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读《资治通鉴》札记道学•国学•养生

汉朝的老实人王陵——读《资治通鉴》点滴(十五)(洁本)

2019-02-06  本文已影响108人  mediaview

今天读《资治通鉴》遇到了汉朝的一个老实人——王陵。

话说刘邦得天下后,论功行赏、大封诸侯王。这活儿跟项羽当年干得一样。只是项羽是老实人,分封诸侯就真的分封了。而刘邦接下来却找各种借口把韩信、彭越、英布等等异姓王一一剿灭。为了江山姓刘,刘邦把“欲先取之,必先予之”的把戏玩得炉火纯青。最后,他当着群臣的面斩杀了一匹白马,说“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这就是赫赫有名、对历史影响深远的“白马之盟”。

没想到等刘邦去世后,他老婆吕后掌握了大权,第一个打破刘邦定的“白马之盟”这一政治规矩,大肆分封吕姓王。上会讨论的时候,右丞相王陵第一个跳出来反对吕后的提议,说如果封吕姓为王,违背了“白马之盟”。吕后一听脸色就不好。

这里简单介绍下王陵。这哥们出身沛县豪门,早在刘邦当乡镇干部时,两人就相识。但汉初起义,王陵素来不太看得起泼皮无赖刘邦,自己拉起队伍单干,不愿意归顺。后来,项羽将王陵的母亲“请”到楚营作为人质,试图挟母令王陵投奔自己阵营。没想到,老太太认为刘邦是天下之主,让王陵好好跟着刘邦干,然后自杀了。这下子王陵才全身心投奔汉营。刘邦对王陵起初不愿归顺一直耿耿于怀,加上王陵还跟刘邦最讨厌的雍齿交往密切,所以很晚才将王陵封侯。不过,刘邦对王陵的人品还是信得过的,所以选了他和陈平、周勃做托孤大臣。

按道理说,陈平跟刘邦的关系应该比王陵更铁,更应该维护刘邦“白马之盟”的政治遗产和刘姓江山。因为刘邦对陈平有知遇之恩,而王陵则是被迫参加革命、且不太看领导脸色的主。但当吕后问陈平、周勃的意见时,陈平、周勃却厚颜无耻地拍马屁说,“高帝定天下,王子弟;今太后称制,王诸吕,无所不可。”果然,太后很满意他们的回答。

会后,老实人王陵质问陈平、周勃,“当时白马之盟时,哥几个都在场啊,这会你们怎么完全把这个原则抛在脑后呢?以后怎么有脸见在九泉之下的刘邦?”这二位避重就轻,含糊地说,“跟领导当场辩论翻脸,我们不如你;但要保护刘姓江山,你不如我们。”

这之后,王陵果然就被调离右丞相岗位,同样递交辞呈回老家了。在吕后去世后,陈平、周勃确实在剿灭诸吕势力、保卫刘姓江山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冥冥之中,政治是有规律的,那就是排斥心直口快的老实人。如Max Webber所言,以政治为业要尊崇“责任伦理”,而不仅仅是“信念伦理”。也就是说,不能只关注行动的道德理念,而要考虑行动的政治后果。简言之,政治场域允许某种非道德性的行为,无论是不讲诚信(刘邦分封诸王先与后取)、违背誓言(陈平、周勃假装支持吕后分封吕姓王),只要最终能带来好的政治后果(比如天下太平、守住了刘姓江山)。

老实人通常道德感很高,很难干得了骗人、违约等等违背良心的缺德事。所以,他们投身政治领域,往往很难取得伟大的成就。总之吧,古今中外都一样,老实人都不适合以政治为业。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