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父母自我成长状态的一面镜子!
2019-10-05 本文已影响0人
李静_2bd9
整理稿
人到四十岁左右,特别容易往两个方向走,要么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有魅力;要么视野越来越窄,与外在世界变得疏离。
选择最安逸的生活状态不是错误,只是人生的议题并不会因为我们的回避而远离。在《少有人走的路》中,M·斯科特·佩克写道:
“有的人过了青春期,就放弃了绘制地图。大多数人过了中年,对于新的信息和资讯,没有多少兴趣,似已疲惫不堪。只有极少数幸运者能继续努力,他们不停地探索、扩大和更新自己对于世界的认识,直到生命终结。”
我们的“人生地图”至少要通过三组关系来定位,分别是与自己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与世界的关系。许多人不接纳自己,陷入自我否定和自我攻击,对世界的看法则保持不变,不再对世界产生好奇,这些其实都是选择了忍耐和逃避。。
然而,即使大部分关系我们都可以通过逃避解决,但和孩子的关系,父母无从逃避。亲人和朋友会包容我们,但孩子只是凭天性和直觉生活,我们的情绪和成熟程度,我们对生命的理解和态度,我们处理亲密关系的能力,都被这个小生命映照得一览无余。
如果我们抗拒成长,就会把成长的任务转嫁到孩子身上;如果我们不能接纳自己,对自己不满意,就格外需要一个令人满意的孩子;如果我们不能处理好亲子关系,心中就会有一个“理想小孩”的形象,希望孩子主动符合我们的期待。
于是,几乎和孩子绑定在一起,共进退,同悲喜。孩子被老师夸奖了,这一天就非常愉悦;孩子考试考砸了,心情顿时灰暗下来。如此一来,孩子就会变成人生最大的“创可贴”。一个孩子,很难担负两个人的成长任务,这样的状态,注定会出问题。
我们只是大一点的孩子。我们父母需要选择与孩子一起成长,觉察我们成长中积累的很多暗伤,完成许多没有完成的成长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