使用智能手机及智能设备颇为吃力。

在农村,70后80后读书有出息的,他们考上了师范或者考上了大学,就是跳出了家门,有固定的工作,有个铁饭碗,相比那些打工的强多了。

事实上也是,笔者是七十年代人,可以说在我们同龄当中,考上大学的都是凤毛麟角,我就特殊羡慕那几位同学上大学后都拥了一份工作,小日子过得很稳定。

读书没读出头的,就去打工,如果没有技术,到了一定的年龄,三十多岁四十岁,连工作都找不到。

有铁饭碗的,还可以继续上班,然后拿退休工资,过着安安稳稳的日子。

做些小生意的,钱赚得不多,经济不景气的时代,遇到上家经营不善导致的恶性循环,有时连老本都收不回来,那就亏大了,连房贷车贷也还不起。

回农村过年,发现村里的单身汉越来越多了,好多个娶不上媳妇,虽然有房子,甚至县城也买了房,但给不起彩礼,也或许女方看不到乐观前景吧。

现实很现实,除非是很富裕的人家,就早早地娶到媳妇。而那些读书跳出农门有稳定工作的人,媒人都热衷于帮做媒。

不要说我世俗,这是以最平常人的 眼光看最平常的事情,读书跟不读书的人生活,真的区别很大。

从前是五年义务教育制,现如今是九年义务教育制,考上高中的学子,几乎都是可以去读大学或者大专的,初中没考上高中的就去读职高,如今的人越来越有知识有文化。

时代的发展,让新一代的人更有知识有文化,见识多了,生活也丰富许多,然而竞争也更激烈,但拼的还是知识文化和为人处世的技术。

董宇辉说过这么一段话:“我沾了阅读的光,修了心也修了容颜!我总觉得读过的书里是藏着一些福气的!它虽不能立竿见影地解决生活中鸡毛蒜皮的琐碎,但却能在不动声色之间带给我丰裕的思想和清澈的欲望,带给我平和的心境和乐观的情绪,从世俗的渴望中解脱出来!”

世间万象,皆为身外之物,唯有多读书,读好书能够启迪人的灵魂,让人心领神会,耳聪目明,志存高远。书在某种程度上是社会文明的载体,也是人类进步的标志。

读好书,可以改变人们看待事物的方式,改变人们的思维习惯,影响人们处事的行为方式,进而影响人们每天的生活,甚至会改变人一生的命运。古人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会读书的人,才能体会其中的妙处。

但其实,无论你读不读得出头,在读书的年代努力读书准没错,走过了读书的年代,也一直热爱读书,还是个能改变命运的好习惯。

刚刚到帮就近的业主搞定网络,收入几十元钱,然后在忙碌的工作之余,还喜欢看看书,写写文字,开个流量主一天收个几块钱也美滋滋啊,这也是爱读书的好处,不是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