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3-从此戒掉了戒尺
昨天把我们家的戒尺挂门板上了,以后只会看看,不会再用了。随后,王小幺快乐的像一个真正的孩子。
昨天我们家进行了一次家庭会议,重点批判了我。王小幺主持会议,整个过程发言最多。
1、讲诉了她最近对我发脾气是因为我多次不回应他的诉求,导致她很生气。恶魔从笼子里出来了。
解决办法:让我改掉回家一放松就看手机的毛病,我做好了有奖励,做不好就要有惩罚。
2、讲诉了自己有一个困惑,为什么被教训的时候都是小孩子错,大人都是对的?我正准备回答的时候,她来了一句,是因为大人有经验吗?我哭笑不得。
3、讲诉了有的事情,不敢跟我们讲。因为担心被爸爸妈妈惩罚。
解决办法:之前有定一个规矩,犯了错误需要接受戒尺的惩戒。有了戒尺之后,父母在使用戒尺的尺度上,有时候也把控不好,有时候因为担心被惩罚而快速认错或者认错的目的是为了减轻惩罚。因此,我们决定家里的戒尺从此弃用,把它挂在门板上了,看着戒尺就想起新的约定,能看也不能用。
说完戒尺要挂到门上,王小幺显得很兴奋。我找不到戒尺的时候,王小幺说她知道,因为是她藏起来的,然后给我们一个诡秘的坏笑。然后屁颠屁颠的爬到床底下把戒尺给找出来了。直到睡觉之前都很兴奋。
此情此景,想到了我们在面临的各种指标和deadline的压力的时候,以及这些压力解除的时候,心情和表现都是一样一样的。那种快乐,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正快乐。
往后小孩子面临压力的机会还有很多,适当放低对她的预期,要用另外一种她自觉自发的模式来规范自己,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导向。
习惯,意志,价值观,思维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自己30多年形成的思考能力和约束,无法浓缩6倍,作为标尺来衡量小朋友。
反思:
1、从自身出发,避免无差别不区分年龄的衡量和要求。自己也要学习和理解小孩子不同年龄段的接受能力,执行能力,领悟能力。遇到事情,在这个框架下来看做得够不够好不好。鼓励先进,允许部分落后。
2、真正戒除戒尺这种模式。从内心上,从认同感上面,让他树立标杆。把标杆当做一种追求,而不是把戒尺当做身后的一条狼狗。恐惧的驱动和主观意愿上的追求,有很大的区别。
3、把孩子的问题,都归因到家长的问题。孩子表现出来的问题,那只是表现形式,问题的根源应该归因到家长自身。无论从自己的孩子还是观察周围的孩子,这一特征都非常明显。我们家的孩子,自省力,共情力,社交能力,逻辑能力,表达能力属于同龄中的优秀。这折射出来的是父母的优点在时间浸染中,被小孩吸收和生长的结果。与此同时,情绪控制力,发起脾气来像一头小狮子,这应该也是受到我的影响。执行力不佳,制定的目标在执行时走样,嘴上不饶人,诡辩能力一流这应该也是跟妈妈一脉相承。
无论好的,还是不好的,孩子都会把父母身上的东西在耳濡目染中背到自己身上。如果秉承一个原则,发现孩子身上的问题,把对校正孩子的冲动,转化成对自己的一种自检。夫妻二人,找找看,谁身上有这个坏毛病,然后自己改掉。如果不在自己家里,那就是在跟她玩的小朋友中,找到这样的人,以后减少这样的玩伴。随着时间的推移,择善而从,从善如流也就水到渠成。
这是一次卓有成效的家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