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文学,我们谈些什么(一)
故事是这样的,从前有一个小镇,一切的生物与其周围的环境都显得安静和谐:果园成林,如云的繁花点缀着绿色的田野;松树的屏障下,有橡树、枫树、桦树等相互交错,闪烁着火焰般耀眼的色彩;路边丛生的月桂树、荚蒾、赤杨等混合着巨大的马齿科类,在野花的映衬下使旅行者无不感到目悦神怡……
这便是The Silent Spring的开篇,原文的味道远比中文有灵性得多,好比White clouds of bloom drifted above the green fields,这样的描述方式很容易使人置身于那片如云繁花点缀着的绿色田野上……有树,有花,有鸟,有人烟……
大自然的和谐在卡逊的笔下生动而美妙……
但是美丽的背后却是刺痛人类的灾难,往下读你会发现另一番景象,那是一个寂静的春天,这一切所反映的是人类与自然的较量,较量中显现的是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作者的眼光独到,思维发散,触笔惊心,其语言优美却针针见血。她用自己的声音惊醒了整个美国,甚至是改变了整个世界。她的预言让我们悲哀地经历了很多还会继续经历更多。
我不敢说自己学了七年环境学到了什么,只是对环境问题会比较敏感,看到的环保行业也未必对治理环境起到真正除根治本的作用,我们只是微小之力,难撼泰山。作为一种思想的存在,环保是每个人从小就耳濡目染的,小至枯枝败叶、风雨忽变,大到江河污流、毒气遮天。
近年的环境污染事件层出不穷,每一次的捍卫都会惹来人类的自我反思,然而环境问题根深蒂固,似乎我们每个人都是隐形的环境破坏者,但无奈也是明显的受害者。人类是大自然中尴尬的存在,《寂静的春天》更让这种存在凸显无疑。
卡逊在文学的世界里谈环境,用妙笔勾勒邪恶,用现实破碎美丽,只因深爱环境,这样的方式深刻地吸引着我。让我想起中国有哲夫,也是在文学界向破坏环境的始作俑者宣战,看他的《毒吻》,讲述的是一对夫妇在受污染的环境里诞下一个有毒的男孩,在他们亲吻这个男孩的时候,这对夫妇双双死去……
男孩在非议中孤独地长大,后来遇到自己喜欢的女孩忍不住吻了她,女孩也中毒而死。最后男孩伤心欲绝,觉得自己不应该存活在世上,就一点一点把自己给吃掉了……这个小说拍成电影据说惊吓并震撼到了很多人。
现在市面上的文学作品涉及的主题无非都是你情我爱,都市欲望等类型,能引起读者关注的也绝不会是环境这类深刻的话题,环境文学的起步应该算是很艰难。我甚至在网站上搜索不到任何哲夫环境文学及生态文学类小说的下载途径。能看到的只是零星片段以及他博客的一些环保普及文学。
我想很多人应该都不曾听说过哲夫以及他的那些艰难的工作。就如非环境专业人未必听过寂静的春天一样,我们涉及的领域不一样,眼界也不一样,但是每天醒来我都会透过窗外看蓝天是否还在,亦或是已经被雾霾笼罩。我很想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用笔写下自己的思考。
而你呢,是否也曾对现处环境有过深刻的思考?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