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房古事艺术之家今日看点

一苇渡江,度人度己

2017-02-27  本文已影响109人  竹林员外

《碧岩集》是宋代著名禅僧圆悟克勤大师所著的禅学文集,在历史上禅林中影响深远,书中记录了一则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达摩一苇渡江。

达摩是天竺(印度)人,自幼拜释迦牟尼的大弟子摩诃迦叶之后的第二十七代佛祖般若多罗为师,世人称其为“西天二十八祖”。后来在达摩习得佛法之后,应师父指点,来到中国传播佛法(同时期为我国的南北朝时期)。经过一番波折的旅途,达摩来到了我国之后,停留于金陵(南京)。与当时的梁武帝谈论佛法,但由于意见不合,不久便与武帝辞行,渡江北上。

达摩走到长江边上,驻足江边,看到水茫茫不见边际,岸边也不见船只,心想这怎么过江呢?无可奈何之际,达摩发现岸边不远的地方坐着一个老太太,身边放了一捆芦苇草,于是他迈步走向前去,恭恭敬敬地向老人施了一礼,说道:“老菩萨,我要过江,怎奈无船,请您老人家化棵芦苇给我,以便代步。”老人抬起头来,仔细地端详达摩。见他两眼炯炯有神、举止坦然、仪表非凡,老人点头称许,就抽出一根芦苇与达摩。达摩双手接过芦苇,向老人告谢而去,及至江边,他把芦苇放在江面上,只见芦苇叶平展伸开,达摩便双脚踏于芦苇之上,飘飘然渡过了长江。

当时,金陵本地还有一位高僧得知天竺大师来此,便一路追赶到江边寻求佛法,但到江边之时已见达摩祖师乘芦苇飘然而去,便抱起那位老人的一捆芦苇,扑通一下都扔到水中,双脚跳上芦苇,也想乘芦苇过江。但是发现芦苇并未前行,反而下沉,吓得那位高僧赶紧跳出水中。并且回头反问老人:“为何他拿一只芦苇即可过江,我拿一捆芦苇还不能前行呢?”老人答道:“他是化我的芦苇,助人是缘;你是抢我的芦苇,无缘无故,岂能相助?”老人说罢,转瞬间悠然不见,留下了高僧一人驻足原地。

达摩“一苇渡江”,虽是佛学传说故事,但是我们可以深知他过江不是芦苇渡过去的,而是他心中的善良渡他过江。

佛不度人,人唯自度。昨日夜里,看到微博上“一禅小和尚”更新了一则视频,内容大概讲的是:山下王员外的儿子因为失恋想出家,到寺庙闹得沸沸扬扬。然后一禅就问师父“为何他一失恋就想出家呢?”师父回答说是因为王员外的儿子想找一个清净的地方来疗伤。但是,一禅却说:“他倒是觉得清净了,但是弄得我们就不清净了呀!”其实,人们遇到事情一般都是喜欢先从外部环境来找解决的办法,但是大多时候的问题和答案都在于我们自己内心。

心怀善念,常求心安。古往今来,百事千秋,世上有许多事情都是想不通道不明的,并且最难的就是做到心安。但是无论在什么条件下,心地善良都是我们应该坚守的。就像《射雕英雄传》前部分,郭靖母亲在大漠时候教他的“吃好饭,做好事,睡好觉”一样,善在心中,常做善事,定能活得自在洒脱,自然每天都会睡一个好觉。

摆正身、思正事、修善心;

说好话、做好事、得善果。

一念慈之,一人福也;一生慈之,众生福报也。常怀慈悲之心,常做仁善之事,是度人也是度己。


一苇渡江主题艺术古物欣赏

清 一苇渡江笔架 北京保利十周年拍卖

整体铜制,包浆厚重。达摩祖师络腮圆眼,身形轻巧拱手立于芦苇之上。神态刻画细腻,意境突出。(我这还有竖图,大面积留白,很适合作为手机壁纸,需要的私信我分享。)

民国 王步 一苇渡江青花瓷盘

王步,字仁元,号竹溪,晚年自称“陶青老人”,民国时期著名青花陶艺大师,世称“青花大王”。他的青花料用材都是自己配置,青中带蓝,蓝中带黑,用笔苍劲,给人以浑厚庄严之感。王步作品不仅传世甚多,并且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此件青花盘2012年在海南拍卖会上以107.8万元成交,可见其市场的坚挺。

清 达摩一苇渡江立像 香港东京中央拍卖

这件立像用纯铜制成,周身曾涂满红漆,因为长年累月光阴作用大部分漆已脱落。造像形神具备,神态淡定从容,迎风而立,长衫流线自然,飘襟极具动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