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心生活,还缺素材吗?
文/燕妮
资深HR
文艺女青年、爱读书、爱生活、爱分享
保有一颗好奇心,探索未知的美好世界
留心生活,还缺素材吗?很平常的一天:
1.早晨5点,打卡:金句、早起、写晨间日记。
2.会拿出单词卡片,背几十个单词,用时1个番茄钟。
3.然后看半个小时书,随手翻,构思文章,用时1个番茄钟。
4.看专业书,做习题,用时3个番茄钟。
5.起床梳理,路途中继续背单词,或者翻看资讯。
6.中午听一本书,写一小段书评。
7.上班时间抽空列框架,找素材。
8.抽时间写文、修改,成文。
9.下班路途中完成今日3点感悟。
10.把女儿送到辅导班,自己抽空去健身房,顺便听一段《知识的力量》。
留心生活,还缺素材吗?讯息量是不是特别多,来梳理下:
一:学习(看专业书、做题、英语)
搜集教材、视频课程、历年真题。每天规定2小时。
二:阅读(听书、看书):1-2小时,看效率而定
三:输出(金句、晨间日记、书评、每日感悟、写作)1-2小时,看效率而定
四:锻炼(重要但不是紧急的,一周至少三次)
素材收集?
专业书中很多知识需要全盘预习、学习、复习、错题摘录,搞懂。
2.书中的金句、概念。记录,分类,整理,定期复盘。
3.准备两个工具:一个是常用的APP收集软件:印象笔记,有道云都可以。
4.准备一个常用的笔记本:我自用的是无印良品的本子和笔,简单,好用。
走过的歪路:
每天那么多事情要做,来不及。
不知道怎么区分专注时刻和碎片化时间。
怎么样区分工作和生活
给每一个主题配一本本子。
素材收集了,不知道怎么用?
光明大道:
早晨的时间,按部就班,就是看专注程度和效率了,一般都能完成。素材是提早一天都准备好的。
碎片化时间用来处理,机械式的学习:比如说复习单词;比如说构思框架;比如写书评。
工作的时候全情投入,下班后,放下手机。
曾经我很喜欢每个主题配一本子:读书笔记一本,手账本一本、课程记录用康奈尔笔记、效率手册一本、复盘文 一本。
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我常常找不到自己要做笔记的那本笔记本。原来
分类做笔记才是最麻烦、最不实用的。
后来我尝试一个月 记完一本笔记本,不管什么资料都只记在一本本子上。陌生单词、灵感笔记、今日历程、备忘录都可以记。
我发现这个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当你一个月记完一本笔记本,你会觉得有满满的充实感,而且你随手都可以找到自己的笔记。
或许很多人会和我一样,素材收集完,不知道怎么用。
分类很重要:比如这个素材可以用在写作上的,你就归为一类,还要分很多细类:专业类、时间管理类、情感类、读书笔记、生活体悟、育儿心得。
留心生活,还缺素材吗?如果可以的话,素材不要贪多,不要什么都想要,二把素材用起来。
我举个例子:
这期的《知识管理》有2个点。
1个是说到如何读一本1200面的书,也就是600页。
我最近也刚好遇到这个困难,我想出来的办法是:狠心的把书本给撕下来,然后每天带几页。想不到这里面的方法和我不谋而合。
另一个,里面讲到教小学生写日记:比如说让小朋友看一副画,写出100字的日记。
里面讲到有3个概况:
这幅画讲的是什么。(现象)
你从画中学到了什么。(内容)
你准备怎么做?
刚好回家的时候,爸爸顺手将一张纸巾扔在了地上,我就现学现用。
问女儿:晨晨,你和妈妈说说,爸爸刚刚的行为对不对?
晨晨:不对哦,爸爸把垃圾扔在了地上,垃圾应该扔到垃圾桶,不能随手扔的。
清洁工阿姨会很辛苦,“红黄蓝黑,垃圾分类”,老师说过的。
爸爸,你下次不要把垃圾乱扔,这样是不对的。还有啊,你扔了,万一我也学了,就不文明啦。
哈哈,我在一旁偷笑。你看,我就问了一句,就把上面的三个点全部囊括。
这个就是素材,你身边的素材,最接地气而又最持久的素材。你,GET到了吗?
留心生活,还缺素材吗?无论你正在经历什么,都不要轻易放弃,因为从没有一种坚持会被辜负。
我是燕妮,我想和你一样,喜欢自己,并喜欢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