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记录第019天 | “两眼论

**时间:2017年05月31日 07:20 **
姚冬梅,曹艳芳,你好!
昨天没有反思记录,这是回家第三天,6点起床,第二天慢跑三公里,精神好。2017年跑步120公里,2017年5月跑步60公里,年度目标1000公里已完成12%。
行动与思考
今天早上七点,大女儿自己穿好衣服来到书房找我,我很开心。早上七点五十把女儿送到幼儿园,她很开心,因为她第一个到教室。
今天大女儿脚趾被结婚相册砸破了,刚好砸在脚趾甲上,脚趾头破开了约1cm,预计至少得一周的时间才可以愈合。这是大女儿受伤最严重的一次,从本质上看这只是一个概率问题,但从预防的角度看,自己不应该把重物放在桌子上,因为这会增加孩子受伤的概率。对于孩子的安全问题,每一次坐车我都会给孩子系安全带,出发点就是在小概率的车祸事故中争取更大的存活概率。但在家里我的安全意识明显较弱,因为孩子在家里受伤的概率要比遇到车祸事故的概率大得多。
晚上,从医院回来,女儿第二次玩罗塞塔石碑游戏,孩子玩得很开心。
在行动中思考,持续积累“认知差距”。
昨天罗胖介绍了喻颖正的“两眼论”,老喻用这个规则投射到商业和人生,讲出了一番有趣的道理。
一个人如果有两个专长,在每个领域里都有了前25%的水平,两个专长一叠加,就会出现一种神奇的优势,就有可能做出大事业。
所以亚当斯给年轻人的建议是,不管你真正喜欢的领域是什么,你要努力在这个领域练到前25%,然后你还得再加一个领域。如果你不知道该加什么领域,那就练演讲。亚当斯说,演讲这个东西,只要是个人,愿意苦练,就一定能练好。
在生活中,每次晚上在微信运动中查看自己排名时,自己几乎没有排名第一的机会,但在早上慢跑后查看排名的话,排名第一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这件事情用“两眼论”来看就是,我早起进入了前25%,然后在早上的运动量也进入了前25%,所以排名第一很轻松。但在晚上查看的话,排名主要依据就只有运动量这个单一因素,所以,拿第一是件很难的事情。
在行动中思考,就是在行动中寻找希望。
和妈妈一起整理柜子,清理了很多没用的东西。
每日三赞吾身
1.回家第三天,6点起床,慢跑三公里,精神好。
- 女儿早起自己穿衣服,按时到幼儿园,开心。
- 晚上接老婆下班,心情不错。
鼓励一切人,
也鼓励自己。
在行动中思考,
持续积累“认知差距”。