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救世主
“丁哥一来,我们哥儿几个的前途就有救了。”
“王庙村的前途也有救了。”
“有了这种想法,你们就已经没救了。”
书名《遥远的救世主》点题之笔,在书本的三分之一处出现了。
“咱们翻开历史看一看,你从哪一行哪一页能找到救世主的记录?”没有,从来没有,从来都是救人的被救了,被救的救了人。
如果一定要讲救世主的话,那么符合和代表客观规律的文化就是救世主。这话在这儿讲有点转文了,具体到咱们当下这事,就是认准市场,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受别人受不了的罪,做别人做不到的成本和质量。——这个就是你们的救世主。
扶贫的本质在一个扶字,如果你根本没打算自己站起来,老天爷来了也没用。”
这也就是为什么从一开始,他们就注定没救了。他们是被丁元英从井底带到井边,看看井外边那样的世界到底如何。然而,他们并没有能力自己爬到外面,还是跌落井底,因此患上精神绝症。
所谓“精神绝症”无非是本来安贫乐道的人,机缘巧合得以窥见到那些可怕的东西,瞬间觉得自己仿佛活在地狱之中,不再像个人。
书中典型的小人物,见识到了1996年有人拥有一套40万元的音响组合,他瞬间心理防线崩溃了。我自认为是个音响发烧友,我那破音响还当个宝贝,货比货得扔。
在后来他入股音响公司,还没当经理就到处派印着经理的名片,开着公司的宝马到处转悠,他感受了90年代上层人士的生活,幸福得撒不开手。
可惜后来梦碎了,他开惯了宝马,再也没办法开回出租车;他做惯了经理,他再也无法去卖唱片;他就是患上了所谓的“精神绝症”,最终选择了从楼顶跳下来,结束了短暂的一生。
那个年代,网络还不发达,许多的人并不知道贫富差距那么大,都以为大家都活在井底,实际上那时候就有不少人先富了起来,只不过那时候信息闭塞,所以大家都相安无事。
而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的普及,让你打开朋友圈,就会看到别人的生活,同时在你的潜意识里面,就会默默对比自己的生活。这无疑更是大大缩减了每个人的自由空间。我们很难逃脱网络的枷锁,在这种禁锢中,我们就会更加迫切地想去追寻内心的恬静。不然,我们就会陷入这种“精神绝症”之中。
想要改变实际上很简单,却也很难。为什么焦虑?不是因为没有知识,而是知道的太多了。但是因为没有上升到智慧层面,没有解决方案,知道的更多就有更多的焦虑。其实,我们更多的焦虑是源自于内心的不自在。
改变的办法,实际上并没有太多,因为井很深,在井外边的可以永远在井外边。他们不会让你轻易爬出井,他们甚至会堵上。
我们许多人所接受的文化一直是弱势文化,就是依赖强者的道德期望破格获取的文化,也就是期望救世主的文化。而井外边的人,也可以说那些先富起来的人,他们可从来没想过让你爬出来,让你富起来,而是想着怎么让自己更持久的在井外边,顺手就把井盖堵起来了。
这也回到了这一大堆废话的最前面,王庙村为什么没救了,为什么没有救世主。不会的,有的只是压榨者与被压榨者,在井底安心待着吧,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