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行 | 穿梭在日本
年初就酝酿着踏出国门,最后选择了日本,是因为了解到日本文化里有昔日中华文化的影子,很想去感受一下,结果——不虚此行。
首先要感谢JN,从开始谋划出行到行程结束,都是她在忙碌,因为我们是自由行,前期需要做大量的功课,安排行程,预定住处,寻觅美食......每一个环节都要耗费一番精力。
伏见稻荷大社毕竟第一次出国,环境陌生语言不通,初到日本内心忐忑不安,不过很快就打消了,因为我们发现日语里有很多文字都是汉字,路标,指示牌基本都是汉字,这样就不至于迷路,地铁里的工作人员都是特别友好的,每次问路都会很热情的指引,而且24小时便利店随处可见,更不用担心会挨饿了,加之住处是提前就订好的,按照房东的提示也很容易就能找到,如此衣食住行最基本的需求全部解决。
地铁站我们的第一站在大阪,城市不大,却给人的印象是极其便利,现代化程度很高。一直都信奉了解一个地方最好的方式就是美食,这次也没有例外,几乎全部的行程都是围绕着寻觅美食展开的,在大阪的第一天我们径直去了黑门市场,一路闲逛一路吃,品尝了特大号的烤扇贝,尝试了至今我吃到过最为鲜甜清脆的生蚝,吃过了原汁原味的螃蟹腿,还有非常正宗的关东煮......此后数天里在大阪和京都又相继吃过了螃蟹火锅,日本铁板烧,日本拉面和各种吃法的乌冬面,还有被妻子称为她吃过最最鲜嫩的烤牛肉,至今仍念念不忘的还是离开大阪前的那顿就着味增汤和煎三文鱼的生鸡蛋秋葵拌饭......
烧肉、米饭、关东煮论及美食,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地方能比得上中国,不过日本饮食也很有特色,最直接的感受是日本美食都是最大程度的保留了原味,口味以清淡居多,很少油腻相对健康,在日本少有肥胖人群,我想和他们的饮食不无关系。不过日本的水果很贵且种类不多,蔬菜占据的比重也相对较少,可见日本确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度。
黑门市场日本卫生标准很高,在街面上几乎见不到垃圾桶,身处一个相对干净整洁的环境里,见不到有随地乱丢垃圾的现象时,每一个人也就基本都能自觉遵守,我们也不例外,只能每天都把垃圾攥在手里。
每次吃饭前服务员都会拿来一块湿巾,用来给顾客擦手消毒,不论饭店大小。在日本菜市场吃过东西后,完全颠覆了这些年来我对菜市场脏乱差的印象,日本的菜市场是想象不到的干净,海鲜摊位上居然闻不到腥臭味,菜市场里依然没有垃圾桶,在每一个摊位吃完东西,只需要把垃圾交给店家,他们自会处理,收摊后每个摊位门前都放着一大包包好的垃圾袋,日本的垃圾分类做的很好,但凡有垃圾桶的地方都需要分类丢放,我们订房时房东还特别叮嘱垃圾一定要分类,关于垃圾分类日本早已习以为常,有些地方却一直都形同虚设。
市场里的摊位我们喜欢茶,所以特地去了日本的抹茶之乡——宇治,在宇治川边上溜达,随便进了一家茶馆,招待我们的是一位老先生,彼此都只会一点点英语,沟通起来比较困难,但他依然积极热情地给我们讲解,从日本茶的种类开始讲,然后每种茶该怎么泡,泡茶的水温要控制在多少,每种茶可以泡几道,每一道要怎么喝,什么时候喝等等,自始至终他都站在旁边一边讲解一遍示范。
宇治川坐在我们旁边喝茶的还有一对年轻的日本情侣和另外的一家三口,他们两桌旁边也各有一位老太太站在一旁为他们热情服务,我们同样被他们热情周到的服务所感动,更为他们对所有客人都会精细详尽地讲解而感动,我想一种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更多时候是依赖于其民间最为朴实的一群人以最为质朴的方式口口相传得以实现的。
喝茶的时候也和那位老先生闲聊,我们很自豪地告诉他中国茶的种类繁多,他也很坦诚地承认日本茶的种类很少,但也很自豪地说虽然很少但却很好很精致。不能否认日本茶的种类虽少却能将茶道文化发扬到极致,也许他的自豪正在于此。
抹茶说实在的,日本的茶着实不好喝,我个人认为中国的任何一款茶的口感都优于日本茶,可是盲目自大是不对的,更应该反思何以抹茶技术起源于中国,而今在中国早已失传,宇治却成了抹茶的故乡,也要知晓在日本一个极其普通的小茶馆里,几个老年人在他们精细周到的服务中就将其茶道文化传播弘扬,而我们徒有茶之故乡之名却只热衷于炒作天价......
玉露茶日本便利店里的茶饮料占了很大比重,在地铁里,商场里,随处可见他们背包里装有茶饮料,不分男女,不论年纪,可我因为平日里喜欢喝茶,而不只一次被身边人调侃提前过上了老年人的生活。
随处游荡遇见了几家书店,忍不住进去看看,和国内一样,相比于商场显得很冷清,没有多少人光顾,在出售古籍的书店里尤甚。不同的是书架上的每一本书,特别是古书旧书都保护完好,除了它本来的包装以外每一本书又都重新被包装纸包装了起来,这是我此前所没见过的,如此让人感受到有文化积淀,对书籍珍爱,对知识尊重的书店同样是第一次接触。
古籍书店在一家古籍书店里我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日本人自己写的日本通史称之为《大日本国通史》(或许越是小国越有一种渴望大国的情节),几十卷却全部都是汉字,中国古籍诸如诸子百家的著作,以及《史记》,《古文观止》......也占据了日本的书架。见于此,我找回了一些自信,自信于中华文化曾经深刻地影响了一个国度,现在又正好被我继承着。
在日本短短的几天里总是会不经意间遇到感动。初到大阪的深夜,在机场地铁站台向一位年长的引导员问路,他极其热情地向我们一边描述一边比划,恨不能将我们送上地铁,那一刻身处异国他乡的不安减去大半。
地铁不只一次在过马路时遇到过往行驶的车辆,司机远远地就会停车礼让行人不论路口有没有红绿灯,且几乎听不到尖锐刺耳的喇叭声,这一幕我除了感动还有惭愧,因为自己平日里开车时的表现并不好。搭乘出租车时遇上警车,救护车鸣笛驶过,司机总会很自觉地把车靠边停下,待应急车远去才又重新上路,决不肯争抢车道。也曾在微博上看到过上下班拥挤不堪的日本地铁,可是我在日本乘坐地铁的几天里,从未见到过车门刚开就冲进去抢座的现象,大家都是很有秩序地等候车上人先下才依次上车,遑论优先座位被霸占,所以这些座位时常是空的......
京都的街道时间有限,只去了京都和大阪两个地方,即便这样依然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窃以为旅行不单是向外观察,更是向内反省,是用别人之文化来检查自身文化,反思自己文化中很多需要反省的东西,很多时候人的主观偏见都是在一次次远行中得以修正,自身的自大,无知,浅薄也是在远行中一步步逐渐认清的,旅行不单是身体的外出行走,更是心灵的修行,灵魂的升华。
- 杂写与杂忆 -
随心,不随意,杂乱,但有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