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朴实的树,一本真实的书——听钟杰老师班会课有感
本周,广西蒙山教育局选派9名优秀班主任来钟老师名班主任工作室跟岗学习。钟老师昨天下午上了一节班会示范课。
说来惭愧,虽是近水楼台,我却是第一次听钟老师的班会课。忝为工作室成员,但因为一直在高三,出去学习的机会不多,也较少参加活动,又在高中部,和初中那边交流较少。这一次借着她对外展示的机会,我去蹭蹭课,取点真经。
上的是女生课程——《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感受一:流畅简洁
PPT流畅简洁。
故事开篇:她15岁,他18岁。有悬念,有代入感。相同的年龄,相似的情怀。接下来的环节亦是如此,男主女主的个性,女主的悲剧命运,这是谁,阮玲玉。另一个,历经磨难,却最终破茧成蝶,她是谁,蝴蝶。讲完两段故事后,问题随即抛出:同一时代,同样美貌,同负才华,同经磨难,为何一个在25岁苦涩绝望芳华香消玉殒,一个81岁盛名而归寿终正寝?排除社会因素,阮玲玉的悲剧,哪些是她自身的原因呢?我们可以吸取哪些教训呢?集中两个问题,让学生讨论。
学生讨论简洁。没有为了追求所谓的热闹效果,要求学生长时间讨论。只要得出清晰的结论即可,不纠结,不过分发散,就事论事。学生在短时间内得出的结论已经证明了班会课的效果。自身原因:1.正确的时间做了错误的事情,2.识人能力不强,3.爱情至上者,4.没有底线,5.情绪化。吸取教训:1.正确时间做正确的事情,2.要为自己充值,3.学会转身(此处有钟老师金句:转身就是风景,拐角遇到男神)4.爱情不是人生的全部(爱情是个奢侈品,有诚更好,无亦无碍)。
感受二:深深想,浅浅教。
说实话,刚开始对钟老师的魅力感受多是来源于外界评价,可能因为实际接触较少,对她了解得不够深入,对她的书也看得不多,像那本《一个学期打造一个优秀班级》的书,我没看内容,光看题目,就妄自揣测,觉得有点短平快的味道了。(后来钟老师说过,那是出版商强求她改的)我这人不盲目崇拜人,但坚信一点,一个成名者的背后,一定有着他人不及的东西。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主动走近了钟老师,向她学习。上次去珠海听她的讲座,才真正感受到她在讲台上的风采和魅力。她的看似信手拈来,她的看似浅显通俗,其实都是源于她事前深入的思考和精心的准备。看似浅,却有着深厚的理论支撑;看似俗,却有着接地气的实用和对学生终身的良好正确的导引。面对初中生,给他一堆道理不如给他几个故事。选择怎样的故事学生会喜欢,选择怎样的讲述学生会期待,选择怎样的教化学生会接受。其实,钟老师在背后花的功夫,才是最重要的,呈现只是最后一环,前面,已走过万水千山。我惭愧于以前的因不了解的无知而生的些许疑惑,感佩于她的深深想,浅浅教。诚如钟老师所言,男女生教育,要做成一个课程,一个系列,这样才会有效果。一节课有一节课的精彩,一系列有一系列的深度。最终的效果是让学生终身受益。让他们在不自觉中被激励吸引,在自觉中做个有尊严有价值有幸福感的人。
钟老师在我眼里,就如一棵朴实的树,用她的实实在在,结出无数的芬芳之果;又如一本真实的书,有奋进的痕迹,有收获的喜悦,让人觉得有迹可循,有法可引,走近她,学习她,追着那一束光,将自己也带向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