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宝贝散文和诗心情随笔

我的世界,你能否温柔以待

2018-07-03  本文已影响378人  牧尘Muchen
图片借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1

“你给我站住!小兔崽子,你回来!回来……看我怎么收拾你!”声嘶力竭的大叫声撕破了清晨的灰沉。还是那对母子!

只见母亲双手插在衣兜中,恶狠狠地对着前面低头小跑的孩子吼道,孩子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特别瘦弱。

整个城市还在睡意惺忪之中,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惹恼了这位母亲。他们使我不由浮想联翩,是小家伙没吃早点?是赖着不起床迟到了?还是头天的作业没有完成,抑或没洗脸……而惹怒了妈妈吗?以至于大清早就满街追着孩子吼叫,也许……

其实,我和儿子已不是第一次碰到这对母子了。更甚一次的是,天刚擦亮,我们看到那个男孩子在前面疾步快走,恰巧他们在路灯下,母亲则蓬头垢面,敞着上衣,边骂边冲上前“噼噼啪啪……”巴掌就打在了孩子的头上,那声音仿佛猛然间惊醒了这条行人稀少的街道,格外清脆响亮,使我们不得不驻足观望。看到那样的情形,我唯一想到的就是那个母亲会不会是后妈呢?

孩子看似也就一二年级的样子,暗色中看不清他的表情,而且他自始至终佝着腰低着头不吭一声。只是向前走,快步向前走,似乎在用最大的力量放快自己的步伐,逃离母亲,而且他好像还不敢快跑。

但丁说:“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而这个孩子对母亲的吼叫许是更多了些恐惧吧!

过去很久了,那个母亲冲上前打孩子的姿态,缩着头一声不吭疾步向前的孩子,噼里啪啦的声音,久久徘徊在我的眼前耳际。

2

孩子就是一朵未曾开放的蓓蕾,需要的不仅是风和日丽的关爱,还需要雨露均沾。孩子不仅是父母的全部,也是每个人都需要关爱保护的弱势群体,而有些时候事实却是背道而驰的。

有人说后妈如豺狼,有人说后妈终归是后妈,总是和你隔层纱。后妈虐待孩子的新闻和身边的现实如数家珍。我暂且不说后妈,就说说身边发生的一些事情吧。

有一天半夜,听到隔壁家又是惨叫声。这家妈妈又在打自己的姑娘了,四五岁的孩子,身上就没有好好的一块皮肉。邻居经过数次劝解后却被当做了仇人,也只能装聋作哑了。

不知道是前辈子欠了她妈妈的多少,每天一轮轮的毒打。孩子的父亲数年在外地打工,只有母女俩在家,这样家庭的孩子得到的应该是更多的关爱吧,可恰恰相反,不但孩子吃不饱穿不暖,母亲稍不如意就大打出手,而且不择手段。

听说这个女人是因为丈夫长年在外让她心生不满就拿孩子做了出气筒。因为看不下去,邻人举报,村上,县上妇联干部出面调节管教多次,甚至于110出动警告,总是不见成效,丈夫回来的劝阻也如耳旁风,他回来,女人许诺认错一切正常,只要他出门,孩子半夜的惨叫声就不绝于耳了。

“我很幸运有爱我的母亲。”这是贝多芬所说的话,他和天下大多数孩子一样拥有了母亲完整的爱,才能有如此感慨吧!可是这个孩子从出生就不受母亲待见,可想而知受了多少虐待。她是孩子的亲妈,谁也没有资格剥夺她的权利。

就是挨了打还是生出怯怯的爱,许是为了生存下去的渴望吧,许是再没有可以依靠的亲人,她察言观色几经讨好母亲,依旧躲不过悲惨的命运。

那天,邻居一夜未眠,凌晨终于安静了下来,太阳从地平线升起,晨曦里微光普照,邻居悄悄爬上墙头,看到的却是那个女孩惨死院中。

警笛呜鸣,那个小院被围得水泄不通,有用吗?母亲还在床上酣睡,孩子光着小小的身躯死在院子的地上,身下的鲜血已经变色凝固,孩子的肠子被拽出了一堆,惨不忍睹,可怜可悲,谁看了不流泪。

虎毒尚且不食子呢,她是禽兽还是什么呢?用尽我们无法想象的手段害死了自己的亲生女儿,精神鉴定却是一切正常。

3

我想起在《读者》上看到过的一张照片。在一条人流熙攘的闹市街头,一对母子在留影,孩子五六岁,伸着手指做出可爱的动作,偏着脑袋,脸上散发的是充满阳光鲜花般的笑容,而那个身穿精致短裙优雅的韩国母亲双膝跪地,一只手拎着包撑在腿上,另外一只手紧搂着孩子的腰,体贴地依偎在孩子的肩旁,幸福恬静的对着镜头微笑。

街道、行人、车辆……母亲都熟视无睹。

只那薄丝袜中轻轻下跪的双膝,低于孩子半头的笑颜,刹那,使我温情满溢。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一个家庭的幸福取决于母亲,而母亲的身体力行,言谈举止,人品修养时刻影响着孩子个性的形成以及未来面向社会的勇气与底气,想到这里,我想我需要更好的去改变,去做到了。因为言传身教胜于一切!

4

“妈妈,给,给你!”孩子手中拿着一个拆开的冰激凌袋,拽住走在前面的母亲,母亲回头看了一眼说:“垃圾,给我干嘛!扔了!”

“妈妈,这里没有垃圾桶,你先拿着,等会有垃圾桶筒再扔。”孩子伸着手,母亲却没有接。只是又重复了一次:“快点扔了,快点!”“妈妈,你也快点,帮我拿一拿!”孩子执拗的想要把塑料袋塞进妈妈的手中,想尽快享受手中的美食。

母亲生气地一巴掌打在孩子的手上,气呼呼地说:“没垃圾桶,不会扔地下,给我干嘛!”

孩子站住了,她委屈的看了看依旧向前走的母亲,拾起刚被打落的塑料袋,继续追去。母亲时髦的大衣,美丽的卷发在风中微微舞动,高跟皮靴嘎达嘎达的声音格外好听,身上的香水味更是撒了一路。

“怎么还把垃圾拿在手里,看把手弄得脏兮兮的,赶紧扔了!”母亲看到孩子又把塑料袋捡在手里,不免脸色难看厉声呵斥道。

“我……妈妈……老师说,随便扔垃圾的孩子不是好孩子。我们要爱护地球!”

孩子抬起那双童真无邪的眼睛看着母亲,清澈的眸子里没有一点杂质。

“这里不是没有垃圾桶吗?!”母亲的声音明显没有前面那么大了。

“拿来!”母亲一把拽过孩子手中的塑料袋,走开了。孩子开心地舔了几口冰激凌,像只小花鹿一样雀跃着跟在母亲身后。

孩子和母亲恰好来到了马路边,红灯亮了。

一排排树木齐整的顺着大路蜿蜒下去,每一棵树下都是一米多见方的小花池,中间圆形的地方红的、紫的、黄的秋菊怒放着,树池其他地方盖着镂空的铁板。

母亲微微左顾右盼了一下,又低头看了看专心吃着冰激凌的孩子,手中的小塑料袋飘然落地,然后用她那漂亮的皮靴跟揉踏到了铁板缝隙中,还特意用高细的鞋跟往里踩了几下。

母亲拉着孩子的手迅速穿过了马路。我站在路边看着他们走远……

5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作家郑振铎这样说。但有时候有些母亲不尽其然……

很多时候,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孩子们从三四岁开始闻鸡起舞,从早到晚排满了要学的课程。不但孩子们失去了童年的天空,家长们更是如履薄冰,陪伴孩子们一路走来,这实属无奈之举,孩子们苦不堪言,家长更是有苦难言,但是看到孩子成绩飞跃,也会是满满的成就感。

为了孩子的将来不敢马虎,不敢懈怠。都可以理解,但是顾此失彼,过犹而不及又成了另外的问题。

同事的孩子,聪慧伶俐,四五岁在学习方面就有了超越其他孩子的禀赋,父母抓住其特点一路精进,成了同龄孩子中的学霸。孩子学的不费劲,家长开始变本加厉,要求更高,尤其母亲,孩子成了她的骄傲,她炫耀的资本,走到哪里孩子不离口,孩子的成绩不离口。

一路走来倒也是平安无事,顺风顺水。可是到了青春期孩子开始叛逆,在父母更加严格的要求下,这个孩子终于开始顶撞父母,父母要左他偏右,不按他们规划的路线进步,执拗偏激,跟上所谓的学渣抽烟喝酒,旷课打架,父母恨铁不成钢,打压反而使孩子更加叛逆,母亲的唠叨哭闹成了孩子的噩梦。

不过孩子终究抵不过父母威逼利诱使尽伎俩,家长老师联合整治,算是回到了原来的轨道,父母终算舒了一口气。但是父母不思悔过,只告诉孩子让其考出好成绩,其他事情都与他无关,孩子很争气,用不了一个学期又站在了学霸的位置上,只是孩子精神日渐萎靡,不爱说话,对母亲更是怒目相向,父亲看不过眼时,偶然也会劝告母亲几句。

母亲不敢太过于亲近孩子,只有不停的唠叨,我还不是为了你好,为了你好!孩子看到母亲就吼叫,让她滚开!即便这样,这个母亲出门依旧是对孩子成绩无尽的炫耀与虚荣!

后来,孩子终究因为心里压力,高考失利,家长崩溃,在母亲的怒骂中,孩子精神失常,自言自语,衣不蔽体,满大街乱跑,最后不得已送去精神病院!大家在同情的时候更多的是可怜!

6

细思过往,是我们做父母的错了还是孩子错了……似乎没有对错之说,这些仅是个中案例。

只是需要我们对孩子温柔一点,再稍微温柔一点……可以吗?

                    2010年11月6日/流沙轻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