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与心学人物历史

你知道王阳明吗?

2017-08-04  本文已影响168人  大宋努力
你知道王阳明吗?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出现过无数的济世之才,但能做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就只有三个半人,分别是孔子、王阳明和曾国藩,因为事迹上有瑕疵,曾国藩被称为半个三不朽。

按理说,这三个人被票选在一起,人气应该同进同退。
但奇怪的是,孔子和曾国藩早都已经是一线大咖了,有很多小说和影视剧讲述他们的故事。
王阳明却依旧不温不火,很少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知名度也无法同另两位同日而语。


你知道王阳明吗?

纵观王阳明的一生,也是跌宕起伏,充满传奇趣闻,但为啥事迹没有流传开来,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呢。

对于这种情况,《孙子兵法》里的一段话形容得比较贴切:

“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
“胜于易胜也。”

真正打仗厉害的人往往看起来没有什么功劳,也没有足智多谋的名声,不被大家喜闻乐道。
因为他的胜利看起来轻松简单,没有人知道他用了什么功夫,也就没有故事可说。

所以,决定一个人名气大小的关键不是这个人厉害不厉害,水平如何,而是这个人是否有大家有喜闻乐道的故事。
有了故事才有话题,大家才津津乐道,才能成为观众眼中的红人。

王阳明的一生虽然精彩,却并不好说成故事。

因为一个精彩的故事需要剧情跌宕起伏,情感可歌可泣。
要达到这个效果,故事里就需要有强有力的对手戏,双方你来我往,斗智斗勇,这样的故事才好看,才过瘾。
大家看热闹的心情才能跟着剧情跌宕起伏,欲罢不能。

比如刘邦和项羽对垒互骂,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家互殴,曾国藩和太平天国相互摧残,都是有强有力的对手在互相较量,互有胜负,这才演绎成精彩纷呈的故事。
红花得有绿叶配,光秃秃一朵大红花就没意思了。

而王阳明在贵州龙场悟道后,整个明朝就再没有一个人是他的对手。
虽然有很多人找过王大人的麻烦,但王大人总是不为所动,都是按照中庸之道,怎么恰到好处就怎么办,没有失误,让对手都感觉没意思。
王大人除了忧国忧民,在学问上和各路老学究隔空互怼,匡正学术之风外,从不会感觉焦虑、挣扎。
战争和政治成为他考验自己心学思想的机会,经过实战检验,王先生知道他的思想是对的,很多重量级人物也都知道王阳明是对的。

“我很景仰龙场悟道的王阳明先生。”习近平总书记说,“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

那么王阳明究竟是谁,他的心学思想到底从何而来呢。

王先生出生于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年),名守仁,字伯安,自号阳明子。

因为不专心学习,整天看课外书,醉心圣人之道,王先生 28 岁才考中进士。
先是在京师(北京)做官,后因上书劝勉皇帝改正错误,被大棍子打屁股打到半死,贬官到贵州龙场(今贵州修文县)。

当时的贵州龙场还是一片原始山林,遍地是吓人的毒蛇毒虫,周围邻居是语言不通的少数民族和一不开心就杀人的亡命徒。
看到这些,王先生很绝望,但他的仆从比他还绝望,先后病倒,并且得了抑郁症。
王先生没办法,不仅每天自己劈柴挑水做饭,还要编段子哄仆人们开心,治愈他们的心灵。

夜里,王先生睡不安稳,反复问自己:“圣人遇到这个情况会怎么办,圣人能指靠谁,那么我又能指靠谁。”

经过无数个辗转难眠的夜晚,王先生突然意识到:“圣人在这里也无法指望别人,所以做圣人的关键不在外面,就在自己身上。”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人的天性就是圣人,人只要保证自己的天性不被蒙蔽,就自然是圣人。

如何判断出圣人,有很多人提出过标准,但还是王阳明自己的说法最直白准确:
圣人做什么都能达到最高标准,你换个人过去,最多能做到和圣人同样水平,但没办法超越圣人,圣人代表了人所能解决问题的极限水平。(注:这段是我按照对《传习录》的理解写的)

你现在的境遇,换个人过去,就能处理的比你更好,所以你不是圣人。
孔子虽然没有解决春秋末期礼乐崩坏的问题,但随便换哪个人去,都不能比孔子做的更好,所以孔子是圣人。

经过这一晚折腾,王先生已悟入圣贤之道,但没经过现实锤炼,还不够简洁明白。
在山里当了1 年的保姆后,王先生被提拔到贵州书院当差。
这一年,王阳明 38 岁,见世人把“知”、“行”分作两事,对症下药,提出在今天比较知名的口号“知行合一”。

接下来,王先生一路高升,四处和人讨论学问,追随先生的门人弟子开始多起来。

后先生辗转奔波各地,数次平定叛乱,又长期和朝廷的邪恶势力作斗争,历尽九死一生,终于吐尽胸中块垒,提出“致良知”之说。

当时王阳明已经50岁,实属得来不易。至此,阳明心学才完备透彻。这套哲学继承自孔孟哲学,并发挥的更加明白简易。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主要通过与学生对话、通信表达出来,记录在《传习录》里,大部分内容都是在讨论人生困惑和思想难题。如果你对生活感到迷茫、不知所措,不妨试试这本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