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之光也能彼此照亮

2022-09-27  本文已影响0人  孔繁竹

从教育史来看,教育经历了家庭与社会共同承担教育的职责到现代学校承担起最重要教育使命的过程。可唯物史观告诉我们,既要辩证的看待历史长河中出现的某一亮点,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它的未来。

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就开始了一场促进教育改革的运动,八十年代,更是把改善中小学教育、增进父母参与调成了学校教育的常态。而同时期的中国,刚刚恢复了高考,加上中国传统文化下的人才观影响,“唯分数论”的大潮迅速蔓延,尽管1986年我们也倡导素质教育,可是学校之间的考评、教师的考评、学生的考评制度,决定了“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依然被烙上了“分数”的印痕,有些人甚至依然走在追求分数的这条成王败寇的路上。但是也有一部分巨人,站在教育的高处看教育,站在时代的前面看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想和建议。

(一)问题与现状

我是一名在县城重点初中任教30多的老师,在21世纪的今天,在家校共育方面,发现身边存在很多问题,但也有很多转变。

首先关于人才观:人们已不仅仅局限于对分数的追求,开始把“成才先成人”也即“立德树人”当成了教育的第一要务。

其次,在家校沟通上,还处于学生在学校有问题了,教师再通知家长配合教育学生;学生在家有问题了,家长才想起找老师“帮忙”,跟老师沟通。而在沟通的过程中,由于教师与家长的地位不平等,而使一些老师批评家长像批评学生一样,家长、尤其是差生的家长也就更不愿意跟老师沟通;还有的家长由于认识不到家校沟通的重要性,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无动于衷等。

第三,在家校共育上,由于大多数家长的文化水平不高,很少有家长能提出更好的活动建议,对老师要求学生和家长共做的亲子活动,很多家长因在外地打工而无法完成。

(二)积极应对

我们的班级是八年级重新进行组合的。所以我接手这个班时,与学生和家长的熟悉程度是不一样的。很幸运的是:我七年级所带班的班长正好分到了这个班。所以班级工作的推进能够很快走上了轨道,可是大多数学生和家长却是新面孔、新思想。该如何做才能带好这个班,让性格各异、状态多样的他们都变成更好的自己呢?

首先,了解个人状况,性格、特长,优点、缺点,同时也对家长做了一定的了解。知道了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是什么,根据孩子状况,及时调整他们培养孩子的方向。

其次,坚持每两周给学生写一封信、给家长写一封信。给学生写信是为了指出孩子的问题,为了给孩子们未来留下一个美好的记忆,所以语气是平和的,没有指责,只有爱意;给家长写信是为了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孩子们的成长中来,于是把班级的发生的有意义的事,编写成故事(人名用ABCD等符号代替),让家长猜猜“他是谁?”,问家长:孩子遇到这样的问题了,我们大人该怎么做?这时候,我的身份也是家长而不是老师。总是怀着感恩的心情与家长交流,感谢他们对我工作的支持。对于他们的建议,我会酌情考虑,我相信团结的力量。

第三,因为学校不主张召开家长会,我会每隔利用星期天在线上召开一个自愿参加的小型家长会。不在意人员全不全,只在意参与者尽心尽力。但正是因为有这一部分家长的坚持学习,勇于探究,班里很多问题迎刃而解,甚至还可以带动其他人,形成了一个温馨和谐、积极进取的团体。

第四,组织学生开展多方面的活动。学生是活泼好动的,学生是心灵手巧的,学生是······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我们班利用星期天特意组织研学活动,另外还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剪纸、做面塑等。看着孩子们的笑颜,如春花般灿烂,我也是幸福感满满啊。

(三)展望未来

原来的我,虽然没有学习新网师家校共育,但以尊重为前提、以爱为基础、喜欢借多方合力促一件事成功的我,其实也正走在家校共育的路上。但还是感觉缺少理论支撑,所以选课、背书、啃读,如遇甘霖,酣畅淋漓。

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不知不觉中已遵守了很多家校共育的原则,如:与家长目标一致原则、与家长坚持平等的原则、尊重儿童的原则、方法多样和长期坚持的原则,但也有很多问题还没找到解决的方法,比如校外资源不足、部分家长积极性不高等。

我知道在家校共育的路上还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我也知道自己的很多做法需要完善,我更知道为自己的行动找到理论支撑会让我走得更远。

但我愿作一团萤火,点亮自己,也照亮他人。我愿于大家一起,为家校共育搭建平台,并在这个舞台上尽情地表演。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