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也是一门学问
杨澜的新书《提问》告诉你学习成长不仅仅是要会读书,会记笔记,有优良的记忆方式,有效的提问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提问是将输入的信息无法立刻内化成自身能量,而进行的吸收营养时添加的辅食。
有效提问,将显著提高你的沟通和学习力。
提问不仅仅只是问一个为什么就万事大吉了,小小的一个问题也需要一环又一环的规划,最基本的就是要找到适合的提问关键词,而不是机械化的一问一答。
提问之前
研究受访者,经由高级语境理论和低语境理轮洞察提问文化,语言和非语言两翼并进,从策划案推进到问题单,提问便完成了从口头语言到肢体语言的双重准备阶段。
苏格拉底曾说:“我唯一所知的就是我一无所知。”我们想要求知就要不断地提问,没有人可以聪明到对所学所见毫无疑问,通过提问,满足了我们来源于内心想要知道的强烈好奇心,也让我们对类似的问题,有了更深一层次的理解。
探索如何系统而有效地提问,就让我们从案头准备阶段开始。要对受访者有足够的了解,在提问之中保持认知互动的沟通方式。
提问开启
通常,开放式提问更利于暖场;闭合式提问单刀直入,但也有风险。
提问开始暖场是十分必要的,要把受访者的思路打开,不再感到局促不安,能够轻松自如的和你进行沟通。
用正确的提问,和受访者拉近距离,让嘉宾觉得自己在访谈中得到最大的尊重,没有人不喜欢被赞美,适当的夸奖受访者,能拉进你们之间的距离。
图片来自微博场景化提问
抵达现实场景,进入受访者的真实地带;重返特定场景,引发受访者的记忆。
场景化提问不仅有利于舒缓受访者心理状态,更有利于丰富的信息在场景中戏剧化交集,具备使提问实现具体化、细节化、故事化的强大功能。
让受访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能让受访者想要倾诉的闸门打开一条小缝,随着问题和交谈的愈加深入,他(她)想要跟你沟通的欲望就越发强烈,整个访谈就会正式进入轨道。
共情式提问
利用问题建立共情关系,通过提问引起受访者积极的心理与情感回应。共情是站在同一角度,用提问彰显双方的对等关系,并表达理解。
共情不是同情,共情的关键词是“共同”和“共识”,在互惠中求同,让提问者和受访者对问题有相同的立场和观点,让受访者感受到认同感,能够激发他(她)和你谈下去的勇气。
假设式提问
依据受访者特质,探究假设式提问的应用范围,通过提问完成激发与重构,假设式提问是一次成就新认知的创意头脑风暴。
假设式提问分为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人不同的生长环境,提问前要探究问题内容是否适用,如果实在不知要怎么提问,可以选择一些通用的句子,不论如何假设式提问要慎用。
图片来自微博转场式提问
转场式提问是将正在进行的谈话推入新阶段,转向新轨道,它是提问者掌控谈话节奏,优化谈话价值的提问方式。
看似不怎么符合关键词的提问,恰是良好的转场开端,让受访者没有防备,没有压力的与你促膝长谈。
阐述式提问
阐述式提问分为引文式阐述和类比式阐述。
运用引文、数据、例证等完成话题引申和观点论证,是引文式阐述的主要功能;类比式阐述则是通过相似(相反)组合和“最”式组合的提问方式促成双方更具价值的研究和讨论。
质疑式提问
质疑式提问是提问者采取温和或极端的风格,以对抗的方式发掘事实真相,曝光隐秘信息,找寻问题症结,揭密历史内幕的提问方式。
图片来自微博婉语式提问
婉语式提问是采取婉转、迂回、间接的提问方式,去触及难以接近的敏感话题,禁忌话题或隐私话题领域。
提问中的留白
提问中的留白,并不意味着交流中的空白,而是提问者在倾听中的沉默和倾听中的反馈,是通过有效倾听所达成的认知上的默契与共鸣。
结语式提问
结语式提问是宣布或暗示谈话终止的提问方式。
提问结束,并非意味着终止,是对,下次对话的预约,是缔结新关系的起点,是持续的认知更新。
杨澜新书《提问》重点理解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