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内在动力,这是做事关键

2023-07-05  本文已影响0人  超叔成长笔记

今日两点感悟。

1、内部动力是一个人的做事发动机。

我们都知道,骑车最重要的部件是发动机,因为决定了骑车能不能走,走的快不快。

一个人最重要的是心脏,心脏的跳动把血液泵送到全身,让我们拥有了基本的内部构筑和组成。

同样地,一个人的心理动机,尤其是内驱力是决定了做事情的最终效果和主要目的。

因为如果没有内驱力,根本无法让我们重视一件事。

试想一下,你手里有一项工作,自己实在不愿意干,但是碍于外部压力又不得不去做,你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和状态。

一定会出现大量抵触心理,而且会时不时出现拖延状况,这就是外部因素导致。

如果一件事从自己内部打开,自己内心真心想做,那效果就会完全不一样,会让你做的非常起劲和愉快,哪怕这件事再困难,再辛苦。

我记得刚毕业实习的时候,去的第一家单位是一家污水处理厂,当时主要任务给新建的处理井放线。

因为井是在地下,而且上部有较多脚手架无法站立,所以只能跪着去操作,而且也要跪着前行。

这种辛苦程度现在想想真的不敢想象,自己当初是怎么坚持的下来。

其实当时并没有把自己做的事当成一份工作,而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从自己内心里就觉得这件事有意义。

所以哪怕再辛苦,都值得去做去尝试。

这也或许是自己能真正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从自己内心里找到一件事做事的根本意义和动力,才能保证你能有足够的动力去完成,因为内驱力是一个人做事的发动机。

2、读书要找重点,特别需要关注对自己有价值内容,这是一个基本原则。

一本书会提到大量知识点和方法,但是一个人并非可以对书中所有知识点都能记忆深刻或者感受深刻,主要原因是没有那么多相应的生活感受和知识结构。

那么具体如何做?

首先,整体阅读一本书,搞清楚这本书到底在讲什么。

其次,想清楚自己在这本书讲的范畴内,有没有什么思考、感悟、困惑等,充分列出来,让自家清楚读书的目的。

第三,运用苹果读书法,把重点内容进行抽取,仅针对自己关心的内容进行阅读,涉及到的其他诸如案例、概念等,暂时搁置,仅抽取方法和做法。

最后,把列出的做法和方法具体化,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安排实践和执行,这一步最重要,因为如果不经过实践和操作,知识就无法转为能力,无法转化为能力,那么这个知识就永远不可能是你的。

同时,也要重点学习书中的案例素材、概念数据模型等。

这个内容需要的时间和精力会比较多,因为自己写文章是给人看的,只要给人看就必须要值得信服,怎么值得信服?就是要有理有据。

如果大脑中不掌握足够多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模型,那么写文章中总会处在自嗨中,写的一堆口水文,自己都不愿意看,别人更不愿意看。

归根结底,掌握读书方法是一方面,能否真正做到去执行和实操,从执行和实操中切实掌握这个方法和技巧,才是最关键的步骤。

自己自从减肥以来,一直信奉的都是行动主义,但是这种理念和信念不能一直停留在口头上和意识上,更应该进入行动中。

最后总结一下自己这篇文的目的,找到自己的问题根源,然后去阅读,通过阅读学到方法,然后去实践改善总结反馈,最终形成自己的感受,再分享出去。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认知闭环,这里面最重要的一个点就是行动。

唯有行动,才能把一切想法、计划、目的实现,也只有行动才能真正改变自己的认知和压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