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照片拍不到位,那就“手动PS”一下!
每次出门
手机里都能多出几十张照片
但大多数都是
当时觉得“啊!!真是太好看了!一定要拍下来!”
回家再看“啊……我当时为啥要拍这张照片来着?”
比如
额,就是一棵梅花树啊……
我当时为啥要拍这张照片来着?
emmm……
好像是觉得这些小白花聚在一起的样子
让人觉得
是一抔雪花被吹了起来
这样的回忆
和花盆无关
和背景的白墙黛瓦无关
它们便无需出现在我们的画面里
我想
把这棵“雪花树”种在泥土里
先用铅笔画出“雪花被吹起的”外轮廓
以及树干、树枝的轮廓
然后用杏色画出“雪花”
用深棕色画出大树干和土地
(如果没有杏色,可以试着用白+土黄代替)
(深棕色 = 深紫 + 棕红 + 草绿)
用更多的杏色勾勒出花瓣点点的样子
参照梅花树,画出枝丫
不需要画出所有你看到的枝丫
(不然会瞎的……)
在控制好画面的疏密关系的基础上
模仿枝丫生长的大致趋势
也就是说你画的树枝
要有密集的地方,也要有空隙
并且没有一处的疏密关系是一样的
最后加上点点
点花苞的方法和画树枝的思路相仿
注意疏密关系wa!
然后加上一只小猫
鼻尖上添一瓣梅花
它让我时时记起
见到这株梅花时的感受
——好似一抔雪花被吹起,飘扬在空中
以上
就是我们“手动PS”的技巧之一
—— 替换现实场景
这个方法对下面的皂片似乎没啥用
emmm……
我当时为啥要拍这张照片来着?
哦!我好像是被这朵花花美到了的!
但是因为手机镜头实在是拉不近了……
于是拍了一整个花枝
那在画的时候
就画这一朵花花就好啦!
然而
“美”的感受绝不是独立存在的
“美”存在于那个当下的语境里
所以得把周围的花花和花枝都囊括进画面里
只是不需要刻画它们的细节而已
先用彩色铅笔勾勒出我们需要的部分
除了需要重点刻画的那朵花花
用水彩平铺周围所有的区域
用不同的红色区分不同的背景区域
用很多水让颜色恣意流淌
接着用彩铅刻画细节
最后再用水彩
调整整个画面
以上
就是我们“手动PS”的技巧之一
—— 截取部分画面
还有一种让人特别胸闷的照片
就是哪哪儿都挺好
就是那只蜜蜂实在是……
完全没有镜头感!为啥老是背对着我!
于是我决定把它换掉!
画一只上镜的蜜蜂!
嗯!
就是这样!
老规矩
先画花枝
再确定花花的位置
换一支活动铅刻画细节
用水彩铺上大色块
哪儿是粉色的
哪儿是棕色的
先全都填上
然后再加入层次
层次越多,越显眼
一幅画面里
显眼的焦点要少而集中
以上
就是我们“手动PS”的技巧之一
—— 替换画面元素
啊!
今天的教程就是这样!
“手动PS”三宝:
01 替换现实场景
比如把花盆里的树
种在地里
再画一只驻足的猫
02 截取部分画面
比如
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乱花从中,就刻画一朵触动我的花花
让背景荡漾开去
03 替换画面元素
比如
蜜蜂模特不听话就把它换掉啊!
手动实现摆拍效果
啊!
就是这样!
记录旅途中每一寸的好光阴
就靠“手动PS”三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