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道学百问(北京白云观印行)
170、何谓日常起居宜忌?
起居宜忌,是指在日常生活及起居等方面的宜和忌。宜者,是对身体有帮助、有益的方面;忌者,不利于身体健康的诸多方面,需要注意和禁忌。
关于日常起居宜忌《抱朴子养生论》中说:无久(指长时间)坐、无久行、无久视、无久听。认为久坐伤肉,久行伤筋,久视伤肝,久听伤肾。不饥勿强食,不渴勿强饮。因为不饥强食则脾伤,不渴强饮则胃胀。身体要经常运动、锻炼;吃东西一次不宜太多,以减轻肠胃负担。劳勿过极,少勿至饥。冬天一定要吃早餐,夏天晚上睡觉前不可饱食。早起不在鸡鸣前,晚起不在日出后。心内澄(指心静)则真神守其位,气内定则邪物(指病症)去其身。行欺诈则神悲(指心虚、害怕),行争竞(指争名夺利、勾心斗角)则神沮。欺侮于人减富贵,杀害于物必伤年(指减寿)。要常以宽泰自居,恬淡自守,如此则身形安泰,灾害不干。并说:“养生之理,尽以此矣”。
日常起居养生,涉及到我们每个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能勤行此道,则健康有望,长寿可冀。
《太上保真养生论》说:才不至(指才疏学浅)而极思者,则志伤;力不胜(指力量不够)而极举者,则形伤;谋不至(谋略不足)而极图者,则智伤;势不加(指形势不利)而极奋者(指勉强努力),则气伤;积忧不已(指忧虑过度)魂神衰,积恶不已(指心里怨恨多,亦指干的坏事)魄神散。
同时指出:喜怒过多神不归室,爱憎无定神不守形。汲汲所欲(指欲望)神则烦,切切所思神则散。久言久笑神气伤,久坐久立筋骨损;寝寐失时(指睡眠没有规律)肝胆伤,跳走暴喘胃腑伤,喧呼诟怒胆气伤。所以养生之要,唾不及远,行不及骤(走路不可过急,指太快)。耳不久听,目不久视,坐不至疲,卧不及倦。先寒而后衣(感觉凉了再添加衣服)先热而后解(身上热了再减少衣服)。不欲极饥而便食,食诫过饱(不要等饿极了再吃饭,吃也不能过饱)。不欲极渴而便饮,饮诫过多。食若过饱则症块成(指肠胃等病),饮酒过多则损肝伤肾。不要过于安逸,也不能过度劳累。醉中不欲奔车(指醉酒不能驾车奔走),饱时不欲走马(泛指吃饱后不能颠簸急行)。不能多食生冷食物,不可多吃厚脂美味。不欲饮酒当风(喝酒后不能当风而卧,易中风邪),不欲沐发后露脑(洗头后须吹干,方能上床入睡,否则易患头风等症)。冬天不宜太暖,夏天不宜太凉。冬温则春有狂疫生,夏有疟疾发。
懂得健康之理、养生之道,贵在坚持,要将生活作息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联系起来,形成规律、养成习惯,不要过度消耗精气神,把握尺度,过劳易伤脏腑,过逸会导致气机不畅。古人主张劳逸“中和”,有常有节,才是健康长寿的秘诀和保障。
171、疾病是如何产生的?
疾病的产生,和很多方面的因素有关,诸如气候变化、饮食偏差、外部环境、自身阴阳、气血虚损、情绪、睡眠质量……。
中医认为,五运六气与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对人体的生理状况有着密切关系。气候变化的因素关系到两个方面,一是在天,即风、热、湿、燥、寒、火谓之六气;二是在地,即金、木、水、火、土谓之五行。依据五运六气学说,每年气候一般变化是:春风、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并认为一般的发病情况多是:春季肝病较多,夏季心病较多,长夏脾病较多,秋季肺病较多,冬季肾病较多。
中医最基本的病理概念就是寒热、虚实、燥湿等。生理、病理概念是寒热虚实(即气滞、血瘀、痰饮、积聚)。病因作用于人体,能否致病,关键取决于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如果人体内部气血运化失调,脏腑、组织、系统的生理运化功能产生故障,人体免疫力降低,长时间睡眠不足及质量不佳,摄取的水分又少,再加上外邪的侵人,身体就会产生疾病。概而言之,疾病的发生和变化,就是人体本身的正气和邪气此消彼长的两方面。
关于对疾病的认识,道教认为很多病症完全是自己一手造成的,《仙经》中云:“性命之限,诚有极也,嗜欲之情,故无穷也(生命是有限的,而欲望是无穷的)。以有极之性命,逐无穷之嗜欲,亦自毙之甚矣(以有限的生命,追逐无穷的欲望,这比自杀还厉害啊)”。《道德经》告诫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说明了“欲望”是健康乃至生存生命中的第一大杀手。所以调节情志(指心态)是养生保健的重要环节,也是预防各种威胁身心健康的一剂良方。古人云:“欲养形,先调神”(调神,即调心。泛指减少、克制私欲)。需要指出的是,大病的产生是由小病引发的,小病可以诱发并转变各种不可预测的疾病,故身体不适都应该高度重视。平时除加强自身锻炼外,还应注意季节气候变化、饮食调整,特别注意要保证睡眠时间及质量,每天多喝水、粥、汤等,这些都是预防及抵御疾病最有效的方法。
172为什么说“避风如避箭”?
风,指自然之风,亦包含潮气、湿气、寒气、冷气等。古人有“风寒所灾,百毒所伤”之说。以此来形容风邪对人体极易造成的伤害及程度。
《黄帝内经·素问》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外避邪风,内存正气,病还能发生吗)。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
人为什么极易中年而夭折,或手足、身体、面部瘫痪者,这是怎么回事呢?《灵枢经》告诉我们说:由于“数中风寒,血气虚,脉不通,真邪相攻,故中寿而尽也”《丹亭真人玄谈集》中说:“瘫痪,始于中风,原其病(得病的原因),皆由体气虚弱,荣卫失调,或为喜、怒、忧、思、悲、恐、惊所伤,或为酒色劳力所致。因而真气耗散,腠理不密,风邪乘虚而入(真气耗散,未加防范是因;风邪乘虚而入,致病瘫痪是果)。故刚开始有麻木疼痛者,乃风湿也。有口眼歪斜者,乃风中经络也。如左身不遂(左半身中风不能动),手足瘫痪者,乃血虚与死气也。如右身不遂,手足瘫痪者,乃血虚与湿痰也。如左右手足皆瘫痪者,乃气血大虚也”。文中指出一旦气血虚损,自己又对潮、湿、风、寒未加防范,邪风则乘隙而侵入神经、经络之间,是成为手足、身体、面部致瘫的根本病因。
道教养生,很重视防风避风,有“避风如避箭”之说。如唐代著名高道、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说:居住之室,必须固密,不要有缝隙,因为风气吹入,久居感觉不到。但极易伤风,如四肢不遂,或失音不能语者,皆由此而得也。《保生要录》中也说:常居之室,极令周密,勿有细隙致风气得入,久居善中人风者(人容易中的风邪),是天地之气也。能生成万物、亦能损人(天地之气,能生万物,亦能损害人的身体)。初入腠理之间,渐至肌肤之内,内传经脉,达于脏腑,传遍既广(邪风在体内无处不入),为患则深。同时也指出:凡睡眼,不能贪图凉爽,卧于风口,易招风得重症。当然,随着电气化的发展,现在用电风扇对着身体吹而入睡,或把空调的温度调得很低,以贪图一时之爽,故着凉生病、中风患者也越来越多。
《老老恒言》在谈及风邪致病时说:“风者,百病之始也”。关于湿寒之邪气,《内经》中则强调说:“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中了寒湿之气,则损筋脉、骨节风湿及皮肤疮疡等症)……故霉雨时尤宜远湿”。
所以,欲养生者,对于风、寒、潮、湿、冷之害,不可不知,更不可不慎啊!
173、人的生理状况和脏腑有怎样的关系?
据《黄帝内经·素问》中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指换牙阶段)发长。二七(14岁)而天癸(指月经)至,月事以时下。三七(21岁)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28岁)筋骨坚、身体强壮。五七(35岁)阴阳脉衰,面始焦,发始堕(面部颜色发黄、少光泽、头发出开始掉落)。六七(42岁)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头发开始花白)。七七(49岁)任脉虚,天突竭(指断经),故形坏而无子也(指不能再生盲)。
而男子的生理状况,据《黄帝内经·素问》说: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肾气充实,开始换牙、润发)。二八(16岁)肾气盛,天癸至(指精气),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指已经具备生育能力)。三八(24岁)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32岁)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斑白。五八(40岁)肾气衰,发堕齿槁(指肾脏衰弱,头发易落、牙齿不坚)。六八(48岁)阳气衰于上,面焦急,发鬓斑白(阳气衰、面发暗黄少光泽)。七八(56岁)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肝肾皆衰,形体开始变老)。八八(64岁)则齿发去(指肾脏衰,头发、牙齿开始脱落)。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气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今五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男子破阳太早则伤其精气,女子破阴太早则伤其血脉。故早婚早育不利于人的健康和长寿。
关于生理状况、年龄与脏腑的关系,《灵枢经》指出:气之盛衰,以至于人的生死(精气盛与衰,系到人的生死),这是为什么呢?经中说:人到十岁时,五脏皆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指好玩、好动)。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喜欢追逐新鲜事物)。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指精力充沛)。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已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鬓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不愿意运动,喜欢坐着休息)。五十岁,肝气始薄,胆汁始灭,目始不明(由于肝气衰弱,视力开始下降)。六十岁,心气始衰,若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指喜欢卧床)。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脾脏虚,皮肤枯燥)。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指言不达意,语言容易失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筋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
通过了解人的生理状况,年龄与脏腑的关系,可以有效把握人生每个年龄段的生理变化(脏腑盛衰变化)的情况,以此有针对性地从饮食、身体炼养等方面加以调整和适应,这对于养生保健、长寿是非常有益的。
174、何谓“七情六欲”及“修性炼命”?
性者,心也;命者,身体、生命也。修性炼命,即修炼心性、保养生命。修性炼命,贵在养心、修心、正心定意,所谓的修性以保神(保神,即指保养心性),安心以全身,爱憎不栖于情,忧喜不留于意,泊然无感,而体气和平。
《道德经》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登、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嵇康集》中说:世人不察,以声色是耽(指贪图声色之美),目惑玄黄(双眼被刺激的美色所迷惑),耳听淫声(双耳贪图邪淫美声),以滋味煎其脏腑(指贪图美滋厚味),醴煮其肠胃,香芳腐其骨髓,喜怒悖其正气(大喜大怒,伤精败气),思虑销其精神(过度思虑,伤及精神),哀乐殃其平粹(过度悲哀,殃及脏腑)。而善于养生者,清虚静泰,少思寡欲。知名位之伤德,故忽而不营(指不贪求,不图取);识厚味之害性,故弃而弗顾(知道美滋厚味不利于养生,故不贪得);外物以累心不存(知道贪图物欲则累心伤神,故不留),神气以醇泊独著(独存正气以内,不被外物所染)。旷然无忧患,寂然无思虑(旷然豁达,故无忧患)。
道教养生学认为:过度的心理情绪会导致神经系统功能调,引起体内阴阳紊乱,从而出现百病来袭、肌体早衰,甚至短寿的后果。情志活动变化的异常,会直接累及入体内脑。而生发多种病症。如:怒则伤肝,会出现烦躁易怒、头昏目脑等。过喜则损伤心气,气动则神散而邪气集,会出现心悸、失眠、健忘、老年痴呆等。思虑过度则气结,易使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消化液分泌减少,从而出现食欲不振、憔悴、气短、乏力、郁闷不适等。忧和悲都能伤及肺脏,恐则气下,易出现诸如耳聋、耳鸣、头晕目眩,甚至男人阳痿,女人经事不调等症。
《西山记》中说:“眼、耳、鼻、舌、身、意,谓之六欲,六欲伤于外;喜、怒、哀、乐、好、恶、思、谓之七情、七情伤于内”。故《抱朴子养生论》说:“所以保和全真者,乃少思、少念、少言、少喜、少怒、少乐、少愁、少好、少恶、少事、少机”。并说:“多思则神散,多念则心劳,多笑则脏腑上翻,多言则气海虚脱,多喜则膀胱纳客风(指易受风寒邪毒),多怒则腠理奔血,多乐则心神邪荡,多愁则头鬓憔枯,多好则志气倾溢,多恶则精爽奔腾,多事则筋脉干急,多机则智虑沉迷,斯乃伐人之生甚于刀斧,损人之命猛于豺狼”。
道教性命之学,养生之本注重动静结合、劳逸结合、补泻结合、形神共养。并认为七情六欲乃生之常情,以上所谈十二少与十二多也为养生所重,故不可多亦不可少,所谓过别为害矣。养生之法,应根据实际情况,要因人、因时、因病、因地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而炼之。
175、阿谓“酒、茶”宜忌?
酒、古人用于祭祀、礼乐及治病疗疾。如“祭祀必以酒,礼乐必以酒”。同时也应用于医学领域,如黄酒、药酒(有泡制用的、有作为药引子服用的)、火酒(治疗外伤,以活血化瘀、消种止痛作用)喝酒,古称之为“”品酒”,即品尝酒之醇度、香味等。认为酒能行气壮神、宣通经络,有润肌肤、益颜色、通荣卫、理气御寒,避瘟气等功效。然而,过则生害矣。如著名医学家扁鹊说:“久饮常过,腐肠烂胃,溃髓蒸筋,伤神损寿”。《本草纲目》中说:“酒饮之,体软神昏,是其有毒也(指多饮容易导致酒精中毒)”。同时指出:酒醉未醒或呕吐,大渴饮冷水、饮茶,使酒精人肾脏,为停毒之水,易患腰脚重肿,膀胱冷痛等症。饮酒不欲多,多即吐,伤肝损肾。并告诫:醉后不可当风而卧,不可吹凉风。酒醉、饭饱后不可行房事,轻者令人面皱无光、咳嗽;中者伤及肝肾等脏;重者伤绝脏脉,折寿损命。
酒能养生,亦能害生。少饮则益,多饮则反。《混俗颐生录》说:智者饮之则智,愚人饮之则愚。消忧畅志,发怒宣言(指以酒浇愁或借酒发疯),皆由此物。是以先王饮之以礼乐,贤人饮之以陶情性,常人饮之逞荒欲。大醉极伤心神,肝浮胆横,招风败肾(易招风寒而损肾),毁筋腐骨莫过于酒。好酒之人,必多患肺气兼风,腰膝沉重或膀胱冷痛等症。
茶,古人多应用于养生,医药方面。认为饮之可以提神解乏,除脂解腻,清心明目、消渴去暑,有促进肠胃消化的功能和作用。茶叶中还含有较丰富的氟,可以补充人体钙质,预防龋齿、去除口臭等。
喝茶,又称为“品茶”。古人还将茶与“道”结合,认为喝茶不仅为了解渴消暑,而是“清心、养性;谈玄、论道”。故又称之为“品茶论道”或“茶道”。这是对茶的最高褒扬及“品”的最高境界。
关于饮茶,据《本草纲目》中说:“茶饮者,宜热、宜少,久食去人脂(能除脂肪),令人瘦,下焦虚冷”。喝茶不是喝得越多越好,也不是什么样体质的人都宜喝。酒能醉人,茶亦能醉人,故不宜多喝。体质强、吃得胖、易上火的人宜喝茶;体质瘦小,气血虚弱的人则不宜多喝。另外,晚上不宜喝茶。饥俄时不宜喝茶。隔夜茶犹须忌之(即先一天的茶水,第二天不能再喝)。生病及治疗期间不宜喝茶。水不开泡的茶不宜喝。霉变的茶叶不能喝。服药不宜用茶水、茶凉不宜再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