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16心理阅读观点

2020-01-14  本文已影响0人  润物细无声201808

23.他人的心灵

人们有时想象有一个最伟大的、无所不能的心灵,叫做上帝。上帝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就看你信不信,相信也行,不信也行,这都不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然而,喜欢无事生非的哲学家提出这样的怪问题:你真的有理由确信他人也有个心灵吗?这种问题听上去多么荒唐,难道我们与之打交道的那些人没有心灵吗?这可是我们每天的正常生活——总不能说我们接触的人其实都是些动物或者机器吧?

不过,哲学家会马上告诉你说,他也完全相信他人都有个心灵,但是要证明这一点却有些难,我们总不能平白无故就相信某种事情,换句话说,我们为什么不相信一张桌子和一只青蛙有着心灵?看起来,我们必须想点办法来证明他人‘是有心灵的。

首先,可以注意到,桌子、青蛙以及别的东西长得和人不一样,而他人和我们一样都长得是人的模样。不过,形态上的异同并不是一种非常可靠的证明。假如人类制造出一种在各方面都与人惟妙惟肖的机器人,我们能说它有一个和我们一样的心灵吗?进一步说,形态上的相似不能引出必然的推论,而只是好像有些道理的假想。所以我们还需要更有力的理由。

不难发现,因为我有个心灵,所以我能做出一些人所特有的行为。于是,我可以反过来这样推理:因为能够观察到他人做出了一些人所特有的行为,所以他人有个心灵。这个推论看上去要有力一些,但是,仅仅去推测他人心灵的存在是不够的,这就像是在推测某个事件背后有个幕后操纵者,这不是实实在在的证明。如果他人的心灵永远像是一个隐藏着的鬼魂,我们会感到很不愉快。

我们也无法像感知别的事物那样去感知到他人的心灵。心灵不是一种事物。甚至我也不能真的感知到我的心灵,我只不过感知到我的种种想法、情感活动。不过,我的心灵还比较容易被证明,正如笛卡儿所证明的:假如我试图怀疑“我正在思想”,那么这一怀疑恰恰表明了我的确正在思想。可是这种证明方式却无法用来证明他人的心灵。

想想看,在什么情况下,我和他人有着真正“心对心”的关系?我的心灵和他人的心灵能够通行无阻地相会?

1.15

24.知识不一定是真理

我们从学校、书本和社会中学到许多知识并且通常信赖知识。虽然知识在多数情况中没有错,但也许会在关键的地方出错,这是因为知识不一定是真理。也许有人会说,在知识出错的时候是由于知识还不够多,但哲学家会告诉你:知识越多,出的错就越多。

在各种知识中,最值得信赖的是科学知识,即关于经验世界的知识,那么我们就以科学知识为典型来加以考察。科学知识的一般结构是这样的:先以因果观念来说明什么事情导致了什么事情,再借助归纳逻辑去说明什么事情总会导致什么事情。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两个麻烦:①因果观念一直是一个不清楚的悬而未决的问题;②即使明确了因果观念,我们也很难越过归纳的困惑。归纳问题是由英国哲学家休谟提出的,大概意思是:有的现象经常重复出现,于是我们就想把它总结为一条普遍规律,可是所用来总结的材料都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其中并不包含着“由过去能推知未来”这样一条材料,因此休谟指出,想从已知的事实推出未来的事实,这完全是一种幻想。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有只火鸡是个归纳主义者,根据过去每天的经验,它得出了“每天上午九点进食”这一结论,可是后来有一天它错了,那天饲养员在九点钟没有送来食物而是把它宰了。既然科学也依赖归纳法,那么,科学知识只是比较可靠的知识,而不是完全可靠的真理。

真理要求必然性。但真理的光辉却又在于能够提供新的信息。要同时满足这两点确实很难。有一种毫无光辉的真理,这就是废话。说废话出不了错,比如说你在雨中告诉别人说“现在正在下雨”,或者跟别人打赌说“明天将下雨或者不下雨”。可是这种废话有什么用呢?我们毫不重视这种真理。

不过有一种特殊的废话,它虽然也干巴巴毫无趣味,但却无比重要,这就是逻辑真理或者说是思想的纯形式。例如“两句互相矛盾的话不能都是真的也不能都是假的”(矛盾律和排中律)。由于这种真理是纯形式的,所以它相当于有着普遍应用价值的公式,就像在代数中a2-b2=(a+b)(a-b)一样是普遍的公式。这种纯形式的真理之所以不是无用的废话,是因为它有着应用价值,起着准则的作用。

现在我们已经看到了,科学知识能够告诉我们一些新的发现,但却不一定必然可靠;逻辑真理虽然必然可靠,却又不能增加新的知识内容。是否有兼备两种优点的知识呢?许多哲学家认为有,德国哲学家康德举出了数学。有一些哲字家认为数学也算不上是兼备两种优点的完美知识,理由是,数学在本质上是“逻辑性的”。但是有更多的哲学家以及绝大多数的数学家认为数学的确是足够完美的知识。

除了数学以外,人们还希望有更丰富的同时是完美的知识类型,有些哲学家(例如康德)相信哲学能够成为这种知识。不过这一点却有些可疑,似乎还没有什么真正有力的证据说明哲学有着不寻常的优势,至少到目前为止,哲学还是很不完美的。

你可能已经看出来了,一种知识要具有真理的身份是极不容易的事情。这意味着,真理其实少得可怜,实际上在操纵着我们的思想的东西是一大堆不可靠的知识和乱七八糟的想法。有趣的是,那些不可靠的知识却在事实上给人类带来数不清的成功。

1.16

25.理解与相信

当理想破灭,人有时会说:“我以后什么也不相信了!”这种话的真正意义是表达其强烈的情绪,而并非真的“什么都不信”。如果一个人真的什么都不信,那么他将迅速地变成精神病人。每个人总要相信许多事情。

宗教哲学家奥古斯丁有一段有名的话:“人们一般都说,理解了才能相信;而我则说,相信了才能理解。”由此可以引出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在正常情况下,我们总不会平白无故地相信或不相信某种事情,总要对这种事情先有所理解,总要先知道这个事情是真的,然后才相信它。然而,并非我们所相信的所有事情都有先行的理解,例如宗教信仰就属于先相信后理解的,正如一些宗教哲学家所指出的,像上帝这类“不可思议”的事情就不能先理解,因为,既然“不可思议”,就只剩下是否相信的问题了。那么,是否可以说,当我们知道某种事情的确是真的,就一定要相信它?而当我们不知道某种事情是否是真的,也可以甚至应该相信它?

假设有某种事情,为了方便,我们用x代表这个事情。现在有人说:“我不知道x是否是真的,但是我宁愿相信x”,这说得通吗?看起来可以说得通,因为人各有所愿,每个人都有权利相信他愿意相信的事情。但是假如有人说:“我不知道x是否是真的,但是我相信X”,这种说法就有点问题,首先可以假设这个说法成立,那么这个说法意味着“我没有根据就相信X”,同理可得:“我也可以没有根据就不相信X”。如果一会儿没有根据就相信X,一会儿又不信,事情就乱了套。试想如果有个人毫无根据就认为张三偷了东西,一会儿又毫无根据地认为张三没有偷,这显然都是不负责任的行为。现在我们来考虑一个有些不寻常的说法:“我知道X是真的,但是我不相信x是真的。”对于这种微妙的问题,哲学家会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会认为这种说法前后是矛盾的,有的会认为其实没有什么矛盾而且可以引出—些深刻的结论。总之,这不是一个能够简简单单就解决的问题。也许,这个离奇的说法只不过是以不恰当的方式表达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人们往往会想错哲学问题,难道不是吗?

1.17

物理学步入禅境:缘起性空

·朱清时

               

  二十世纪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有趣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人类一面尽情地享受着自然科学创造的巨大物质财富:核能、激光、电子技术,等等,一面却不了解甚至不接受它的一些基本观念。其实这些观念有大量严谨的科学根据,不过真正懂得它们的人太少,因此没有被人们重视和接受。

  下面这则消息,就说明了这种状况:

  [中新网]北京2006年8月19日消息:霍金在昨天的科普报告过程中只赢得了两三次掌声,全场几乎没有会心的笑——他的理论太玄奥,以至于大多数来自北大、清华的学子都说没太听懂。

  据北京晨报报导,昨天下午,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排起数百米的长队。门口有人私下兜售门票——最少500元一张。询问退票的人也不少,大家都期待着一睹霍金风采。但两个小时的公众科普报告尚未结束,已有人提前退场——实在听不懂。

  霍金这次讲的《宇宙的起源》,其基础是当代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弦论。真正懂得这个理论的人,都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敬畏、惊讶和震撼感。本文尝试用大家听得懂的语言,大致解说一下弦论的主要概念,以期让读者体会些敬畏和震撼,并一窥宇宙的奥秘。

我们从当代著名的哲学家施太格缪勒(Wolfgang Stegmüller)在《当代哲学主流》[1]一书中写的一段名言开始。他写道:

未来世代的人们,有一天会问:“20世纪的失误是什么呢?”对这个问题,他们会回答说:“在20世纪,一方面唯物主义哲学(它把物质说成是唯一真正的实在)不仅在世界上许多国家成为现行官方世界观的组成部分,而且即使在西方哲学中,譬如在所谓身-心讨论的范围内,也常常处于支配地位。但是另一方面,恰恰是这个物质概念始终是使这个世纪科学感到最困难,最难解决和最难理解的概念。

  这就是说,一方面以“唯物主义”为标记的哲学广为流行,而另一方面“物质”究竟是什么?却又说不清。施太格缪勒正是在这里看到了“二十世纪的失误”[2]。

  你可能会问,究竟什么是物质?它为什么是科学感到最困难、最难解决和最难理解的概念?

  早在古希腊时代,原子论者就猜想,物质是构成宇宙的永恒的砖块,万物从它所出,最后又复归于它,它不生不灭,不增不减,是世界过程绝对同一的起点和终点。物质作为普遍的、不变的东西,必然是绝对的实体和基质。实体者,“实实在在”的客体之谓也。物质及其性质必须独立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是客观的实体。

  后来,以牛顿力学为基础的经典物理学,继承了上述古代原子论的观点,把物质归结为具有某些绝对不变属性的质点的集合。质点概念本来是对作整体运动的固体的一种抽象,但它在液体、气体乃至热现象中的应用也获得了成功。

  对于所有这些能够具有机械运动的物质形态,物理学称之为实物。在当时的自然哲学中,又称之为实体。把物质归结为物体,进而把物质看成实体,这同质量在牛顿力学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有关。

  牛顿之所以把质量定义为“物质多少”的量度,就是因为在任何机械运动过程中,乃至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始终如一。质量被理所当然地看成是物质本身所绝对固有的,被看成物质不灭或实体不变原理的具体表现。

  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经典物理学在十九世纪末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使得认为物质是绝对实体的唯物主义成了在二十世纪处于支配地位的哲学,正如前面引用的施太格缪勒的名言所讲的。

  然而,二十世纪爱因斯坦发明的相对论开始揭示出了物质的实体观的谬误。首先,相对论证明质量与速度有关,同一个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其质量就有不同的值。

  想象一个人在推一辆没有任何阻力的小板车,只要持续推它,速度就会越来越快,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质量也越来越大,起初像车上堆满了木柴,然后好像是装着钢铁,最后好像是装着一个地球……当小板车达到光速时,整个宇宙好像都装在了它上面——它的质量达到无穷大。这时,无论施加多大力,它也不能运动得再快一些。

  当物体运动接近光速时,不断地对物体施加能量,可物体速度的增加越来越难,那施加的能量去哪儿了呢?其实能量并没有消失,而是转化为了质量。爱因斯坦在说明物体的质量与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时,提出了著名的质能方程:能量等于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

  不久后,科学家们发现了核裂变和链式反应,把部分质量变成巨大能量释放出来。现在知道原子弹的人,都相信质量可以转化成能量。

  既然质量不再是不变的属性,那种认为质量是物质多少的量度的概念就失去了意义。既然物质与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能量并非“实体”,物质也就不能再被看作是实体。

  与此同时,科学家对物质结构的认识也迅速深入发展。在上世纪30年代以前,经典物理学一直认为: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砖块”。1932年,科学家经过研究证实:原子是由电子、中子和质子组成的。

  以后,科学家们把比原子核次一级的小粒子,如质子、中子等看作是物质微观结构的第三个层次,统称为基本粒子。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