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章自强不息谈写作

写作者的隐疾

2017-01-19  本文已影响142人  十颗心
图片来源于网络

1.

我自己是一枚编辑,在微博上关注一堆作者,当然欣赏妙语连珠的佳句是要的,思考观点偏颇的语词也是必须的。但我最喜欢看的莫过于他们喊着:

“哎呀!一不小心又快天亮了,还有好几千字没写!”

“今天月光不错,但我还能睡多久?”

“为啥当初要走到文学的死巷子里,安安静静当个呆萌工科生不好吗?”

仿佛他们说着这些话,即使再文采斐然、行云流水,到了此刻也是人人平等,在深夜对着屏幕发呆的我才能有同病相怜的快感。

写作的素材来源太广泛了,阅读、电影、旅行、聆听、观察,我们抓紧时间的空隙,如同得了“信息癌”去到处获取可以制造愉悦,或者创造价值的意义碎片囊括其中。

要不停的写,此时已经成了一种强迫症,有时候我们根本为写而写,如同学生时期上交的作文,只不过布置作业的并不是老师,而是隐隐中那个要鞭策自己的伪装决心。过后转头再看,犹如堆砌了无用的文字垃圾,停下敲击键盘的手指,长吁一口气,既是释放也是沮丧,更像一种事后的安慰。

日更没有带来一种记录的踏实,反而充满浮华的欺骗。阅历和认知就这么点儿多,天天翻来覆去、变着法子的营造不同语境,实际上所能传递的价值观已经屈指可数。我们乞怜于刹那灵感,来弥补之前的不圆满,仿佛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醒自己仍在进步,但有时仍然困惑这到底是激励还是麻痹。

灵感的光亮犹如绫罗绸缎上的金丝线,不经意里的刻意编织才可显得格外玲珑。写作者对内部世界抽丝剥茧的抽象化认知,努力表达一个全新的态度,与其说清除混沌情感让语言进入不断更新的轨道,不如说倚赖于世界漏下的一缕光来织成锦绣文章。

2.

想起小时候写日记,一开始总是信心满满,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往上唠嗑,偶尔有一两天懒散了,后面几天也会补齐。但愈到后来,各种各样的外部借口与暗示都使我无法再专心致志的忍受孤独。如今的网媒毕竟和日记是不同的,有人曾说:

“什么样的文章最好,第一日记,第二书信,第三才是信息。”

我们一方面渴望真实表达,与此同时又希望被大众理解。这样矛盾的心理注定很难有百分百的纪实,总有那么些含沙影射,也总有那么些让人琢磨的语词不焉。

在“文似看山不喜平”的路上,我们喜欢推导意义,用弯弯绕绕的修辞代替直白的陈述句。所以读者往往记不住细节,也难有直指人心的震撼,到头来只能感叹一声:文笔真美。

悖谬是,尽管分享喜怒哀乐在意义上是行不通的,我们最多只能对类似经历回忆己身再抱团全暖,至于那些无关的不痛不痒根本难以感同身受。那么感同身受式的分享与理解在陌生人间显得犹为真诚与感人,他们没有感受过你的痛苦,但却愿意顺着你的文字去想象,甚至对即将面对的痛苦怀有恳切的祷告。这样的陪伴是一种承担,看见任何一条评论与回复时满怀激动,此时我们在文字里比在现实里抱的更紧。

但还是需要做更深入的到达。浮泛的文字不是沟通的枢纽与热情的试探,写作者擅长一方面坦诚相待笔端柔软,另一方面构造幻想使意义充盈。在阅读中的文字真假参半,我们时常点燃了烟准备细品苦乐,却在渺然缭绕里看不真切,也痛失了点烟的初衷——把欢愉寄情于感官,把寂寥托付给沉思,然而真相里未见真实。

一溜烟儿的情绪在因与果中被强行抒发与追寻,背离初衷,而衍生出另一种维度——究竟是情绪带动一片空白的言语缓缓起步,还是言语统领将至未至的情绪率先前行。前者是文字盲目又粗鲁的倾吐,后者则是对文字有着近乎臣服的迷信,在这样的真相里,真实是对于观者善意的展现,所以连自己都会差点信以为真。

许多作者中年时期都开始写旅行的山山水水与家乡的情怀世故,因为真实必然建立在没有句号的语境里,人与自然的探索无限,和宇宙星空的距离还差若干光年。当有一天雨掉在睫毛上,你不说这是痛苦的颤抖与凄凉的困厄,你只说:“下雨了”的时候,这才叫真实。

有些隐疾是一粒肉瘤,它与我们一起成长,除却意外探查的X光与B超,我们感受不到灾难。但它一直在体内,犹如魔鬼看着你,高热伴随寒战,我们剧烈体会着滚烫的写作激情。

而残缺、破碎,执拗是语言独白的另一种美,我们也可以不必想政治正确,我们只需要沉迷风花雪月。

3.

当吟诵完镜花水月,我们回归并另做经纬打算。

很多人一如热情的动物需要群居与远方,这是见闻的粒子传播。我是内向的植物,在原地把根扎进泥土,汲取廉价的书籍与影视的养分,一如等待空气与阳光。

只是如今,当从Kindle转回纸质书时,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没有“365人在此处标记”,对于不会念更不理解的词组也不能长按快速通入词典。世界空空落落,仿佛只有自己在与作者对话。世界上的其他人是如何想的呢?是不是也认为此人该死、彼人活该吗?

阅读是孤独的动作,但现代化科技曾让我得到过短暂的温暖慰藉,尽管有人告诉我该用纸笔写作、该摩挲书页阅读。我也幻想自己沉入海底,潜心静游,不被斑斓水生物迷惑,可是我到底是没有长出腮与尾,依然要爬到岸上和人一起谈论天气。

高智商与烧脑的电影更不必多说,一遍一遍观摩后你终究是有想法要一吐为快的,这里的主观臆断建立在豁口般的细节之上。导演制作的光影迷幻、演员展现的眼神凝视、背景需要的史诗证词,无一例外不在引导你进入他们所构造的世界,越沉沦越接近,绝对的镇静与理智总像有着一墙之隔。

我们持续输入,被冠以聪明博学、人情练达、警示通透的徽章,我们盖在隐疾处,犹如一块文思枯竭时的遮羞布。我们不停的感慨,缺乏感受,感受需要时间沉淀,感慨充其刹那隆重。

在切近务实、效率至上的今天我们安慰自己:伪装的洒脱和偶然的僭越是真诚的,循规蹈矩的活一月不如恣肆放纵活一天。

那些爆破的情绪和持续到来的疯狂啊,在深夜打开窗,风吹开了角落的杂乱,露出满地的玻璃珠和香烟遗留的灰烬,我们坐在其中,收拾回忆、清点勇气、烧尽虚假。

只是有一些为悲剧辩护的秘密我们还是留下了,因为它们比玫瑰花的残骸还要美。

然后摆好义肢躺在豌豆公主的床上,那颗小豌豆像一枚秘辛,诉说着你的百般疼痛,辗转难眠在外人看来如同故作姿态。

在梦中惊醒,抚摸如假包换的义肢,它真有那么痛吗——也许只是为了证明我们还尚且敏感又年轻。

——end——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