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太过焦虑怎么办?学会整合是关键!

2021-10-14  本文已影响0人  甘霖甘临

现代人的通病之一似乎就是焦虑,一个人不开心,十有八九是因为:最近很焦虑!

焦虑和抑郁成为了二十一世纪生病的主因!

那么焦虑从何而来呢?

是人们想要的太多,还是人们被主流意识所裹挟,被迫做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最终外部要求与真实想法相冲突呢?

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被控制,如果不能给我们的思想松绑,我们将陷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这种外部控制从何而来,它又是如何操纵我们的思想呢?

《内在动机》重点说明了这个问题。

1.

内摄而非整合,是导致我们焦虑的主要原因

个体三观的形成来自于不断地与社会互动所产生的结果。这种互动我们称之为”内化“。

”内化“有两种类型:

内摄和整合。

所谓内摄,是指人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地接收来自外界强加到自己身上的命令后强行压制原本的喜好,把这种违背本心的命令作为自己自身的想法去实现。

个体因此而产生冲突。

一个人一直都很喜欢画画,可他的家长认为画画没用,他们希望他学好奥数并参加各种比赛拿大奖。于是他被迫进入奥数辅导班学习并参加一大堆竞赛,并且告诫自己:其实我很喜欢奥数。

他用这种来自外界的控制来形成”爱奥数“这个假象的三观,但他的内心深处并不喜欢奥数,他想要画画。

学奥数并非是他的真实需求,而是来自外部强加,个体并未从内心深处接纳,自始至终,它只是浮与表面的,是一个孩子为了满足家长要求而被迫参与并将其纳入自身体系的,它需要不断提醒才能证明其存在,这便是内摄。

对个体而言,它始终是违背本心的存在,当个体强行将其作为自己的真实需求而假装喜爱时,真实需求被压制,内在冲突不断加大,个体开始出现混乱。

与”内摄“截然不同的是”整合“。

整合是人在成长过程中并未遭遇外界过多的干涉和控制,个体在充满爱与关怀的环境中长大,有充分的自由可以发展自我,于是个体就开始在与社会互动中不断地将外部要求转化为内部要求,真正从内心深处认可并接纳这些要求。

内摄是照做但不一定认可,整合是认可且按自己想法去做。

上文中的那个孩子,如果他的父母一开始支持他学画画并鼓励他发展更多爱好,他可能在画画之余,开始学习奥数,他对一切都兴致盎然,最终,他成为一个兴趣广泛的孩子,不但画画好,而且奥数棒。

可惜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更多的是内摄而非整合。

我们经常听到这种话:“如果你这次考一百分,我就给你买你想要的玩具小汽车。”

“如果你乖乖听话,周末就带你出去玩。”

当成长过程中充满了这类带有交换色彩的“如果……就……”的句式。

《内在动机》中说:

”人们在给予奖励时,往往会通过措辞及讲话方式和给予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图,而这种真实意图会被对方准确地接收到。“

当接收方认为奖励者给予的目的是想要控制时,内心的负面情绪便会增强,内在动机因此而遭到伤害。

因为人们觉得他所做的事情不再出于自觉自愿,而是因为这种外在的交换而得到的。

当个体总是感受到被强迫着接收某件事时,对他们而言,这件事就成为一件讨厌而又不得不做的事情,于是,焦虑应运而生。

2.

虚假的自我:价值观内摄而非整合所带来的危害

外在的交换与个体真实的需求产生差异无法统一时,人便会因此而焦虑。

一个母亲对她的孩子说:”你要做个听话的好孩子,妈妈才会爱你。“

孩子听了这话就会认为:自己只有在听话与服从的前提下才会被爱。

被爱是有条件的。

而真正的爱是无条件的。

无条件的爱与关怀会促使真实自我的呈现。

反之,爱因交换才能产生时,爱便成为有条件的爱。人们将自己并不喜欢与赞同的价值观或规则囫囵吞下,以此来证明自己赞同的态度。个体因此而掩饰真实的自我需求,价值观的内摄催发了虚假的自我,它与真实的自我相悖离,个体因此而弄不清,他究竟想要什么。

幼年时,个体为满足家长的需求而悖离真实自我,长大后,个体便会为了满足爱人的需求而牺牲自我。

北大女生包靖被男友PUA后自杀求解脱,便是最好的例证。

PUA是一种以有条件的爱为交换来控制对方的技术。

”你为我染发,才能证明你爱我。“

”你为我下跪,才能证明你爱我。“

”你为我打胎,才能证明你爱我。“

”你为我割腕,才能证明你爱我。“

当女性陷入这样一个个为了证明而获取被爱资格的漩涡时,对方口中的”爱“便是一张吞噬个体自主性的血盆大口,如同蟒蛇般,一寸寸吞噬了个体的生命。

这种通过精神凌虐来控制对方的PUA,无论对于女性还是男性,都是巨大的灾难。

对于女性而言,她们习惯于价值观的内摄而非整合,轻而易举便落入他人编织的彀中,不断地通过自我戕害来博取对方的认可与称赞,通过付出自尊来获得对方口中的爱,只是在饮鸩止渴,最终滑入黑暗的泥沼中无法自拔!

对于男性而言,这种通过有条件的爱来打压女性的自尊,通过剥削与利用女性来自我证明是可笑的,他们的自尊如此虚无,如同斑斓的肥皂泡一般大而虚弱,轻轻一戳,便子虚乌有。

这种自我是虚假的,它来自于幼年时真实自我的不断被伤害,最终内摄而来的价值观使得他们只能活在人们的目光里,而这又与他们真实的自我相矛盾,最终,他们被伤害,也受伤害。

3.

真实的自我:实现自主与接纳,是走向幸福的不二法门

自我可以由外界来进行”编程“,也可以按照其本性自由发展,二者产生的自我将截然不同。

当个体压抑自我真实的需求去满足外界要求后并强行将其认定是自己内心的愿望时,内摄产生,个体因此而焦虑和混乱;

当个体内在的自我不受控制而自由生长,与世界进行良好互动时,个体的兴趣能力因此而蓬勃发展,真实的自我便会应运而生。

当自我的价值观因内摄而存在时,人们便不断需要向外界博取关注与认可,由外界强加的东西最终需由外界的赞美和认同强化而生活下去,犹如搭建在木桩上的高楼大厦,轻微地震过后,便轰然崩塌。

当自我可以凭借本心选择自己喜欢的事物时,个体才是真正自由的。

”选择是自我决定和真实的关键。“德西如是说。

所以,作为家长,我们可以尝试换一下思路:是否可以为孩子提供更加多样的选择来满足他的真实自我?

作为个体,我们时常面对我们并不喜欢的工作,但现实又逼迫我们不得不从事这份工作。

生命漫长而短暂,我们始终面临着真实自我与虚假自我的抉择。

对真实自我的追寻,是让我们走向幸福的法宝。

可如何才能找到真实自我呢?

答案是:重新进行整合。

著名认知心理学家阳志平曾说过整合的关键在于颗粒度。

颗粒度越细,整合的效果就越好。

我们可以把颗粒度分为:我应该做的,和,我想做的。

我应该做的是来自外界的要求,个体对此则需要做到达到要求;

而我想做的是来自内心深处的呼唤,对此要做到优秀和杰出,让其成为个人的标签与品牌,再去逐步替换那些自己不想做的。

这样慢慢的,我们就将工作整合进自己的生活中。

当我们的整合度越来越高时,我们的生活,也就自然而然蒸蒸日上。

4.

总结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从一出生起,我们就面对着家长的期望,和社会的期盼。

个体的悲哀很大程度上在于我们被要求承担责任与使命,但这份责任与使命并非来自我们内心真正的要求。

所以,从现在开始,尝试做一个真实的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步步将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与现有条件相结合,并将其整合进自己的价值观当中,慢慢的,真实的自我会发出幼苗,并最终长成参天大树。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