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贝想法

上徳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2019-07-01  本文已影响1人  b7a8e159dcb0

真正有修行的人,按道修行的人,不讲德,不以德的名义去做事,不求大家回报,做事不留痕迹,不标榜,是真正有德的人。具有上徳的人做事,就是按道的本心去做事,没有任何名利心,为做事而最事,从不说我自己有德,也不认为自己有德。

下徳,层次低的人,把自己做的好事,不停地标榜,自夸,目的是为了回报,抬高自己,有了名利心,这样反而没有德。为了什么去做事,反而是失德。假借德的名义,博得德的名义,就是无德。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

有领导帮了你,马上会跟你说,那件事是我在背后帮你说了好话。听了这样的话,内心的感觉就是,她向我索取回报,所以得想办法回馈她,而心里却看不起她。

还有一个男同事,天天在办公室里标榜自己是个好人,是个善人,帮助谁谁做了哪些好事,自己有很多路子,认识哪些上层人物,别人如何如何尊敬他。当初还信以为真,以为他真是个乐于助人的人,真是没有私心,不求回报的人。有次有个小事,去找他帮忙,他却说了许多客观条件。这以后逐渐认清了他的本质。

今天从道德经里才明白,这样标榜自己有德的人,其实是无德的人。后来逐渐体会到,他虽然自己说自己有德,但背后同事在谈到他时却从没有说起这个,大家都认为他太聒噪。以后便很少和他打交道,见了他或者远离,或者不聊天,因为一打开话匣子,他就又开始讲起了大道理,说自己有多么德性,听得耳朵起茧子,避之唯恐不及。

以前不知如何区分人的德行,有了道德经做标准,对人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逐渐在生活中去渗透道的法则,判断事物发展的趋势,也让自己走在道上,不偏离于道。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