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真的会想要割舍祖国利益?

2019-03-21  本文已影响0人  黎明_04c1

记得求学时期,历史课本上对袁世凯的评价几乎都是贬义,伴随着对他抨击的就是与日本签订的出卖中国主权的《二十一条》,那么曾经在朝鲜大败日本,视日本为最大之敌的袁世凯当年究竟是在怎样的形势下签订了一份怎样的不平等条约呢?袁世凯真的像书中所写的那般甘愿沦为人们痛恨的卖国贼吗?

袁世凯真的会想要割舍祖国利益?

虽然袁世凯还是与日本签了这不平等的条约,但可以看出来他对这件事一直耿耿于怀,当时的大环境是,英法等国均陷入欧洲战场,美国置身事外,没有一个国家愿意帮我们一把,而当时的北洋政府根本无力抵抗强大的日军。

所以条约是一定要签的,其实当时很多有识之士都明白袁世凯是迫不得已的,国力孱弱只能任人宰割,袁世凯做的很好了,条约签订后,胡适就说过:“吾国此次对日交涉,可谓知己知彼,既知持重,又能有所不挠,能柔也能刚,此则历来外交史所未见。”

近代史学者蒋廷黻也说:“关于二十一条的交涉,袁世凯、曹汝霖、陆宗舆诸人都是爱国者,并且在当时形势之下,他们的外交已做到尽头。”

而袁世凯在签订条约后,将五月九日定为国耻日,并说:“经此大难以后,大家务必认此次接受日本要求为奇耻大辱,本卧薪尝胆之精神,做奋发有为之事业。……埋头十年,与日本抬头相见,或可尚有希望。若事过境迁,因循忘耻,则不特今日之屈服奇耻无报复之时,恐十年以后,中国之危险,更甚于今日,亡国之痛,即在目前!”

所以说,弱国无外交,我们只有奋发图强,才能不被别人欺负,才能一血当年的耻辱。

就像钓鱼岛,都二十一世纪了,还是不轻易武力收复,利益权衡。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