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研修日志

观看《教材的有效使用》有感

2022-05-18  本文已影响0人  听雨轩1号

        今天观看了郑州市基础教研室叶晓军老师作的《初中物理教材分析及有效使用》讲座感触颇深。

        叶老师用了两个半小时,把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到第六章的内容做了分析。在工作中我感觉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远远比老师们对教材的理解要深得多,广得多,但是今天听了叶老师的讲座,感觉与他相比可谓是天壤之别。

        叶老师在分析公式教学的时候,提出一定要教给学生公式引入的方法,比如说速度公式、密度公式,这些公式的得出都是用比值定义的方法,要让学生正确清晰的形成概念。

        习题教学的时候选择的习题一定要有目的性。选用的习题是用来弥补新授课的空白,让学生解题的时候说出解析的过程,这样才能体现出学生真正对知识的理解。也可以在学生做题的时候提供真实的场景便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使学生的思维“可视”化。还可以构建模型的方法。比如说,把实际的场景通过构建模型的方法转换为光路图等。这些方法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非常有利的,也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知识得出的过程也是有一定方法的,比如说我们举例举出大量的例子来分析振动可以发声。在这里就应用到了归纳法。我们把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的问题。当然,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得出过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比如说物理中的许多实验都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使学生经历完整的实验过程,然后分析观察到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得出结论,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得出过程,理解得更深刻,用起来更得心应手。

        易混淆的概念,一定要给学生一个清晰的、明确的答案,比如说声与声音,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呢?要引导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理解识记。在学习声音的特性的时候还要指出,声音的普性一一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音色不变。再比如汽化与汽化的方式、蒸发与汽化等这些易混淆的概念,可以通过实际例子、一些简单的练习,让学生从中具体区分清楚。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研读课本,理解教材,把教材作为教学的一个资源,进行创造性的使用,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教给学生方法,使学生形成思维的意识,培养起核心素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