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之光
2013年的时候,我再一次见到了萤火虫。那似乎是一只迷路的萤火虫,形单影只,在空阔的路面上慢悠悠飞行着,一点莹莹的绿光,显得可怜无助。我们就这样美丽而意外地邂逅了。彼时,我已经四五年没有看到过萤火虫。我的内心升腾起一种不可名状的感动,夹杂着澎湃的欣喜,潮水般漫延向黑夜。它一点点飞远,我一点点跟着,直到它彻底融化在沉沉的夜色里。我不知道它要去哪里,我也不知道它是否还能找得到自己的同伴。
现在,已经快七年了,我再也没能有机会碰到萤火虫,只好到记忆里去打捞萤火虫的影子。
小时候,村里还有几条深深浅浅的河沟,到了夏天,那里便是我们消暑的好去处。五七个小伙伴,赤条条的,就在小河里游泳。打水仗,抓鱼,捉虾,摸石头底下的小螃蟹,其乐无穷。累了,就躺在岸边凹凸不平的青石上,看着河边的柳树、杨树,投下浓密的阴翳。
白天,热闹欢快自然属于我们。而夜晚,萤火虫点亮了寂寞的乡村。
天擦黑时,村子里渐渐亮起了灯。除了几声寂寥的狗吠,乡间的夜晚是静谧的。林子里并不安静,一束束手电筒忽上忽下地照着,眼神好的抢在别人前面一伸手就摘了树上或地上的知了。萤火虫也凑热闹似的,影影绰绰地点着自己的灯,在不远处汩汩流淌的小溪边,飞来飞去的。它们三五成群,如同赴一场盛大的晚宴,在舞池里翩翩起舞,优雅温婉。好似天上的星子,可爱的小生灵们眨呀眨的,它们那淡绿色的光成了乡村最柔和的梦。天上有一条银河,乡村的夏夜也奔腾着一条河,那流动的光带,是守护村庄的天使。老人们说,每个去了的人,都化作了夏夜的萤火虫。原来,老去的人并没走远,在守护着我们呢;那些流浪在外的人,他们是否得到了眷顾呢?很久以后,我才知道,原来日本人也有这种关于萤火虫的美妙说法。
回味总是让人动容的,现实是干涸的河床空空荡荡,寥落的又何止是萤火虫?让人聊以慰藉的是付新华的《故乡的微光》,不然,何处寻觅萤火之光?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夕殿萤飞思悄然,落叶满阶红不扫。”“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诗词里的萤火虫触手可及,它们熠熠生辉,飞舞在古典诗歌里,为我们留下一腔诗意,而现实中萤火虫正越来越少,这也是作者为什么去研究萤火虫,去保护萤火虫,正如作者自己所说:“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更多人见到萤火虫,意识到生活中有萤火虫、童年里有萤火虫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
法布尔在《昆虫记》中称萤火虫为“发光的蠕虫”,并为它们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者详细地写到了萤火虫获取食物的方法以及尾巴上小灯的奥秘。法布尔让我第一次对这种微小的昆虫有了初步了解,而付新华的书则让我对本土的萤火虫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可以说,《故乡的微光》以一种自己特有的方式,呈现了作者的研究成果。全书分为“寻找萤火虫”、“发现萤火虫”、“寻萤人的守望”和“再见,萤火虫”四个部分,我最喜欢的是后两章,带有浓厚的人文情怀。
所有的美丽,即便被揭开了真正的面纱,也丝毫不影响你去喜爱这份美,没有人会因为月球表面的坑坑洼洼而厌恶月华朗照的时候。对于萤火虫,我亦是如此。萤火飞舞闪烁,星星点点,是一种美丽;那在黑暗角落里的幼虫缓缓蠕动,探进蜗牛壳中,大快朵颐地吃着蜗牛肉,然后又扬长而去,这固然会颠覆我对萤火虫的美妙想象,但焉能不说弱肉强食也是自然万物亘古不变的法则,由此体现出一种原始的秩序之美?形形色色的萤火虫,我叫也叫不上名字,我只知道,作者踏山访水并不惬意,甚至会搭上性命,而正是因为他,我们才得以对自己这块广袤土地上的萤火虫有了系统性认识。
我感动于作者留下的日记中的点滴,那里面洋溢的是炽诚与热情。从2000年到2012年,这些片段,记录了作者追寻萤火虫的足迹,在这追光中,作者也是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你愿意用一生等待,然后呵护这短暂的光亮吗?”(野坂昭如《萤火虫之墓》)作者无疑是矢志不渝的。他当然痛心,他有理由痛心。城市里的楼房越盖越多,不断向乡村蔓延,萤火虫无处可栖息;农耕制度也在无形之中伤害了生于斯长于斯的萤火虫;还有那些“嗅觉灵敏”的商贩呢,看到婚礼上放飞萤火虫的商机,就不惜一切代价地捕捉......所以,他研究,他奔走呼告,他学习借鉴日本人在保护萤火虫上所采取的一些措施。我想,我们也能为这些小小的生命做些许的努力!
我忘记自己逮过几只萤火虫,囊萤这样的事从来没做过,也没有车胤那样勤学苦练的精神。小时候觉得车胤还挺聪明挺浪漫的,现在想想,车胤有些残忍,每晚逮数十只萤火虫供自己读书,可怜萤火虫不能在广阔的天地里求偶繁殖,延续生命。以后,我是断不能下此毒手的,“萤火虫是星星的眼泪”,我宁愿萤火虫流光溢彩,而非垂泪点点。
想起来伊能静那首《萤火虫》里面的歌词:“谁还会记得你燃烧光亮?”我不会忘记,我想,越来越多的人,也会想起来。没有了萤火虫,璀璨的只有夜空,大地多么寂寞;没有了萤火虫,流动的只有晚风,乡村缺少了诗意。不久后的某一个夏天,我要赴一场约定,看夏夜的火树银花,都在你们身上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