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建议》第六十六条
劳动和智力发展
劳动必须伴有智力的应用才是真正的“劳动”。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人除了满足生理需要,安全,归属和爱,尊重需要,更高纬度体现在对自我实现的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自我,将潜能发展最大化。所以,劳动本质绝不是“放松与调整”以及作为责任义务的体力劳动,苏霍姆林斯基强调的劳动本质是“项目化学习”,是关乎学生智力发展的创造性劳动。
学校生活的智力丰富性,在大多数情况下,取决于能不能把智力活动和体力劳动密切结合起来。课外小组是教育少年学生的一种重要形式,课外小组活动的价值就在于使每一个学生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尝试自己的禀赋和能力,在具体的事情中表现自己的爱好,找到自己心爱的工作。他们的学校组织了许多课外小组:少年植物栽培家小组,育种小组,园艺小组,养蜂小组,机械化小组,电工小组,无线电小组,钳工设计小组,车工小组,动物饲养小组,养花小组……没有这些使学生的探索性思维充分发挥的课外小组,就既不能设想有真正的智育,也没有情感和审美的教育。为学习而学习,学习就会变得枯燥乏味,让学生失去对知识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所在学校“劳动”的本质是项目化学习。学生通过大量的试错,尝试找到自己的热爱,找到最大限度地适合孩子们天赋的那项工作,争取在每一个孩子心理点燃起热爱劳动的火花。针对项目化活动,教师或者引领者会提出明确的任务。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开展相应的学习,这种学习通过大量阅读,寻求小组合作,或者老师指导,达到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智力准备。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会伴随枯燥的体力劳动,当他们的项目获得成果,孩子们收获满满的成就感,获得继续深究下去的动力。
书中举例说一个叫尤尔柯的学生,开始喜欢学校养蜂场活动,又在养兔场和少年育种小组待过。但真正使他入迷的,是在少年机械化工作者小组里的活动。尽管机械小组里会从事一些单调的,一点也不吸引人的劳动,但是这样的劳动都服从于一个有价值的意图(学生们试着安装一台新的汽车),这个意图鼓舞着大家工作,双手的工作跟有意义的创造紧密地结合,事实证明,思考与双手的联系越紧密,劳动就越加深刻地进入学生的精神生活,成为他们喜欢的事情。因为创造,需要知识的辅助,他们会不断地进行主动阅读学习,这种阅读跟必须识记,背诵和保持在记忆里的那种学习并没有什么联系,这是一种由于对创造性劳动的兴趣而激发的阅读,是一种想在双手的工作中取得成就的愿望。这种阅读对于培养智慧,扩大眼界,特别是对于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脑力劳动的风格和特点,起着很大的作用。这种阅读能培养学生的深刻理解,深入思考所读的东西的实质的能力。
如果劳动中没有精神生活,就会出现死记硬背的现象,它不仅消耗学生的智力,而且使精神空虚。每一个课外小组都是一个创造性劳动和完满的智力生活的中心,苏霍姆林斯基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劳动者,思考者,探索者,使他们在有趣的,令人鼓舞的创造活动中来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紧张的体力劳动从来就不是最终目标,而只是实现既定意图的手段,思考才是主要的,学习和劳动的结合,就在于干活时思考和思考时干活,双手的精确动作在实现着同样精确的设想,少年们就变成了聪明的思考者。
可以说,苏霍姆林斯基的学校是工业时代理想化状态下的学习形式,我们既羡慕他们的学习生活,又能感觉到那样的工业时代的学习已经离我们远去。我们可以为现在的学习换一种怎样的形式呢?
以语文教学为例,学生想要学好语文,首先要有语感,语感可以通过大量的丰富的阅读获得,那孩子如何爱上阅读?这就需要教师开展美妙的晨诵课程,长文挑战课程,不仅让孩子们潜移默化大量识字,同时还能训练其语感。其间,教师还会进行不同类型的朗读指导,字源识字等工作……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是一个又一个课程的穿越学习,只有将学生的读,思,写,讲,演,行成一个完整的学习闭环,学习才可能变得生动有趣。如果只是干巴巴的讲解课文,对于缺乏知识背景的孩子,课文内容比较难理解。对于知识背景广阔的孩子,课本内容又会太浅显,所以,只有以不同的课程类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夯实学生的知识背景,学习活动行成闭环,学习才真正指向思考,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